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元凯
潞河中秋初度(壬申)
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七 清郡与郑中伯夜坐
短筇相过话灯前,屈指漂灯第几年。落叶一庭霜满地,清笳万井月中天。
孔融意气存张俭,杜甫交游老郑虔。何事倾尊不成醉,异乡头白各凄然。
上方寺晚眺
孤亭登眺夕阳间,木落秋空双鸟还。湖上白云飞不尽,却联红树乱青山。
长安道四首 其三
朝出春明门,青山夹驰道。流水公子车,如茵王孙草。
杂诗二十首 其七
英雄树大业,端倪莫可循。出处更险夷,变化驱鬼神。
释来有莘野,投竿渭水滨。潜龙岂久淹,跃渊始见鳞。
落落屠与钓,相继拥朱轮。尺蠖具至理,其屈求以伸。
蠛蠓能飞扬,灵贵矧乃人。大禹惜寸晷,分阴当自珍。
奉寄瑶泉申学士二首 其二
睽违赤舄已三年,伫听黄麻早晚宣。抗疏匡衡吾道重,明经张禹主恩偏。
衮龙近接星辰上,翰藻常题日月边。公等论思边鄙事,可容李广卧蓝田。
江蓠馆六咏 其四 眺台
白日隐天末,高台凌云间。缥缈何所见,海中三神山。
魏季朗贡入太学寄赠二首 其二
握中神物在,沦落世犹惊。照乘三光失,支机五采生。
解颐周列国,抵掌汉西京。若说雕虫技,翻令意不平。
寺居二首 其二
未定去来意,其如生灭何。舍身能忍辱,听法可降魔。
白日一僧语,青天双鸟过。悠然会心处,潭影印松萝。
京口桃李园作时戊寅春赵敬甫邬汝翼陈永年同游
三月弭帆京口渡,大堤十里垂杨护。故人行乐桃李园,恰有花开一万树。
烂漫常生五色霞,氤氲散作晴空雾。赤城忽拥锦江流,朱方即是琼台路。
游子来回总是迷,佳人采摘还相妒。拾翠寻芳乐未休,相逢且作少年游。
斗鸡走狗花前队,秾李夭桃树底讴。莫将螓首疑闳孺,更傍蛾眉认莫愁。
团扇扑时粉蝶乱,
孟夏赴友人春游之约
绿暗林香拂水湄,朱明晴旭照葳蕤。才过戴胜鸣桑日,正及含桃荐庙时。
淇澳园中啼睍睆,洛阳花下奏参差。芳菲留待供欢赏,不负春前折简期。
杂诗二十首 其五
毁誉不可校,荣悴安能期。荣风逐浮云,恍惚万象移。
头白失塞马,衣文附灵牺。不为智者虑,则为达士嗤。
名勋盖一世,世改人不知。区区千金子,徒戒垂堂为。
矧乃草莽间,暂借鹪鹩枝。得酒尽舒啸,短鬓春风吹。
和客晏居四咏 其二 冰壶
销暑珠光映玉壶,层冰高插赤珊瑚。广寒宫里人难到,河朔沉酣梦入无。
送公瑕丈
祖席依山水,行歌怀古今。非应衰凤德,犹自有蓬心。
霜树辞春绿,云峰变夕阴。征帆且缓发,不忍断瑶琴。
题隐士壁
栖息衡门有道风,落花流径水溶溶。空山自爱听啼鸟,人世何劳问卧龙。
邯郸客二首 其二
邯郸侠客黄金轻,彻侯争致公子迎。宝刀骏马散却尽,空手笑出燕王城。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四
池中寒冰澌,原上春草生。用心如明镜,不将亦不迎。
边词十二首 其三
匈奴约和亲,边烽昼不举。士卒渐忘战,军中罢超距。
盘跚弄婴儿,拍手学蛮语。草间骑羝羊,引弓射鸟鼠。
饮越客
结客长安春暮时,掖垣杨柳尽垂丝。黄金无意归原涉,绿酒多情约魏其。
月下藩车聊把臂,花间缇骑自扬眉。不知燕市悲歌态,共唱吴歈倒接䍦。
四公子诗 其二 信陵
六国纵横事若麻,少年公子玉无瑕。单车一出秦兵却,计画侯生定不差。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646篇诗文
赠子念二首 其一
云栖馆六咏 其三 宿云洞
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二 舟中偶成
访胡原荆侍御
送谢芝玉转饷北上
军中乐二十首有序 其四 受降
北河地名杨柳青于此送客
和客晏居四咏 其四 瑞雪
七月六日同王赡美曹子念饮豹孙书屋
弇山园夜雪
奉寄瑶泉申学士二首 其一
闺中词二十首有序 其二十 拥炉
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 其二
吴姬行为四明沈嘉则买妾赋
湖上宴集二首 其二
赠阮都尉二首 其一
鲁桥
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八 寄王和甫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杂咏十首 其十 牧豕
申太史席上漫呈
湖上归
闺中词二十首有序 其十七 小饮
亲旧诗六首 其三 先辈杨中丞子任
从军二首 其一
同叔宝子念游荐福治平诸寺
亲旧诗六首 其匪 外父王选部禄之
吴杭州招同黎阃帅集城西公署
晦迹
边词十二首 其五
题傅吴令斋榻
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十一 旅寓邻妇故倡也悉其平生偶述
弇山园漫成二首 其一
卧疾四首 其三
杂拟诗六首 其五
过张幼于曲水园因赠二首 其二
阳山顾生愿甫赠我长歌颇过推与乃述怀志答
中秋四山诗 其二 铜井山
堤柳
和子念移居四首 其一
安履山房赠舅氏启孙二首 其二
吴氏园寓二首 其二
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四 沛中有感
弇山堂与王仲德饮长公有作率尔奉同
长安春望二首 其二
九日送客
春游篇寄晋陵吴生
辞漕作二首 其一
醉宿僧舍觉起言志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一
道傍曲二首 其一
乔观察允德岁暮过访草堂连榻旬日漫成长句为别
送李长洲以艰归济上
李明府以覃恩进秩有赠
同黎徐二帅游南屏山二首 其一
云栖馆六咏 其五 玉虬峰
金陵山寺诗八首 其五 栖霞寺
闺中词二十首有序 其八 远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