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与客竹下分得深字

与客竹下分得深字

明代 张元凯

白云留不住,翠霭飞自深。美人潇湘来,与之弹素琴。

诗人张元凯的古诗

饮幼元寓斋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不听延秋门上乌,相逢且自对呼卢。只今混迹金门客,元是高阳旧酒徒。

漕船曲十首 其四

明代 张元凯

招招问舟子,船是江南不。以我木棉花,换尔金阊酒。

借住山寺诗八首 其五 楞伽

明代 张元凯

竹房松坞散新晴,隔水明霞俨赤城。破衲霜前临牖补,残经月下绕池行。

云流片石元无碍,鸟宿疏林自不惊。何事许询常借住,爱山支遁最多情。

和客边亭四时怨 其三 秋

明代 张元凯

寝甲边场泪暗流,忽看明月又逢秋。昔时双照深闺影,今夜孤悬绝塞愁。

过郑丞

明代 张元凯

郑公门似水,杨柳绿如丝。自哂官阶小,那嫌堂构卑。

飞花竟亡赖,归燕不愆期。投辖人皆醉,毋烦置驿为。

京口邬生雅好游忽贻诗以余善病而慰之赋此为答

明代 张元凯

良朋多雨散,生计总萍浮。贫也吾非病,何哉尔好游。

扁舟常访戴,孤剑欲依刘。行橐空如瓠,神钱讵肯留。

春思曲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江上行歌桃李秾,风柔花暖气融融。绣帏一入春无限,朝暮巫山云雨中。

傅吴令初度

明代 张元凯

茂宰行春遍,芳辰初度临。飞凫双赤舄,鸣凤一瑶琴。

不尽风云色,俄成桃李阴。萱花在东郡,偏系使君心。

偶述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鹖冠凋敝亦何求,蓬累那何忆壮游。函谷风烟存赵璧,中原星斗散吴钩。

淮阴自乏资身策,越石今为绕指柔。莫讶唾壶频击碎,秋风骥老不胜愁。

庭桂

明代 张元凯

室如悬磬酒如泉,独酌悠然桂树边。重惜金茎不承露,也教离立草堂前。

漕船曲十首 其九

明代 张元凯

意气争官河,赳赳轻乃公。恒有脱死士,藏活为船佣。

寓楞伽寺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寂寂山阿借考槃,寒云飞尽暮钟残。五湖秋水千林月,一片禅心此并观。

江村同方山人子服过寒山寺访旭上人

明代 张元凯

旷适柴桑叟,栖迟萧寺邻。贫家春酒绿,细雨杏花新。

澹虑全轻物,忘机不畏人。远公能好客,因尔得相亲。

赠安茂卿

明代 张元凯

才入燕京便有声,少年慷慨说荆卿。黄金只就青楼醉,不识西园可市名。

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

明代 张元凯

宫女如花满道场,时闻杂佩响琳琅。
玉龙蟠钏擎仙表,金凤钩鞋踏斗罡。

述怀寄高邮贾生

明代 张元凯

昔与子周旋,揽镜头俱黑。揽与子别离,鬓边丝堪织。

黄鹄畏网罗,紫燕悲伏枥。自顾无蛾眉,众女空见嫉。

执戟杨子居,门卒梅生职。迟回陟羊肠,踟蹰弃鸡肋。

徒步出北门,雨雪霏霏湿。偶逢淮海人,问子近消息。

惆怅吊长沙,贾生在胸臆。

借住山寺诗八首 其八 尧峰

明代 张元凯

上方钟磬白云深,禅径还云鸟外寻。湖面众山浮碧玉,峰头尺地布黄金。

畏人合住无人境,混世偏存出世心。不是向平犹有累,岂堪重下最高岑。

春城即事简傅明府于重玄精舍

明代 张元凯

茂苑今何丽,三都昔并誇。青山遥入郭,沧海曲通槎。

雁塔侵霄半,虹桥卧水斜。微风江濯锦,薄雾月笼纱。

鱼跃空潭藻,莺披芳树霞。言公犹有井,潘令岂无花。

桃李三千士,弦歌十万家。行春凫作舄,演法鹿为车。

震泽慈源接,灵岩觉路赊。清晖寒照乘,香界午排衙。

缩地瞻金象,弥天散綵葩。宰官心不染,肯漫悦纷华。

春游篇寄晋陵吴生

明代 张元凯

穷愁逼逼空叹息,远游冠在犹堪拭。伯通桥下春水流,布帆一幅千里游。

芙蓉湖波绿如染,罨画溪头山几点。花明月白不知夕,髣髴扁舟重入剡。

旧游曾识延陵生,莫逆穷交一步兵。且作平原十日饮,安事夷齐千载名。

寂寞圌山老都尉,迟我碧桃花下醉。锦江春暖浪俱香,赤城霞流山失翠。

金焦遥作两青凫,水面飞来扑玉壶。万里长江限南北,令人长忆孙伯符。

燕子矶头燕子飞,凤凰台畔柳依依。看花偶入长干寺,策杖还须到翠微。

荷衣脱下白纷纷,尽是钟山松上云。辟支洞口金光草,兜率岩中宝藏文。

摄山自古多灵药,归来始践徵君约。悠然置我丘壑间,高吟梁父惊猿鹤。

吾笑殷中军,废后书空竟莫闻。又叹阮遥集,一生当著几两屐。

此身不带封侯骨,朅来幸有烟霞癖。黄金朱芾求不来,白云青山随可得。

不因未了向平缘,五岳追寻孰我先。知君亦是沉冥士,寄此春游汗漫篇。

西山访叔平丈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耆旧寻庞德,西畴扣绿扉。开樽燕子到,点笔杏花飞。

独鹤寻鱼穴,孤松挂薜衣。从游多鹿豕,久矣故人希。

张元凯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64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