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有人询少年用功之苦,拈五绝句示之五首 其一

有人询少年用功之苦,拈五绝句示之五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劳心焦思十年多,一第无名唤奈何。想到黄金曾卖赋,此身原不算蹉跎。

诗人张洵佳的古诗

再续伤春词四首 其三

清代 张洵佳

事当无奈且吟诗,莫以缠绵笑我痴。秋蟀迎凉时泣露,春蚕到老尚抽丝。

茫茫碧海心常繫,寂寂黄茄诉已迟。此去九原如念我,也应来诵断肠词。

五十书怀五首 其五

清代 张洵佳

长沙何必哭途穷,得马原来失马同。衰世谁为强项令,主人自号信天翁。

閒吟梁苑诗千首,要买陶家地数弓。不改读书人本色,好留面目到江东。

忆同学徐拙庵侍御二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文章水月妙空明,让尔金鳌顶上行。梦想京华音信杳,身归梁苑去来轻。

尘容旧改君难识,白发新添我亦惊。毕竟陇头香稻好,自耕还待故人耕。

七十自寿八首 其五

清代 张洵佳

薄宦留遗二顷田,一生饮啄但凭天。全亏儿女无多债,犹幸风尘早息肩。

辛苦篝灯怀母氏,沈迷科举误韶年。祇馀一事心头挂,拟代桐孙引凤仙。

十月初十与家人话梁园旧事感赋二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春蚕到老尚抽丝,怅忆荃荪赋楚辞。北地佳人愁独立,西江明月照相思。

云龙事业随波逝,香火因缘感佛慈。今日夷门衰草遍,不堪重吊信陵祠。

子随同年招游随寓观梅二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故人招我驻吟鞭,琼玉林中小洞天。清福自知修不到,一觞沾醉仗逋仙。

乙巳八月既望偕子随同年如舫亭玩月联句

清代 张洵佳

携酒联吟对月明,凭栏四望水盈盈。蟾蜍穿柳争先漏,蘋藻搴荷自在行。

夹岸桥低花露覆,沿堤人静桂香生。鱼游泼刺惊幽梦,蛩语凄清动客情。

云捲天空心亦旷,秋高气爽斗初横。林栖小鸟眠才稳,风闪流萤影忽倾。

不夜园亭凭烛灭,已凉时节怯罗轻。知音本少怜垂老,佳会难逢况畅晴。

往事追思劳互诉,新诗分韵又催成。今宵欢会君须记,预订来年续旧盟。

子随同年招游随寓观梅二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冰姿濯濯绝纤尘,不藉东风已放春。知是此君留劲骨,越经霜雪越精神。

甲午岁暮感事诗 其十三

清代 张洵佳

有才不用用非才,天下英才志尽灰。刘锜中兴称宿将,曹交九尺壮身材。

全凭鼠党穿墉去,空见鸦军铩羽回。知尔私心满腔子,苍头谁起异军来。

客还乡

清代 张洵佳

枌榆秋老客还乡,定有儿还就讯忙。相见亲朋疑梦寐,已亡骨肉感参商。

不羁马足悬崖勒,大好鲈腮信口尝。白发青山仍旧识,较他后起问名强。

有人询少年用功之苦,拈五绝句示之五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劳心焦思十年多,一第无名唤奈何。想到黄金曾卖赋,此身原不算蹉跎。

邯郸吕祖祠三绝句 其三

清代 张洵佳

落魄文人幻想多,蝶魂栩栩起情波。不知及第人归去,路过邯郸梦若何。

独坐偶吟

清代 张洵佳

不断乡心梦里牵,今朝真个赋归田。扬州骑鹤谈何易,张翰尝鲈福已全。

清白依然还故我,艰难犹复说从前。旁观属望殷勤甚,似惜收场早十年。

宿瓠园赠何秋辇五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维扬三日此勾留,月影扶疏花影稠。名士园亭才子笔,一门风雅足千秋。

阅医经自嘲

清代 张洵佳

偶然涉猎到轩岐,十载虚名动众知。采得古方三百个,阿娇无子竟难治。

答缪文荪太守见示韵三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楼头私语听模糊,太守风流似旧无。怅我扬州归去早,不偕杜牧浪江湖。

青旸地

清代 张洵佳

谁使中华变外洋,无端尘海感沧桑。白杨衰草夷荒冢,绣幰春风迓丽娘。

楼阁翻成新世界,笙歌误尽少年场。吴中似此浮夸甚,安得黄金用斗量。

题曾文正公诗集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也同游子上河梁,也入宫门赋建章。天宝承平京国暇,当时谁识郭汾阳。

哭章镜安师

清代 张洵佳

梁木而今叹逝川,瓠园揖别怆前缘。传家科第经三代,售世文章早廿年。

青眼怜才称我最,黄垆感旧哭公先。扬州今日重经过,肠断虹桥暮霭天。

予历年避暑祠中,每邀荪湄小住,披襟岸帻相对怡情。今夏移榻来祠 ...

清代 张洵佳

凉月静宜清夜对,白云閒当故人留。迟眠娇女嬉相告,蟋蟀阶前捉一头。

张洵佳

张洵佳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27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