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栻
过高台寺
赠乐仲恕
老子曾从先觉游,后来文采继风流。胸中有意穷千古,笔下成章映九秋。
尘世利名无著莫,圣门事业要精求。咏归消息今犹在,鱼跃鸢飞会得不。
道旁见获者
城南杂咏二十首·南阜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桃花坞
道傍残火温酒有作
吕善化秩满而归两诗赠行 其二
伯氏相从旧,归来意若何。从渠笑方拙,还我自吟哦。
圣有诗书在,人多岁月过。德门好兄弟,夜雨细研磨。
南岳庵僧寄上封新茶风味甚高薄暮分送韩廷玉
五士游岳麓图
和陈择之春日四绝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 其二 溪亭
未识主人面,先为溪上吟。澄潭依近岸,绝壁耸遥林。
领略襟期远,登临岁律深。想当轩冕外,三叹有馀音。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其四
曾是南荆地,他年竹马迎。旌旂严骑士,弧矢盛民兵。
细考规摹旧,还知节制明。思公如岘首,同我泪纵横。
送祖七倒西归二首
游南岳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春风楼韵
二使者游东山酒后寄诗走笔次韵
送周畏知二首 其二
半世功名误,苍颜幕府游。文辞追楚些,得失付阳秋。
荐牍方交上,衡门岂重留。青云看稳去,快处一回眸。
谢杨文昭主簿寄诗杨之父绍兴间倅建康不屈于兀朮而死
乃翁詈贼气如虹,千载衣冠起懦庸。双庙已应同卞壸,佳儿今喜见甄逢。
传邮赠我凌云句,断简知君学古胸。忠孝可全须力勉,策勋宁复羡侯封。
次韵许深父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其一
万里逢犹子,中年忆故乡。只知情话好,岂觉去途长。
巫峡波涛壮,秦山桧柏苍。何能从汝往,伫立看归艎。
和黄漕雪中将至长沙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300篇诗文
和吴伯承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其二
城南即事 其二
送宇文正甫
自西园登山
李仁甫用东坡寄王定国韵赋新罗参见贻亦复继作
送赵节卿
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 其一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其二
马上举韩退之语口占
定叟弟生辰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一
仲春有怀
韩廷玉筑亭於官舍之旁园中故多梅会有飞雪予
送甘可大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
风雩亭词
上封有怀元晦
次韵许深父 其三
登楚野亭见张舍人题字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九
十五日过小孤山
寿定叟弟 其四
自方广过高台
题榕溪阁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四
和张荆州所寄
和安国送茶
自乌石渡湘思去岁与朱元晦林择之偕行讲论之
梦乘大舸卧泛江湖波涛甚壮醒乃悟其为雨因成
和择之福岩回望岳市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蓼步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 其四
小园茶醾盛开伯承以诗见督置酒于此为增不敏
城南即事 其五
和择之登祝融峰口占
和元晦赠上封和老
默侄之官襄阳两诗以送之
湘中馆饯定叟弟分韵得位字
晚过吴伯承留饮
城南杂咏二十首·西屿
过高台获信老诗集
和张荆州所寄 其五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其三
廉州何使君挽诗二首
从郑少嘉求贡纲余茶
用元晦定王台韵
题福岩
庐山有胜处曰卧龙南康朱使君始筑茅绘诸葛武侯像于其中以书属予赋 ...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赋郑子礼寿芝堂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题南台寺
寿定叟弟 其一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四月四日饮吴仲立家海桐花下吴伯承以事不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