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天赋
有道心皆老少然,秋霄清梦见先生。画前本有无言易,不向梅花讲后天。
勉生
榴子红兮荔子丹,旧年端午又重还。勉旃蚤展云凌志,莫待秋霜点鬓斑。
仲冬朔早山行
早起驱驰雪未消,半生踪未叹徒劳。江山已觉眼前异,笔砚还将袖里韬。
对镜谩惭霜鬓满,纵帆犹喜浪头高。临风笑问老梅树,春信何时报草茅。
登和平鹰吊岭
鹰吊横绦路,春风动客衣。浩歌登绝顶,回首万山低。
题东岩集翠亭
色色形形迥不同,东君收入画阑中。栽培每引源头活,生息兼资夜气浓。
香递隔帘风细细,影移当午日曈曈。临轩坐对潭无我,万象森罗万劫空。
放赈日西未食
菜色人人上面眉,奔来控诉哭啼啼。应酬镇日无休歇,不独民饥我亦饥。
江东送别
未了乾坤一局棋,都门琴剑暂分携。莫嗟海上屠鲸手,且待人间补衮时。
梅蕊信同春漏泄,雪舟人共世推移。审阳归看祠前竹,老干凌云嫩放枝。
巽子婿王适四旬踰一 辞 贺老夫欲往石马庄,谩书一律,于使者归 ...
佳晨喜值菊花香,我亦扶筇庆寿觞。闻执铁鞭驱石马,想同王母醉琼浆。
浮生嘉会真难得,百岁流光祇是忙。泡沫翻然怜爱玉,一堆青冢叹荒凉。
次韵写怀 其一
罢钓归来不系船,浅滩曳止蓼花边。乾坤纵我疏狂醉,月旦从人品第编。
路有荆榛怜碍脚,门无释衲可谈禅。几时得向仙郎问,何处人间更有天。
题便面陈抟先生
野心已被白云留。一睡人间数十秋。莫道化羊为幻事,华山风景尚悠悠。
安分守己四字赞 其二
分分分,富贵贫贱分利钝。冥冥默坐乎其间,人力何能移尺寸。
承郭淡水秀才过访一绝遗之
老我淡然心似水,却逢淡水便投真。笑看流入天池去,蚤作商霖济世人。
送孔白石掌教
开辟文章第一家,悠悠教化泽无涯。灵苗秀气钟来异,清世奇才喜会嘉。
自笑半生觔力软,谁云东鲁路头赊。相思后夜知何处,梦绕门墙月影斜。
题大埔户年兄曾梅平寇录三首录二 其二
风雨昔曾家国话,海滨今国武城歌。一方按堵月当户,三寨投戈雨满蓑。
有脚阳春随处到,无边功德尚厓摩。祇怜借寇天违愿,骢马潇潇振玉珂。
王丽竹别号
天易象苍筤,卫诗咏淇澳。矫矫龙凤姿,清标脱尘俗。
长稍拂青云,疏枝筛白玉。劲节凌秋霜,雄风震空谷。
夜气满山隈,看看生意足。平地一声雷,头角崭崭绿。
寄覆泉州安溪年兄詹晴溪 其二
越峤迢迢与楚津,行行如梦半虚真。宣尼有道甘环辙,孟氏何心肯致臣。
蹠纵百年难谓寿,颜虽如洗未为贫。胸中自有灵丹在,不问街头卖药人。
田家邀饮喜早稻熟一绝
绿云扰扰变黄云,不负田家数月勤。纵是田村儿女拙,也知温饱谢乾坤。
夜访清贫兄因其出病中之作和似之
雪夜遥遥访戴过,故人相见意如何。灯前笑语无穷尽,眼底知心有几多。
松竹丛中增晚趣,梅花香里报阳和。壁间神妙谁能测,雷震须臾睹化梭。
过泰和张家湾
斯渡名高景亦佳,乾坤今古有张家。隔江突兀康王庙,画栋凌空映彩霞。
螺峰别号与洪司训题次其韵也 其二
振衣崔嵬千仞峰,大鹏直上九霄冲。苏湖教铎规模别,沂水春风乐事同。
天地经常凭作主,栋梁榱桷看收功。名园万紫千红境,携我同观锦绣丛。
碧桃春鸟
洞里乾坤别,春风灼灼花。轻烟笼绛粉,嫩绿衬丹霞。
坞外传音远,稍头弄影斜。一团天意思,收拾大方家。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送雷司训建安
次奉聂坦斋
和陶公感秋次前韵
病中思古槐台兄
寄陈草堂
与东涧
次刘野航训韵
陈草堂观澜书屋
辛丑十一月朔桂花方开十一日喜得第五男
中秋宿白沙堆
贺梅林罗崇榕寿官八旬加一
过石鼓庙
命名三首 其三 讳家喻
江西散人庆寿卷
自石门发舟晚宿大船坊次日发过平望驿午过吴江县晚抵苏州泊阊门
寄古槐云
次韵漫兴
乔迁送别邑侯黄龙坡 其一
次夏双桥诗教韵 其二
济宁登太白楼忆友人李和山
伤美女游春
己酉季十日雨雪忆孙环山进士
过王员外墓
夜抵和平宿环溪寺
淮安大雪
挽河源赖月湖上舍
秋夜有怀 其二
乙酉秋饮李村黎宅后园
孟冬送十八童生谒先师庙
閒中有感
次惠安张后江掌教济宁韵 其二
题大埔户年兄曾梅平寇录三首录二 其一
书与卜天文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六
闻黄墨泉建墨池书屋三首
乙卯春游国泰岩 其二
次游岩韵赠送郭彩峰理问之任云南
题一路功名到白头 其一
送别莆友黄廷声西河
吊詹烈妇
甲辰元日与竹斋濂川二子饮于馀干县苦竹港舟中早自瑞洪发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 ...
龙南发舟晚泊龙头泷灵祠下登眺题
怀陶涟洲大尹公
四月八日素庵兄旦
题未斋别号
送刁时泉会试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三
九日承黎南溪邀登广州胡卢山
奉天门朝见
登兴济桥
过江门因思白沙先生
过汶上县有感
登云山寺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三
挽陈朴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