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耆山操

耆山操

明代 张宇初

山之颠兮,莫瞻龟鲁。山之木兮,莫中斤斧。山之幽兮,祗以栖处。

志之遗兮,世独予忤。皇初有作兮,嗟予焉睹。

诗人张宇初的古诗

孝节行为黄贞妇赋

明代 张宇初

黄门有令妇,孝节今古稀。未嫁知事亲,既嫔犹在闺。

家承忠烈素儒裔,女则阃仪知所持。姑嫜刚毅善容止,侍养晨昏具甘美。

继宗聘娣遽失天,丝枲训儿欣卓起。孀居自抱冰柏贞,指日不改摅精诚。

孰云堕井殒狂易,翼刃保孤终有承。危存两世甚垂线,横逆艰摧困馀喘。

高堂白发届稀年,食报宁嗟信幽远。贤仍富学趍神都,染翰累载名中书。

清光密迩侍明主,文彩焕烂青蓝如。我来忽遇辇毂下,带月侵星语官舍。

簪绂云蒸晓佩鸣,卷签雾拥春窗暇。示我群公金玉篇,凛然行义招重泉。

纲常诚足敦薄俗,青史必睹芳名传。呜呼采蘩之事柏舟誓,宜共母刘光百世。

古砚歌答解性初高士赠宝晋斋砚而作

明代 张宇初

空峒山人居嶰谷,拥翠成轩种群玉。生平好古陋流俗,垂钓扬江岍山曲。

昔尝授道袁安门,立雪瑶台书万束。珍图异玩皆绝奇,云锦为囊善牧蓄。

时来桂馆闻钧天,握手论交踰十年。相知不怪有清癖,每赠毛颖兼陈玄。

石乡雅制来即墨,蕴质含章尤砺坚。铭词重是宝晋物,枝蔓瓜瓞相连绵。

南塘砚品每无价,龙尾洮溪未容诧。端歙犹推西北岩,青逼琅玕紫如赭。

襄阳本是南宫仙,自许苏黄堪并驾。海岳庵前铁瓮城,爱石应须拜其下。

驽骀过谓追名骝,封题远寄沧江头。磨砻愈钝鄙精锐,体方用静心与侔。

穷经朝夕谩披写,临池一扫春云浮。梧竹轩窗共清夜,冰绡云雾腾蛟虬。

京华苦惜久离别,痼疾翻成卧松雪。秦淮春涨鲙思吴,京口秋高潮梦越。

支离晚契松乔踪,价忝杨休赋应劣。愿子空峒寿与齐,缓调笙鹤梅花月。

甲戌三月二日出行

明代 张宇初

霁雨解前峰,幽原策归路。
荒蹊蔓草春,野水平桥度。
悦鸟近声圆,耕牛缓犁步。
丰泉阴壑鸣,密竹中园素。
灵岫敞虚轩,荆扉护云固。
新流泛池溢,繁翠盈窗户。
扫榻理残书,扶筇历榛顾。
丘林适所娱,姤浊岂浮慕。
虚澹美遐踪,颠危惕宜务。
安由绝世缘,木石藉深处。
倦翮止枝巢,先迷感余悟。
聊舒栖遁情,生意足农圃。

仲春喜晴

明代 张宇初

近社喜连晴,林风和仲月。
清霜滞秀姿,偃卧淡怡悦。
林冥钟尽迟,池平草初茁。
溪岚散喧濑,浦树春荣发。
淹抱非世徒,遐踪睇高洁。
阳冈栖白云,偃息孤怀惙。
幻迹信萍踪,虚衿皎冰雪。

