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忆秦娥 石湖韵

忆秦娥 石湖韵

清代 张祥龄

谁敲缺,不留半个天边月。天边月,嫦娥纵在,鬓应如雪。

泪痕添做流泉咽。冤禽怨是何人结。何人结,栏干转角,孤帆天阔。

诗人张祥龄的古诗

前后蜀杂事诗 其十

清代 张祥龄

一箭曾无东向发,沙弥原本不知兵。祭文凄绝将军庙,江岸回头尽哭声。

蝶恋花 放翁韵

清代 张祥龄

暗记纱窗临别语,一过栏干,莫忘回头路。我忆行人无定处。

行人忆我全如故。

早已安排游钓具。写得鸾笺,不识无由付。花落花开皆命遇,何须恨写江郎赋。

前后蜀杂事诗 其九

清代 张祥龄

金锁重门歇绮罗,凄凉一阕洞仙歌。老尼闲说宫中事,故苑月明池上多。

前后蜀杂事诗 其六

清代 张祥龄

七里亭前拜魏王,卖来阿魏与唐庄。长安三赵村前月,冷照王家十八丧。

前后蜀杂事诗 其四

清代 张祥龄

六宫红绿散星辰,王气青城渐不灵。二十万军齐下泪,天回金翠冷红亭。

忆秦娥 石湖韵

清代 张祥龄

谁敲缺,不留半个天边月。天边月,嫦娥纵在,鬓应如雪。

泪痕添做流泉咽。冤禽怨是何人结。何人结,栏干转角,孤帆天阔。

虞美人 蒋竹山韵

清代 张祥龄

今朝潮没帆樯上,归梦寻鸳帐。明朝携手绣楼中,玉软未温钗袅燕儿风。

暂时委曲孤灯下,便是姑苏也。拌将憔悴为多情,一刻难挨离枕到天明。

前后蜀杂事诗 其五

清代 张祥龄

龙衮分明帝像尊,谁来法驾召唐魂。元元皇帝青牛去,剩有铜羊一角蹲。

谢池春 放翁韵

清代 张祥龄

乍解征鞍,又理汉江归棹。不思量、恹恹病倒。今宵欢尽,怕鸡窗催晓。

柳丝愁、恨花偏笑。

东风转眼开了,酴醾须到。约重来、还须去早。餐风眠露,嘱蛾眉休扫。

最伤心、袖边人老。

前后蜀杂事诗 其八

清代 张祥龄

常让官家第一筹,画楼忽命撤浮游。殿前名马亲王赐,传说君王不打球。

后庭花 孙光宪韵

清代 张祥龄

少年裙屐誇乡国,酒痕衫色。剑阁烟鬟千点绿,甚日归得。

使君名姓在,小儿能识,雨丝如织。别后相思灯下忆,汉水无极。

鹧鸪天 其一 酒边韵

清代 张祥龄

高隐青门幸不侯,西园麈尾尽英流。当筵酒阵飞千盏,藏匣诗牌剩几筹。

青雀舫,紫貂裘,安排琴剑老苏州。与君重订鸥边约,早占青山买莫愁。

前后蜀杂事诗 其二

清代 张祥龄

宦寺新颁建节符,天雄进得美人无。牙兵龙虎飞章到,为献秦州花木图。

前后蜀杂事诗 其三

清代 张祥龄

典章文物继唐初,九国龙争总不如。李昊王锴尽才士,绝怜低首写降书。

夜游宫 放翁韵

清代 张祥龄

锦帐朝朝睡。起罢梳洗,落起铺地。帕染燕支红在水。

怕缠绵,总生疏,抛冷际。暗度回廊里。恨明月、照人窗纸。

虎阜山塘才七里。算生平,几人儿,都害死。

壶中天 石帚韵再答少谷留别

清代 张祥龄

故山抛却,把南花分做、荆台仙侣。斜日照残楼外柳,柳外青山无数。

绣户春灯,画罗秋扇,泪点吹成雨。兰成已老,断肠难写愁句。

薄暮千叠阳关,梅花片片,分散长安去。早是客怀无著处,空望烟波迷浦。

鸥梦三生,蝶魂孤枕,留也无人住。栏干几曲,大堤南北分路。

菩萨蛮四首 其四 飞卿韵

清代 张祥龄

女郎正似春花好,高堂渐逐秋花老。行惯绿杨堤,马蹄应不迷。

花堆云鬓绿,香喷兰汤浴。明月满清晖,缺圆人自知。

菩萨蛮四首 其二 飞卿韵

清代 张祥龄

苍天长保红颜好,苍天莫颜红颜老。携手祝苍天,百年同枕眠。

蟾蜍圆几月,潘鬓惊凋谢。桃叶是同乡,相亲无别肠。

鹧鸪天 其二 酒边韵

清代 张祥龄

错把江南作故乡,十年莺燕识王昌。听歌醉酒寻常事,到了而今做断肠。

花亦笑,水都香,甚时重到访吴娘。老怀本自无牵挂,却引閒愁上夕阳。

临江仙 六一韵

清代 张祥龄

树杪泉翻山雨霁,隔城飞到江声。半梯残照乱溪明。

甘蕉修竹,一夜过檐生。

细算佳期将七夕,盼他云里霓旌。晓星东上与阑平。

乌云堆枕,凤鸟任从横。

张祥龄

张祥龄

张祥龄(1853—1903),字子苾,四川汉州(今德阳广汉市)人。以拔贡身份选送成都尊经书院,即有诗名。后侨居江苏,与吴中名士结词社,又以词名。曾任陕西怀远知县。今从川大图书馆得《子苾词抄》,知其词多半为和作(包括和古人),又喜与人联句,习气如此。诗则取前后蜀诸咏,盖尊经书院月课也。► 2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