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曹太史席上二咏 其二 舞

曹太史席上二咏 其二 舞

明代 张元凯

矜娇顾影盼双蛾,尚怯当场掩袖罗。不赴襄王梦行雨,却随学士舞回波。

诗人张元凯的古诗

芙蓉湖送客

明代 张元凯

八月芙蓉湖水清,征帆一片挂离情。暮云黯惨难为别,重唱骊驹待月明。

与在明宿金山寺

明代 张元凯

暮云过寺覆蘼芜,远树层峦忽有无。绣佛转轮江是锦,龙宫生白月疑珠。

空山激浪僧寮动,旧社传灯客影孤。信宿暂酬丘壑赏,阮生今已在穷途。

吴趋谣十二首 其五

明代 张元凯

少妇颜如花,居肆日中贸。金钱投锦囊,牙筹笼翠袖。

解印作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肘后虎符失,匣里龙剑存。犹堪淬砺之,沙场报君恩。

饯客

明代 张元凯

细雨孝廉棹,经过芳草城。渚云飞不尽,山月正初生。

白帢谈名理,清樽惜别情。如逢燕赵客,为报厌纵横。

侠客行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花月经行太主园,身曾仕汉不乘轩。装赍悉与爰丝饮,肝胆唯同剧孟言。

逢王承父

明代 张元凯

苇叶梁溪舫,蘋花秋水风。两人斗酒共,千古寸心同。

诗是山东白,才非吴下蒙。词坛分赤帜,吾党小英雄。

奉寄瑶泉申学士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供奉班中第一人,蓬莱阙下掌丝纶。乾坤奕运方逢午,河岳昌期又诞申。

暂以金瓯藏姓字,久将鱼水拟君臣。沧江空自风涛急,舟楫商家已更新。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九

明代 张元凯

草木鹑之居,朝夕鷇以食。嗤嗤四十年,梦梦如一息。

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 其二十一

明代 张元凯

瑞气祥云薄海滨,远藩齐献百千春。进来白鹿高于马,驯扰金阶不畏人。

潞河中秋初度(壬申)

明代 张元凯

桂影青天满,桑干白水斜。
公车不待诏,客舍只思家。
报主雌雄剑,谋生子母瓜。
去年今夜酒,吴市听琵琶。

送张参伯归上蔡

明代 张元凯

东风消雪满征途,惜别临岐酒一壶。帆挂大河山月晓,梦回芳草客星孤。

清时岂厄刘中尉,圣世偏容屈左徒。早晚徵书应入洛,桃花时节起家无。

堤柳

明代 张元凯

大堤千树柳,尽是故倡家。憨态向谁好,柔枝空复斜。

掌中身似燕,钗畔髻如鸦。遮莫思张绪,无心折杏花。

谢都护游山歌

明代 张元凯

谢家雅有东山兴,朅来许我才情胜。少年有事弋与渔,垂老无心负且乘。

春风满地吹接䍦,青山绿酒堪忘饥。双艇移来疾于骑,五湖便是高阳池。

林中排调日酣畅,三春共蜡屐几两。自是狂奴去复来,至今痴叔犹无恙。

吴王台馆久棘荆,山丘尚被吴王名。云兴雨散竟何托,雄飞雌伏徒营营。

君能于此了无累,黄公垆下颓然醉。迩来喜怒谁得知,褰帷且问如花妓。

边词十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结束良家子,翩翩居帐下。从军不数年,节钺安可假。

耻随五校后,单骑走朔野。龙剑跃且鸣,夺得追风马。

北游诗十八首 其十四 结客行与晋陵吴生

明代 张元凯

韩魏饶奇节,齐楚多辩智。经学不足谋,结客非声利。

一言可借躯,万乘宁夺志。虞卿急穷交,敝屣卿相位。

田生耻人疑,对客刎何易。岂为颜面情,謟笑取容媚。

吾友延陵生,独抱千古意。昔我困奸雄,三年两下吏。

邹阳不上书,张俭身何寄。良朋每永叹,维子忧心悴。

不有匣金来,徒令怀璧坠。谷风世道凉,浮云然诺弃。

长揖谢斯人,激烈尊前泪。

云栖馆六咏 其六 松月台

明代 张元凯

秋月照孤松,亭亭自高洁。深夜凝露华,枝头生苍雪。

吴趋谣十二首 其三

明代 张元凯

夫婿咸阳商,家住阊门右。千金买明珠,照耀翡翠首。

送沈居士泛海礼补陀山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宝筏沧溟渡,皈依妙相前。海潮殷梵呗,花雨翳空烟。

幡借鲛人织,灯因龙女传。此中闻最上,见在福无边。

閒助甫参伯近有西秦之命喜而赋诗寄之

明代 张元凯

海岱烟云开,仰见日月朗。颇有高世心,悠然发远想。

明珠成霓玉成虹,不见萧敷与艾丛。乍闻初拜凉州牧,乃是河南张长公。

向来不与人间事,消息传来喜不寐。屹然独立有长城,何必秦关重百二。

丈夫高抱乐长征,瀚海天山渺去旌。祁连大漠风雷色,疏勒飞泉金石声。

坐镇清风生朔野,三军尽爱宽裘者。自是中朝山巨源,一麾出守看平蕃。

檄书不借陈琳草,游侠毋烦剧孟言。独据羌床围细柳,朅来殊胜东山不。

黄石相逢知我心,苍生有待何能负。昔时邂逅娄水边,琅琊甲第青云连。

读君新诗如入峡,绝壁腾波天倒悬。我马玄黄饥且馑,何期一见称神骏。

价觅千金市与人,主非伯乐谁能信。由是蹉跎一十春,萧萧双鬓半如银。

君今新得酒泉郡,应念东吴旧酒人。

张元凯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64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