宋代 :张栻
送刘枢密留守建康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其十一 吟风桥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馀思。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子远使君出守广汉始获倾盖诸官赋诗赠别某广
仲春有怀
水调歌头·雪月两相映
南轩木犀
送临武雷令 其一
诏举循良吏,时资抚字功。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
绿野新耕盛,潢池旧习空。便应君课最,名姓御屏中。
次韵许深父 其一
日日经行只小园,静支邛竹听鸣泉。此时心事何人共,素壁题诗第几篇。
过长桥
和安国送茶
送周畏知二首 其一
秋冬仍苦雨,旬浃喜霜晴。木末楼台见,江头橘柚明。
登临方适意,离别已增情。后夜相思地,寒梅影正横。
柳堤 琮琤谷
幽谷竹成阴,悬流著石清。不妨风月夕,来此听琮琤。
过乖崖堂
柳堤 濯清亭
芙蓉岂不好,濯濯清涟漪。采之不盈把,怊怅暮忘饥。
谢邢少连送葡萄豆蔻栽
道傍残火温酒有作
赠乐仲恕
老子曾从先觉游,后来文采继风流。胸中有意穷千古,笔下成章映九秋。
尘世利名无著莫,圣门事业要精求。咏归消息今犹在,鱼跃鸢飞会得不。
城南杂咏二十首 山斋
叠石小峥嵘,修篁高下生。地偏人迹罕,古井辘轳鸣。
和陈择之春日四绝
和元晦雪压竹韵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300篇诗文
用元晦定王台韵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 其一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韵
十四日陪黄仲秉渡湘饮岳麓台上分韵得长字
定叟弟生辰
秘阁郑公移节乡部置酒饯别诗以侑之
用前韵送彪德美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桃花坞
城南杂咏二十首·纳湖
福岩读张湖南旧诗
寿定叟弟
六月晦发霅川广德兄与诸友饮饯于渔山已而皆
城南即事 其二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四
若海运使移节广东赋诗赠别予每过若海诸郎诵
城南杂咏二十首 石濑
清明后七日与客同为水东之游翌朝赋此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若海运使移节广东赋诗赠别予每过若海诸郎诵书于旁琅琅可喜为之重 ...
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观月分韵得月字
故太子詹事王公挽诗二首
风雩亭词
题伏龙寺壁
户曹庐陵胡君引年求谢事予视其精力未衰留之
曾节夫罢官归旴江以小诗寄别
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
汤总管邢监庙约游城东酒间求诗为赋此
庚申过青草湖
跋王介甫游钟山图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从郑少嘉求贡纲余茶
书妙应庵壁
同元晦择之游岳道遇大雪马上作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二十
和杨教授 其一
题唐兴寺湘江亭
次陈择之游湖韵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其二
赋遗经阁
和元晦方广版屋
城南杂咏二十首·听雨舫
题福岩
次韵刘枢密
和杨教授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因复作此
岭南荔枝不可寄远龙眼新熟辄以五日颗奉晦叔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惜别两诗饯行 其一
送胡伯逢之官金陵
题湘潭丞黄子辩哦松轩
次韵赵漕
登山有作
城南杂咏二十首·石濑
同游岳麓分韵得洗字
李仁父寄茯苓酥赋长句谢之
送曾裘父
过高台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