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有人询少年用功之苦,拈五绝句示之五首 其五

有人询少年用功之苦,拈五绝句示之五首 其五

清代 张洵佳

制艺衡才运已终,遭逢此去听天公。子孙虽愚书必读,文章虽变法仍通。

诗人张洵佳的古诗

旋里既久亲故犹诿陲不已,赋此自遣二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惯听冯驩倚柱歌,床头金尽复如何。谊关朋友通财急,累重妻孥索债多。

物理须从盈处悟,人情休讶近来苛。春江水暖游鱼集,倘遇冰凝便不过。

过伯夷叔齐墓

清代 张洵佳

死不食周粟粟,生不履周粟土。卓哉孤竹两弟兄,崭然一饿高千古。

为忠臣,为孝子。为仁人,为义士。可惜齐景公,千驷无人齿。

牛山陨涕乐生悲,身死心死名亦死。

赠同门何秋辇员外三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小别瓠园岁月迁,青衫落拓发华颠。君游紫禁依双阙,我梦黄粱近廿年。

科第泥金新蕊榜,因缘鸿雪旧诗笺。河阳潘令归田后,为寄閒居赋一篇。

纪还即事联句

清代 张洵佳

浪游未遂经还家,自笑临还志太奢。香径待携吴市酒,竹炉同品惠泉茶。

主人病卧文园榻,过客宵回剡水艖。人事难凭天又阻,连番蕉雨滴窗纱。

哭王慰三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同门同造就,逊汝廿年功。抗手怀前日,还乡拜下风。

才华开府丽,诗句杜陵工。宗教从今替,何人继远公。

题王雨时亲家遗照二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江南荡子老还乡,感旧山阳玉笛凉。一代交情留白社,半生旅梦醒黄粱。

尽多词客成新鬼,剩有宫人说上皇。惆怅钟期怜后死,断琴弹落满天霜。

金溎生同转寄示诗章并以冰泉唱和闰集及陶庐杂忆两卷见赠赋此报之 ...

清代 张洵佳

万派江声腕底鸣,新诗读底有馀情。风骚独倡千秋业,几席亲联四海英。

上接敦槃袁蒋赵,远搜文献宋元明。名山不藉松云护,依傍名山便得名。

庚辰岁暮杂感示谢小渔孝廉四首 其三

清代 张洵佳

长夜沉沉思百端,家书何处报平安。巢居蚊睫休嫌窄,梦绕牛衣幸耐寒。

诗到和平可以怨,事非阅历不知难。美人嫁后风流减,错把当年玉面看。

历劫吟 其六

清代 张洵佳

头蓬足跣泪滂沱,虮虱攒身疾病多。似此红羊罹浩劫,九原父母痛如何。

校番禺萧少熙大令近体诗集题句四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不须藻彩绘新词,自有生花笔一枝。省识温柔敦厚意,性情以外本无诗。

甲午岁暮感事诗 其十

清代 张洵佳

帑金入海造艨艟,竟抵阿房一炬空。万里长城真坏汝,百年多寿转怜公。

元戎肝脑虫沙化,宰相心肠铁石同。闻说君恩高厚甚,谤书满箧未开封。

过宛山荡联句

清代 张洵佳

渺渺晴波似掌平,五年五度此经行。夕阳明灭涵空碧,孤棹容与恋客程。

一角青山篷背落,数行疏柳渡头迎。风光好处浑如昨,待与閒鸥證旧盟。

病中口占 其三

清代 张洵佳

楼头少妇刻相思,一样心情两地驰。寄语南归新燕子,客中辛苦为瞒之。

秋霁晚眺

清代 张洵佳

眼中景物口中吟,秋后郊原信步临。雨霁野阴摇暮霭,霜高老树抱冬心。

五峰晚髻含苍翠,一塔斜阳阅古今。我比閒云自来往,松间童子漫相寻。

宿瓠园赠何秋辇五首 其四

清代 张洵佳

子夜闻歌唤奈何,人间祇是别离多。西江明月团圆否,好看双星渡绛河。

寄同年华子才内翰

清代 张洵佳

昔日鹅湖我旧游,杜陵广厦最清幽。一从听鼓长安道,不断思君明月秋。

卧病相如仍健饭,依人王粲尚登楼。他年鸿爪重重印,访戴还乘雪夜舟。

历劫吟 其八

清代 张洵佳

信宿迁延始至家,一人相见一咨嗟。谁知大阮飘零苦,得庆生还病转加。

旋里既久亲故犹诿陲不已,赋此自遣二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当年贱子叹途穷,强学吹途韵未工。港浅岂能通大海,霜高何处乞春风。

无求始觉人情厚,有累谁知宦橐空。今日从违无一可,几番惆怅为诸公。

历劫吟 其十

清代 张洵佳

龙蛇入梦鵩哀鸣,劫火烧残大厦倾。从此生机惊断绝,阖门老幼尽吞声。

伤堤词十二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生梯杨柳绕堤新,谁料迎堤即送堤。颠倒鬼神疑弄我,斡旋造化竟无人。

六年遽了三生梦,万悔难追一霎辰。如此来由如此去,待从泉下问缘因。

张洵佳

张洵佳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27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