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六十自遣三首 其三

六十自遣三首 其三

清代 张洵佳

缓步郊原觅句行,不须丝竹也陶情。小山猿鹤迎人袂,故里儿童识我名。

宦迹黄粱随梦杳,眼光青史照灯明。却嫌老子痴顽甚,邻里书声夜夜惊。

诗人张洵佳的古诗

泊舟清淮见某官舫

清代 张洵佳

清淮渺渺指旌旗,簇拥楼船迅若驰。寄语锦帆莫高挂,转湾恐有逆风时。

再寄缪太守二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长安重到不胜情,世事茫茫感慨并。白首郎官犹执戟,黑头卿相遽归耕。

京华冠盖同棋局,月殿霓裳变徵声。青眼高歌望吾子,福星一路活苍生。

十月初五日抵里

清代 张洵佳

青山如旧笑颜开,乍见翻疑入梦来。差喜门闾仍好在,居然须鬓未全衰。

亲朋迓我争相讯,儿女谁家半费猜。从此尘襟收拾起,閒居词赋趁心裁。

闻人述赵展如中丞事感赋二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萑苻群盗靖吴中,贴席讴吟万口同。假使当年俞借寇,两江名宦又添公。

佛入中国

清代 张洵佳

明帝梦金人,顶上飞白光。因遣蔡愔辈,求佛至西方。

佛以一胡神,入梦感帝王。世言佛有灵,或即此滥觞。

其实佛无知,道法亦平常。佞佛者太愚,辟佛者太迂。

纵有生公法,难惑圣人徒。迹其不二门,与我不一途。

听其自生灭,不必加毁誉。我若梦金人,亦祇付蘧蘧。

旋里既久亲故犹诿陲不已,赋此自遣二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当年贱子叹途穷,强学吹途韵未工。港浅岂能通大海,霜高何处乞春风。

无求始觉人情厚,有累谁知宦橐空。今日从违无一可,几番惆怅为诸公。

伤春词十二首 其八

清代 张洵佳

含笑翩然返上穹,镜花水上了空空。已完红线风尘谪,那得青鸾信息通。

何处招魂寻宋玉,或来说法听生公。相思宛转如环续,为有金环殉殡宫。

寄吴品英茂才

清代 张洵佳

琴水春风入幕宾,延陵公子我姻亲。泥鸿未忍忘陈迹,书鲤从无寄远人。

十载相思萦别梦,一官依旧老吟身。新诗抵报平安竹,记取开缄有泪痕。

甲午岁暮感事诗 其四

清代 张洵佳

卫青不败妄谈兵,千里边墙一夕倾。篱落久依难奋迹,指挥若定亦虚名。

鼓声堕地宁南死,星象经天太白明。不善将兵须将将,封侯未免愧西平。

予历年避暑祠中,每邀荪湄小住,披襟岸帻相对怡情。今夏移榻来祠 ...

清代 张洵佳

凉月静宜清夜对,白云閒当故人留。迟眠娇女嬉相告,蟋蟀阶前捉一头。

二月初三日为先母忌辰舟中感赋二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梅蕊初开日,萱帷永诀辰。一官皆祖泽,七尺是亲身。

姑息偏容我,饥寒特苦人。显扬图报称,此愿几时伸。

续游三峰兴福二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此间风景胜吾家,山一涯兼水一涯。拥护重岩松万壑,划分两寺路三叉。

峰腰东抱迎朝爽,云脚西拖变落霞。浓淡清奇都入妙,纪游定有笔生花。

校番禺萧少熙大令近体诗集题句四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梦绕梅花庾岭东,频年宦海感飘蓬。兰成去国怀乡思,赋到离愁句句工。

甲午岁暮感事诗 其八

清代 张洵佳

发祥云彩记芒砀,丰沛由来是故乡。裕国黄金挥已尽,连城白璧碎无光。

头衔早驾陪都上,鼾息岂容卧榻旁。使气更怜程不识,算来不值一钱偿。

步韵答章恂斋孝廉

清代 张洵佳

新诗酬我佐瑶尊,兰比芳馨玉比温。江上春风开寿宇,天涯芳草忆王孙。

故家乔木双株矗,老将韬钤一剑存。知否相思颜色在,屋梁明月照黄昏。

题曾文正公诗集

清代 张洵佳

脱尽风流时世妆,词源汉魏律苏黄。钧天广乐空凡响,第一高吟在建昌。

题熊露阶同年淩霄花双蝶画册二首 其一

清代 张洵佳

丰姿雅淡骨嶙峋,妙绝丹青笔有神。种傍萱帏应更好,年年花发戴长春。

六十自遣三首 其二

清代 张洵佳

悬崖勒马策归鞭,高枕羲皇放胆眠。老我胸襟无芥蒂,管他尘世有烽烟。

闭门懒运空斋甓,行野催耕下噀田。自笑名缰收拾早,惹人侈作地行仙。

魏忠贤

清代 张洵佳

魏阉煽虐时,士夫太无耻。士相为家奴,九卿作义子。

生祠遍九州,举世从风靡。不特廉耻亡,直是人心死。

幸而熹宗立,享国七年止。寿考跻神宗,其祸伊胡底。

庄烈奋天诛,天下快无比。巍巍九千岁,填死沟壑里。

何以迨末年,忽奉收葬旨。岂其反初心,当作忠良视。

此事拗而奇,反翻难究拟。即云方寸乱,颠倒何至此。

开门迎闯王,明祚竟亡矣。

乙巳八月既望偕子随同年如舫亭玩月联句

清代 张洵佳

携酒联吟对月明,凭栏四望水盈盈。蟾蜍穿柳争先漏,蘋藻搴荷自在行。

夹岸桥低花露覆,沿堤人静桂香生。鱼游泼刺惊幽梦,蛩语凄清动客情。

云捲天空心亦旷,秋高气爽斗初横。林栖小鸟眠才稳,风闪流萤影忽倾。

不夜园亭凭烛灭,已凉时节怯罗轻。知音本少怜垂老,佳会难逢况畅晴。

往事追思劳互诉,新诗分韵又催成。今宵欢会君须记,预订来年续旧盟。

张洵佳

张洵佳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270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