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郊居寄朝中知己

郊居寄朝中知己

宋代 张咏

年来流水坏平田,客径穷愁自可怜。
汀苇乱摇寒夜雨,沙鸥閒弄夕阳天。
狂嫌镯酒难成醉,冷笑清诗不直钱。
碧落故人知我否,几回相忆上渔船。

诗人张咏的古诗

曲湖种柳

宋代 张咏

曲湖连曲接平芜,前事因循好叹吁。
不见有源堪畎凿,便来此地费工夫。
蛙能聚响难停息,莲本含香旧已无。
夹岸近教多种柳,少延春色向城隅。

怀张白逸人

宋代 张咏

昔年吟社偶通邻,常贵高风入格真。
名好已期天共歇,性孤翻与世无亲。
梁园醉别花烧眼,楚寺秋归鹤伴身。
从此幽怀不能说,五湖烟月二京尘。

缉书斋

宋代 张咏

绿流北面桃花中,书斋闲锁尘蒙笼。纱窗挂户明月空,阶前草深鸣细虫。

千书閟久阴生蠹,治世之文欲无绪。彫梁语燕不复归,华池皓鹤先飞去。

我来憩驾吟青春,呼奴啸匠连挥斤。一日整庭户,二日芟荆榛。

薙草留蕙若,扫径连松筠。千花万木似得意,幽香细韵来相亲。

众口藉藉道,一以如初新。伊余世上耽书客,古今万事罗胸臆。

运海抟风当振翼,任是青天更高碧。

方竹杖寄苏内翰

宋代 张咏

一寻方直剪湘烟,欲寄先悉见赏难。
指佞扶危两堪试,惟凭不作瘦藤看。

酬宗人殿院见示诗集

宋代 张咏

句好如天设,看来字字精。
功夫能到此,心意可知清。
已得风雅正,任从时士轻。
可当较才用,期与二南并。

送别祝隐士

宋代 张咏

龙钟尘满衣,特特叩柴扉。
暂慰经年别,人惊千里归。
山川秋末后,风雪雁来稀。
莫便长休去,明时待发挥。

寄田锡舍心

宋代 张咏

当年心计此心知,忽忽逢心亦自疑。
枉是忧公生白发,有何长略谢清时。
林僧已怪抽身晚,朝侣犹嫌到阙迟。
多喜通规识幽抱,路遥无处寄相思。

送韩使君赴任越州十一韵

宋代 张咏

圣皇忧越人,与之求良牧。
韩侯简帝心,受诏荒东服。
再拜陈苦词,臣生非碌碌。
未得灭匈奴,虽荣亦为辱。
戎丑方款盟,宸恩倦兵黩。
难展穷北威,遂作东南福。
况有重慎资,足致奸巢覆,
况有明恕怀,可使夷人伏。
行歌烟霭空,坐啸江山绿。
无忧报政迟,只怕徵还速。
他日遗无书,幸勿忘兰菊。

寄高主簿

宋代 张咏

青霄数日路歧通,何惜江头暂驻踪。
犹有同来未妲者,县斋寥落倚千峰。

寄晁同年

宋代 张咏

昔同白日升穹碧,还同水国司民籍。
三年不见频寄书,两月相过忘行役。
桃花江上雪霏霏。黄鹤楼中风力微。
幽胜逼人魂欲飞,此时不醉无与归。
人间美事应有主,别马蹄沾边塞土。
南楼一望心凄迷,昨夜疏簷滴寒雨。
休夸笔力敺真风,勿忆云山千万里。
但偶四风一行雁,杀青相问莫辞慵。

再任益州回留题剑门石壁

宋代 张咏

剑门山势碧摩天,匹马重来鬓已斑。
多赖皇明烛幽远,两川无事得生还。

邺中留别平仲

宋代 张咏

闻说怀经济,乘閒过隐庐。
话言殊不逆,交分合何如。
道愧将时背,心非与世疏。
凄凄重惜别,蝉噪古槐初。

县斋感怀二首 其二

宋代 张咏

傍人休爱命皇华,即问何能报国家。长忆乡园旧庐舍,会须抛印自锄瓜。

新秦遣怀

宋代 张咏

貂褐久从戎,因令笔砚慵。
梳中见白发,枕上忆孤峰。
风动沙昏昼,寒多雪折松。
此心无与问,长愿酒盈钟。

再任蜀川感怀

宋代 张咏

官职过身鬓已衰,傍人应讶退休迟。
从来蜀地称难制,此是君恩岂合违。
兵火因由难即问,郡城牢落不胜悲。
无烦苦意思诸葛,只可颁条使众知。

白驹谣别乔随

宋代 张咏

白驹如龙兮逶而迤,红缰未绊兮天之涯。秋风万里思乡时,伤离群兮嘶复悲。

送马道人归天辞

宋代 张咏

逢山长欲例辞荣,见说天辞益自惊。
绝顶要归终久住,此时无计伴师行。
囊携鼎药身难老,路接仙桥眼更明。
莫笑宦途滋味薄,五湖曾有片帆轻。

请人画嵩山图

宋代 张咏

嵩阳三十六峰寒,向为明时隐遁难。
却顾事繁思不及,如何与作画图看。

谕意

宋代 张咏

但求报国莫求名,说著阴功是有情。
楚汉既分寰宇定,留侯先意便辞荣。

赠祝隐者

宋代 张咏

当年辞聘币,高卧鲁郊西。道与常流别,名将往哲齐。

细虫喧四壁,芳草暗前蹊。犹有谈玄叟,时时一杖藜。

张咏

张咏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 9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