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阮都尉二首 其二

赠阮都尉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南阮贫如昨,步兵犹可怜。吁嗟威武士,寂寞广文毡。

幸有官厨酒,曾无负郭田。建安多丽藻,谁在咏怀前。

诗人张元凯的古诗

借住山寺诗八首 其四 寒山

明代 张元凯

枫叶蘋花江上村,前朝古寺至今存。西山爽气来精舍,万里关河到寺门。

檀越随僧开宝藏,醍醐容客借匏尊。中宵礼罢寒山子,却听钟声醒梦魂。

听春莺

明代 张元凯

黄鸟出幽谷,差池翔南枝。春风鼓其舌,如奏竹与丝。

绵蛮杂繁调,睍睆多婉词。于飞不肯只,顾影若有思。

良时不易至,好音难重期。公子正邀欢,伫听自忘疲。

芳宴洵足耽,杯到安能辞。

闺中词二十首有序 其十一 晓汲

明代 张元凯

汲罢清泉露湿鞋,碧梧飘叶半空阶。羞他井底孤凰影,堕却嫁时双凤钗。

五忆诗有序 其四 虎山桥秋水

明代 张元凯

石梁秋水涨平芜,髣髴潇湘入画图。震泽连天浮玉镜,洞庭分岫浴青凫。

侠客行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紫丝步障奏云璈,白玉深杯夜月高。一宿千金三妇艳,九衢驷马五陵豪。

西山访叔平丈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耆旧寻庞德,西畴扣绿扉。开樽燕子到,点笔杏花飞。

独鹤寻鱼穴,孤松挂薜衣。从游多鹿豕,久矣故人希。

同幼元饮光禄署

明代 张元凯

纵饮防人见,盘餐窃自传。黄流银海注,翠釜玉绳悬。

柳外君庖迥,花间仙署连。大珰来络绎,臂以绿韝缠。

听差莺

明代 张元凯

黄鸟出幽谷,差池翔南枝。差风鼓其舌,如奏竹与丝。

绵蛮杂繁调,睍睆多婉词。于飞不肯只,顾影若有思。

良时不易至,好音难重期。公子正邀欢,伫听自忘疲。

芳宴洵足耽,杯到安能辞。

山中对菊示友人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沧海心能远,青山道岂穷。烟霞双屐下,月露五言中。

冥迹将鸿托,巢居与鹤同。凉风天外起,幽寂菊花丛。

送汪子建之宣城

明代 张元凯

闻君书剑惯长征,离绪何当一羽轻。太史著成游侠传,少年投赠丽人行。

啼莺津路垂杨合,细雨江帆春草生。无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忆谢宣城。

醉道士歌题弇山园藏卷

明代 张元凯

列真之宇太微宫,碧桃千树吹春风。相逢尽是餐霞客,翩跹长揖壶中公。

壶中跳入杳无际,金台银阙非人世。玉液涓涓汇作池,黄流泯泯倾如注。

式歌有酒旨且多,三三两两朱颜酡。漫笑真人能服炼,谁知老子亦婆娑。

髣髴步虚行复止,曲肱聊隐乌皮几。背痒欲倩麻姑搔,觉来失却王乔履。

牛饮鲸呼总易醺,牵裳濡首乱纷纷。拍浮倒蹋琼科案,酩酊那开蕊级文。

土木形骸恒伫立,手持玉笛吹不得。平头奴子力不禁,扶携踉蹡将安适。

浪游五岳穷三山,联袂尽是桃花颜。绛河迢递谁相待,上元夫人名阿环。

会时不问胡麻饭,解酲五斗何足算。牵出青牛欲倒骑,黄冠欹斜白发乱。

此中玄妙识者谁,仙药元从曲蘖遗。披图展卷心自醉,颓然此辈真吾师。

主人谓若幸无负,我且斟若以大斗。倘画当年醉步兵,江东张翰应居首。

寺居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未定去来意,其如生灭何。舍身能忍辱,听法可降魔。

白日一僧语,青天双鸟过。悠然会心处,潭影印松萝。

杂咏十首 其九 牧牛

明代 张元凯

春日喜载阳,原隰绿草稠。牧子驱其群,迟回上高丘。

乱入苦竹冈,降饮浅水洲。相聚不相触,众耳湿湿柔。

犉者洁可怜,骑之前村游。睡来吹芦管,饥则饭乾糇。

老牯道傍喘,主人见且忧。此是丞相责,莫漫箠苍头。

忆昔篇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忆昔君行烹伏雌,封侯消息昨朝知。虽然骤得金貂贵,可念牛衣对泣时。

送客赴岭南幕

明代 张元凯

浪说功名马伏波,少年心事在横戈。兹游得假楼船节,魋结先看解尉佗。

潞河雪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元凯

十月燕山雪,孤舟潞水涯。沙滩银浪细,岸柳玉条斜。

逐鹭宁分羽,栖芦欲混花。蓬窗莫令进,易惹鬓生华。

云栖馆六咏 其五 玉虬峰

明代 张元凯

一片玉玲珑,坐见生云雾。潜虬媚灵姿,居然在庭户。

杂咏十首 其七 射雉

明代 张元凯

有鷕两雉鸣,彩彩好羽仪。挟弹东邻子,潜睨如蹲狸。

一发得其雄,再发并其雌。洒血平芜间,赳赳过水湄。

微物不充鼎,凭高一扬眉。结束驰前山,射杀子母麋。

丈夫飞食肉,肯饱藿与葵。所志猎沙场,好生亦何为。

秋日有怀子念

明代 张元凯

萧瑟清商候,长怀沧海君。把杯重问月,染翰几停云。

桂向淮山老,兰从楚泽分。独愁萍散处,漂乱白鸥群。

览镜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元凯

白发生今年,绿酒且今夕。每有忧生嗟,岂为勋业惜。

张元凯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64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