月下夜行

明代 张宇初

官舸宵征上,丹衷切帝畿。
水寒霜逼枕,江静月侵衣。
微火村墟僻,残烟网罟稀。
山林衰倦久,鸥鹭惬忘机。

题王右丞雪霁江行图歌

明代 张宇初

为陈无垢作,希夷之孙貌若仙,卧云不出动十年。

挥毫自比荆李辈,旧藏卷轴皆精传。王维此图更幽绝,漫空积雪愁云天。

茆屋谁家旧篱落,前山后渚相萦礴。袁安屋舍风正寒,老木萧条干盘错。

放舟应有晓行者,竹梅亚地溪声恶。烟霏溟漠渔网静,乱絮飞花夜鸣薄。

尺图景物兴难尽小,坞桥通足深隐绝。类君家,象麓居,龙湫石磴蛟蛇影。

琼林柯叶冰欲解,飞瀑颠崖两峰顶。客来扫雪开昼门,冻叶滑屦篷檐温。

坐怀方薛试春茗,故旧凋谢今谁存。黄尘沸热未清泠,何事酒垆烧竹根。

白头偃卧意未倦,会须共笔山南村。

题读书松桂林图歌

明代 张宇初

高夫子,儒之英,妙年卓荦英俊声。结巢松桂究经史,研思探赜皆鸿生。

一朝闻望光祖武,盛代高超列簪组。圣朝嗣位擢词林,八泽三湘隘吞吐。

愧我山林韦布姿,幸从金马曕风仪。南金和璧不待价,尽推高适今昌黎。

复向容台协昭祀,肃陈典礼名当时。尺图雅淡珍藏久,词藻联翩粲琼玖。

幽馨满卷绕屏维,湿翠盈编到囱牖。寥寥古往圣贤心,眯目尘情岁寒守。

多君自是董贾流,夙承文献嘉谋猷。长林落雪惊舞鹤,远濑迎空回素鸥。

扫花席月足涵泳,岂比皓首徒探搜。高夫子,美襟度。

幽栖勿念松桂佳,廊庙方期佐明主。经纶不在钟鼎贵,风月寸怀随出处。

谢别还山理钓纶,愿企文光照千古。

晚兴偶成

明代 张宇初

明沼湛方诸,新流涨嘉澍。
玄阴度?云,绝涧飘寒雾。
人踪泥潦稀,暝色禽蛙暮。
远睇感先期,丛怀慨危务。
休潜遂兹适,世虑犹缠互。
妄迹逐尘生,真源妙无所。
春华又易年,衰蹇增惭慕。
得失从化机,丘园足跬步。

