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天赋
十八衣冠聚泮黉,天教喜鹊报声声。门墙栽植盈桃李,罗网收来总俊英。
遥拟元功同佐汉,更犹仙子并登瀛。清浏文运应回泰,争继圭斋播令名。
丝海棠
紫茎红心七缕丝,歛藏春色许多时。上林回首皆零落,独趁西风艳冶姿。
仲冬朔早山行
早起驱驰雪未消,半生踪未叹徒劳。江山已觉眼前异,笔砚还将袖里韬。
对镜谩惭霜鬓满,纵帆犹喜浪头高。临风笑问老梅树,春信何时报草茅。
命名三首 其二 讳家让
自家不让教谁让,我让期他让甚么。最此一关能达却,后头功效尽居多。
公廨门神
豪气冲霄壮士心,威风赫赫鬼神钦。可怜一把黄金斧,不斩人怀暮夜金。
为毛旸谷进士题风烟雪月梅卷四首 其二 烟梅
天地眷琼葩,琼枝护练花。爱渠清白好,不肯嫁繁华。
命名三首 其一 讳家仁
一国仁兮自一家,一家仁又岂由他。直须我与仁为体,克复工夫莫减些。
和李和山来韵寄素庵兄转达
红蓼滩头系钓舟,故人不见几生愁。月明洞口鹤初转,风静江心水自流。
南国文场悲往屈,武宗实录忆同脩。金陵夜半平南话,怎得青春再壮游。
又写怀 其二
谢事来归不与公,山斋门与白云封。喜将兰桂栽庭下,羞把须眉对镜中。
世事看同花上露,情怀落在柳边风。空中楼阁层层上,仰止无名太古翁。
谢罗如山
带醉相辞带夜行,清歌犹在枕边声。醒来拄杖门前立,又送如山满眼青。
奉天门朝见
流落尘埃不记年,喜排阊阖睹青天。千年鱼水投嘉会,万国衣冠集众贤。
风煖玉阶仙掌动,云开金殿乐声喧。彤庭拜罢龙颜喜,香满归来两袖烟。
题八景 其六 水亭风月
四面澄澄水,中心兀兀亭。虚明浑似我,吹照总忘情。
爽气清诗骨,祥光映画屏。好怀天不禁,何处问登瀛。
到柳庄王家
望水寻山到柳庄,山青水绿近陈仓。安民空抱平生志,今日浏阳学发棠。
南海驰思岳丈罗西塘翁寿旦回文一律
鼕鼕鼓响西塘柳,晓日光天浸碧寒。红脸上公酣寿酒,白头惭我老儒冠。
蓬飘每恨多沉滞,彩舞常怀共乐欢。浓景好当秋点检,东篱绽有菊花看。
送刘汝庆之北赴选
刘宅昔推为孝子,帝庭此去做忠臣。男儿天纵肩多力,担尽纲常祇一身。
次惠安张后江掌教济宁韵 其一
一种灵根楚畹兰,香风分送到江湾。红妆已领青鸾喜,白发空惭野叟漫。
人世半遭诗酒累,乾坤谁透利名关。凭君何处堪消目,翘首东头望泰山。
和胡介石掌教立春写怀
运转三阳推去阴,杏坛春去锦成林。墨池化雨无穷妙,学海惊澜莫测深。
转眼瓜期当有待,思家魂梦莫相侵。天涯万里逢乡曲,星斗同倾北望心。
上兵备道代曾别驾应宿先生作
天门椎毂镇炎荒,净扫狼烟六合光。柏府又沾新雨露,绣衣还带旧风霜。
春融岭海花争舞,麝过山城草自香。天意愿从人借寇,白头林下享平康。
放赈日西未食
菜色人人上面眉,奔来控诉哭啼啼。应酬镇日无休歇,不独民饥我亦饥。
乔迁送别邑侯黄龙坡 其一
天风万里忽移幢,酌水江头荐我公。借寇每怀春有脚,迁莺今恨惠无终。
梅花香衬人如玉,金勒光摇马似龙。别后青霄遥送目,荆门郢树月当空。
催会中诸老起钓台仙迹亭
打约曾同洛下英,黄鸡白酒祭山灵。钓台不减灵台乐,试问何时起钓亭。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戏王柬岩
次后江韵答双湖掌教停舟不行
种兰别号为南海刘民威题
渔江别号为古良简尚义题
复种神光山柏一绝纪之
次一松山人过司徒岭韵写怀
次程雪生都阃韵似之
友竹别号
丁未归舟会昌写怀
夜访清贫兄因其出病中之作和似之
次韵送雷师傅行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八
秋夜有怀 其三
独坐写怀
次韵李白石主事爱梅亭对梅花绝句十首录六 其二
谒陈草堂
碧桃春鸟
寄陈草堂
百鸟图
壬辰六月十九谢恩辞阙还南雍
入陈家坊
题钓台仙迹
邹中舍介石过访一律归之
次黄龙坡大尹义城精舍十景录五首 其一 义城衍芑
奉甘泉湛先生北行凤皇篇
题一路功名到白头 其一
寿高隐八旬为顺德梁鸣汉索显次南海伦白山太史韵
挽陈竹邻员外先生
淮安见黄河白骨
为朱少溟代铭钟
次陈雪崖壁间韵
次韵论为学自得之趣与杨子泰唐
与诸父兄会於寺醉中命题一门和气
浏有四仓曰东丰西满南盈北赡乙巳冬奉藩司委徵正赋北瞻有怀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 ...
过吉安府
省城送宁庠诸友入场
王丽竹别号
庚戌四月十四日
次韵忆甘泉先生
丙午夏都宪檄催边饷浏仓素储一旦发之
寄惠阳叶两峰
送东溪相士
承旧潮阳尹莆田宋公良翰访余于河源文明书院一律别于宝江云
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 ...
幽独别号
穷神道人来韵寄答之
信丰江口乘小舟入雩都访友人罗
吊詹烈妇
催徵写怀
题八景 其一 竹山牧犊
张家坊以道浏阳寓宝林寺遗浏上人
过南康府
潘松峰莲幕归觐回□令母七旬云
神光山次祝侯枝山公韵
蒙沈节推往长乐和复仇侯命再吟以似之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