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郊居八首

郊居八首

明代 张时彻

村居何所有,历历多修竹。
明星阁树头,白云饱溪腹。
钓月引鳟鲂,樵霞卧山麓。
枯槁故所耽,饮啄亦自足。¤

诗人张时彻的古诗

武陵庄杂咏二首

明代 张时彻

秉愿物外游,结欣在何许?觅路辨青山,沿洄遵枉渚。
丹丘忽戾止,烟霞密如堵。
中有千年松,滴翠纷成雨。
丛篁茁新玉,樛木罗珍羽。
眺听不胜奇,日夕憺容与。¤

广陵晓发

明代 张时彻

征夫逐草露,夜夜月中眠。
雾拥玄猿啸,风吹白雁旋。
有江能绘树,无路不生烟。
旭日秋光淡,芙蓉亦可怜。

田家乐四首 其三

明代 张时彻

篱外人行犬吠,树头日出乌惊。壁上高悬耕耒,织麻自补鱼罾。

田家乐四首

明代 张时彻

茅舍东方日出,邻家何处朝舂。
黄骊唤起春睡,犹在芳洲梦中。

北征杂咏三首 其一

明代 张时彻

客寝不能寐,旧虑杂新思。申旦鸡初鸣,呼童理裳衣。

初日照疏牖,仓皇临路歧。风尘塞四野,车马若云驰。

去者未云息,来者复如斯。鼎鼎百年内,形神空尔疲。

顾彼蓬蒿士,旦暮偃荆扉。蒸藜以为食,编麻以为衣。

不知有朝市,岂复辨雄雌。芳饵非所羡,网罗安得施。

春日舟行四首

明代 张时彻

青云将画舫,步步可怜春。
野草风吹绿,山峰雨洗新。
花枝初缀蝶,燕语故招人。
村叟亦何意,逍遥傍水滨。

月夜燕客朱氏园亭

明代 张时彻

窈窕将军宅,招邀长者车。
彩霞秋竹乱,零露夕花舒。
水抱庭除碧,屏开石镜虚。
尊前好明月,相对意何如。

子夜四时歌八首

明代 张时彻

乍来结女伴,江头去浣纱。
江讯郎消息,夜来灯烛花。
夏歌女郎宛转歌,轻舟棹碧波。
打动明珠碎,团团落青荷。¤

浔阳歌五首 其一

明代 张时彻

九江江水九流盘,彩耽朱旗霄汉间。七十二峰今夜月,龙门相对骆驼山。

除夕次高屋山

明代 张时彻

天涯愁病总难除,况复残年忆故庐。
到处风尘还极目,由来泉石可安居。
三巴未布平戎檄,四海空闻献瑞书。
坐对寒灯不成寐,呼童数问夜何如。

郊居八首

明代 张时彻

村居何所有,历历多修竹。
明星阁树头,白云饱溪腹。
钓月引鳟鲂,樵霞卧山麓。
枯槁故所耽,饮啄亦自足。¤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二 春歌

明代 张时彻

乍来结女伴,江头去浣纱。问讯郎消息,夜来灯烛花。

春日舟行四首 其一

明代 张时彻

出郭便如意,春光尽眼中。云衣浮石淡,树杪着霞红。

野渡新添水,村禽各占丛。桃源在何许,宛转未能穷。

次南禺兄新月有怀

明代 张时彻

衡门缘径启,花榭倚云成。
照水月初出,近人虫自鸣。
疏钟风外落,碧汉树头平。
无限伤秋意,同谁次第评。

浔阳歌五首 其四

明代 张时彻

泽北喧喧商贾庐,泽南隐隐蛟龙居。蓬头赤脚沙中子,荡桨拿钩学捕鱼。

积雨简嘉则

明代 张时彻

阴风吹宿雨,阴雾幂庭墀。
怯寒花委砌,避湿鸟分枝。
天暝非因夜,泥深不辨蹊。
亲宾断来往,孤负黄流卮。
兀坐悄无聊,一赋愁霖诗。
诗成再三叹,四顾将寄谁。
为语云栖者,启户当知之。

郊居八首 其一

明代 张时彻

朝出野田游,暮向林皋宿。策杖入蓬门,溪云犹在足。

霞鸟背翔,皓月江心浴。樵钓共为徒,庶几郑子谷。

陈都阃宅看烟火

明代 张时彻

正月初旬长昼昏,北风吹沙江吐云。
千门弱柳青袅袅,官院红梅开正芬。
雨霁张灯春不迟,将军烟火夜偏奇。
层层岛屿神仙见,灿灿云霄星斗垂。
宝塔崚嶒跨紫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芳兰映日琼瑶碧,菡萏凌波玛瑙红。
蜡炬光中战马鸣,奔如飞电突如鲸。
戈矛寒带阴山雪,旗甲晴挥瀚海星。
野鸽双飞乍欲没,衔枝喜鹊喳喳发。
芍药蒲萄悬翠屏,珊瑚宝贝流明月。
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
真人斩蛟动长剑,狂客吹箫过洞庭。
翩翩舞蝶戏穿花,海上楼台散赤霞。
须臾锦绣被满地,明珠斗大纷如麻。
城中小儿齐拍手,声声道好如雷吼。
击鼓弹筝时转喧,河汉低回挂朱牖。
夜深宾客各言归,主人长跪强牵衣。
朱苞细拆漳南橘,白碗新盛北地梨。
联床接席出丰膳,美酒平斟玉屈卮。
清宵良会岂再得,今我不醉将何为。

君房下第归至

明代 张时彻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春日舟行四首 其二

明代 张时彻

为爱春流好,初晴即放船。林皋青带雨,江路澹生烟。

渔唱因风乱,莺花斗日妍。瀛洲应不远,凝望转堪怜。

张时彻

张时彻

(1500—1577)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5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