送郑教授叔度之蜀歌

明代 张宇初

东风破暖杨花密,夜雨翻檐涨流急。郑朴肩舆昼叩扃,朝簪犹带岚光湿。

我昔知歆孝义门,聚庐合食皆温醇。良金粹玉美昆仲,文献流风欣讨论。

阙下相逢蔼辞色,东朝恩冠春坊德。景慕踰深托素知,王门况值贤宾客。

旌异东南犹昔时,丹楹彩笔张高楣。钟鸣鼎食系千指,内箴外训严规仪。

五百馀龄同一日,应惭刘李争矛戟。巨碣丰碑金石文,岂誇张柳相雄轶。

仙华山秀浙水东,文薮词源为代宗。仁声义泽世薰渍,伟望岂亚青芙蓉。

多君令誉遭明主,曳裾发轫趍藩府。朝凤鸣阳绝后尘,逸驹脱辔鸣前武。

巴蜀㠝岏秀插天,绳桥剑阁相钩连。我王祚土建藩屏,孰让汉献称才贤。

君行职教过桓马,绛帐银灯论璧

题郭熙秋烟平远图歌

明代 张宇初

画中五代俱匠师,荆关董李称绝奇。河阳昔居秘阁内,神宗眷遇重一时。

手图屏障遍宫府,古来签轴不足数。金壶玉椀留墨香,湘云华岳生毫楮。

是时馆中千百卷,越世相传不多见。劫灰一息江海空,彩素因之昧高远。

丹丘自是苏米徒,此笔妙绝当时无。风烟黯淡秋树晚,短桥斜屋行人孤。

远黛晴岚隔墟里,山村路暗寒钟起。僧舍人归别水津,凫鹥声散渔歌里。

河阳时在圭璧间,意态落笔浑溪山。使人对画欲绝世,闲情倦思怀跻攀。

我思昔人今有年,放旷日已俱抛捐。北苑蓟丘获模写,犹好钟陵僧巨然。

世传粉绘竞妍丑,澹冶人情蕴琼玖。岁寒枯淡见苍森,指顾风标凌不朽。

沧洲玄圃事莫期,蔬餐茅栋临东菑。霜林石涧足栖逸,贾公宁有冰鉴知。

晴囱展图为之惜,落寞浮名在编籍。赏心独忆云林翁,皓首从谁玩空碧。

水调歌头 法海

明代 张宇初

先天无象始,父母未生前。一真独露光明,亘古著灵源。

纵闭阴阳,内运颠倒五行,攒簇浩气养三田。发用杀机处,雷电震无边。

既非心,又非法,亦非禅。幽微奥妙千金,不与世人传。

莫认符涂咒诀,直悟玄关宗祖,将在自神全。瓦砾兼莎草,济世自超然。

感旧偶成

明代 张宇初

故朝台馆势连空,多在荒烟野水中。
愁杀芦洲风急处,寒笳吹过暮城东。

春暮自遣

明代 张宇初

林居休暇日,春尽夕阳坡。
山近青岚少,池平绿草多。
暄风巢燕定,残雨晓莺和。
薄世情缘淡,应惭逐逝波。

题方壶真人墨竹歌

明代 张宇初

方壶之山倚空势,阴壑长竿动千岁。壶子衿情海鹤闲,墨华纵写云烟趣。

遂令倍价重南金,怒发扬眉鲜轻与。只今寥落散骊珠,太息鲸涛渺仙逝。

我昔琼台立雪时,每许馀光发骐骥。廿年弄翰兴莫追,春箨秋筠览苍翠。

云卧丹丘不记年,短筇几顾沧波弃。儗招六逸卜芳邻,旷芳浮缘衰懒至。

坐阅孤标共岁寒,冰霜岂折凌霄气。蚤慕还丹炼汞铅,静探雅操消尘系。

束书须叩刘长生,怡悦何如澹中味。

沁园春 登真

明代 张宇初

溟涬鸿濛,肇自先天,无极之初。暨阴阳分判,乾坤定位,循环动静,真宰中居。

一点灵明,辉天朗地,亘古圆融无智愚。尘缘断,看碧潭镜净,月莹心珠。

八荒洞照毋隅。中宵永、冰壶玉液酥。正真铅投汞,坎离交姤,火龙水虎,橐籥吹嘘。

白雪凝舆,黄芽满鼎,雷震昆崙彻太虚。功成后,俟胎圆神化,同赴天衢。

四月三日赴演法观视断碑因赋

明代 张宇初

雨逐西风遍野蹊,翠林深密石桥迷。杜鹃不识春归尽,尚送馀寒著处啼。

题五龙图歌

明代 张宇初

至阳之精善神化,倏忽云雷动惊诧。波涛汹涌万里奔,变态百状云为驾。

九五其位居至尊,尚书贤伟宜攀鳞。苍生正资作霖泽,拂拭此图裨圣仁。

题青岩隐千图歌

明代 张宇初

青岩之峰几千尺,中有隐千山别翼。龙门高插势穹窿,宛与齐山并苍碧。

涧南涧北环两溪,沃壤平原美泉石。翠蒲瑶草郁芬芳,屹立双楹面森戟。

徵君素非隐者徒,涵泳膏腴富千亿。华川名胄世儒宗,师友渊源重今昔。

文章光焰焕骊珠,词藻声华烂和璧。偶欣林壑寄閒情,岂比烟霞滞飞舄。

皇明真主聿龙兴,卓起幡然应先辟。佐州裁史冠文林,宠渥骈蕃照沦迹。

远使边夷执节倾,精忠耿耿明胸臆。汉家马援誓革尸,曷愧荒榛秋露滴。

佳嗣超腾早曳裾,永继文声光史籍。天朝继统际仁明,太学高迁宜遽陟。

曩过空山索我图,为写潺湲勉相忆。梦追清濑听猿啼,落月高悬当绝壁。

万里岷峨别四春,京华忽喜离情涤。烂熳雄文应墨新,不惭班马传芳迹。

继志宁忘梓泽情,白头终许从安适。黼黻皇猷正迩期,坐对青岩犹目历。

题琵琶云气图歌为张彦弘作

明代 张宇初

岱舆之山走灵骨,化作劫外千奇峰。此峰立我茅舍北,泼墨许我沧洲雄。

沧洲酒酣肆挥扫,章达高情尤绝倒。浮云浩荡随有无,期尔来巢拾瑶草。

苍烟积雨龙怪居,云屏石磴相萦纡。碧涧红泉恍疑似,梦游尚记仙人都。

况是清修久闲适,燕景空濛漱琼液。坐来黄叶坠西风,对此令人重相忆。

腊月望夜

明代 张宇初

腊半宜阴冻,青阳转小和。
江梅春暖动,霜月夜寒过。
霁雪随鸥尽,朝云逐雁多。
衰迟惟涧壑,宁意紫芝歌。
张宇初

张宇初

张宇初(1359 -1410),为明代正一派天师,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字子旋(音XUAN,别字)别号耆山 。其是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长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 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励修节以格神明,诰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命建斋设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乐观。庚午年(1390)入觐,降敕重建大上清宫。 ► 7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