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乔观察允德岁暮过访草堂连榻旬日漫成长句为别

乔观察允德岁暮过访草堂连榻旬日漫成长句为别

明代 张元凯

西风卷黄叶,堆压门之屏。霜薄身上衣,冰厚爨下井。

偶有足音响空谷,枯桑惊散饥乌影。君为岳牧久专城,朱衣烂漫黄金横。

何事萧然却车骑,独披鹤氅寻柴荆。逍遥不减漆园吏,慰藉偏存瓮牖生。

幸有新醅共君醑,尚留木榻同爰处。欲说荒斋如此寒,偶被风吹不能语。

陈家糠覈聊自肥,范叔绨袍竟谁与。畴昔转输驾楼船,两年在君绣斧前。

汗血愿为伯乐用,心胆欲向干将悬。不遣青蝇将玉毁,无奈薏苡如珠圆。

一歌雀角穿我屋,再歌黄鸟食我粟。淮市曾为胯下行,灞陵屡止亭中宿。

莫将时命强干秦,吁嗟道路难于蜀。羡君官爵良不卑,经纶献纳弩力为。

握手何当国士遇,拊髀谁动明王思。酒酣别去泪如雨,生平敢负乔公知。

诗人张元凯的古诗

芳宴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卜夜邀欢锦瑟调,满堂兰气袭鲛绡。冰壶月映光逾湿,玉树风含影太娇。

客中行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城西柳市酒家奴,笑问鹴裘典尽无。怪杀文君春有恙,桃花临牖代当垆。

山家赏菊

明代 张元凯

傍篱开种种,临水故娟娟。艳岂从人爱,幽偏得我怜。

杯深倾叶底,巾折堕花前。吾直师元亮,沉冥不问年。

和客贫居四诗 其四 无衣

明代 张元凯

凤甲鹴裘易几缗,且将沽酒醉芳辰。生平未到秦庭哭,漫赋无衣不为贫。

览古诗十首 其八

明代 张元凯

汉家击匈奴,调发不停轨。调骨窴颜山,流血疏勒水。

度幕愁单于,奏凯喜天子。茅土锡有功,丹书曜连玺。

独惜飞将军,无能建尺咫。白首失期会,塞下饮恨死。

遗腹有门风,吁嗟輮戎垒。军败鼓不鸣,空拳何能耳。

期展曹柯盟,竟作莫敖祀。彼苍良不仁,祖孙厄如此。

亲旧诗六首 其一 外父王选部禄之

明代 张元凯

泰山俨具瞻,匪直颂师尹。一出秉铨衡,中外作标准。

朗月照浚谷,清泉流泯泯。抗志圭组轻,萧然岩壑尽。

甥也馆于室,耳提谢不敏。典谟日佩训,风雅时援引。

所至恒爱护,恐为友婿窘。不减慈父恩,长恸德星陨。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四

明代 张元凯

池中寒冰澌,原上春草生。用心如明镜,不将亦不迎。

送楚客之越

明代 张元凯

京洛一为别,念君多苦辛。啼猿常送客,归雁远逢人。

十载辞江夏,千山过富春。匣中雄剑在,拂拭气还新。

淮南秋日感怀

明代 张元凯

淮海清霜遍楚宫,妍华零落感伤同。不知客鬓今朝白,但见江枫昨夜红。

同卫僚游虎丘

明代 张元凯

彻侯戎理暇,小队出城西。金勒材官鞚,银瓶健卒提。

云根堪试剑,兰叶亦然犀。为作军中乐,林莺不敢啼。

黄河客舍歌

明代 张元凯

杖策渡河来,止舍河堤下。衰柳当其门,荒荠生在瓦。

中有少妇能具餐,旧襦掩骭馀双鸳。剉草饲我枥上马,牵藤挂我腰下鞬。

客舍金钱真自惜,那堪一粲垆头言。

卧疾四首 其三

明代 张元凯

行药至山馆,麋鹿相为群。草木吐精华,宛如刺绣纹。

微雨日暮歇,南冈生白云。何时拂衣去,长揖沧海君。

北游诗十八首 其一 捧檄偶然作

明代 张元凯

幽居谢鞅掌,披云卧高岑。门有车马客,投以天上音。

呼儿拭我弁,揽镜整我簪。薄言辞故里,于役越江浔。

负米愿良违,挽粟力不禁。斥鴳安卑枝,匏瓜恋旧林。

夷险昧所履,倚伏还相寻。傥来忽如寄,患得非吾心。

蓄无非常宝,敢羡纵横金。养真尚寂寞,允为达士钦。

出门叹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黄金萧索减仲产,玉龙不死酬君恩。朝来结客青楼饮,拍马齐出春明门。

九日送客

明代 张元凯

两人千里别,九日一樽开。不是无家叹,同为去国哀。

楚帆随月落,朔雁带霜来。何地堪回首,前朝戏马台。

吴趋谣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 张元凯

轻裘白晰郎,翩跹濠上渡。青楼临杏花,卷幔要郎住。

题隐士壁

明代 张元凯

栖息衡门有道风,落花流径水溶溶。空山自爱听啼鸟,人世何劳问卧龙。

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 其六

明代 张元凯

方岳分符百道飞,四时禋类万灵归。休徵勒石盈青壁,瑞应成图进紫微。

金陵山寺诗八首 其八 祖堂寺

明代 张元凯

东都门外乱山稠,野寺松筠一径幽。万壑峰阴连夕照,半林春雨散平畴。

莲花昔涌黄金地,贝叶今藏白玉楼。见说融师端习懒,也知中散便能留。

奉送钟阳大司徒还朝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漕府楼船锦缆浮,玺书重缆汉萧侯。金堤盛夏飞刍拥,玉节芳春露冕游。

八座云霄元北极,两朝舟楫自中流。储胥总是材官护,国士谁堪幕下收。

张元凯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64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