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玉山庄居

过玉山庄居

宋代 张埴

樵路交行石,人家半住云。
向来披野服,曾到醉山樽。
虎迹沿波见,鸡啼隔树闻。
白头离乱日,只认是桃源。

诗人张埴的古诗

答曾清甫

宋代 张埴

看花都是梦,听雨甚於秋。
白石年年烂,黄金日日愁。
有余刍一束,不足橘千头。
我醉如眠尔,何须百尺楼。

解舟下石櫃

宋代 张埴

枫兰行楚水,标柱压蛮烟。
香火崇双庙,茅茨入半川。
故人及涯返,去路与天连。
鹿鹿皆前分,悠悠又一年。

八月实四夜池上

宋代 张埴

池南夜观天,斗柄长篱离。
其间第四星,此点光犹痴。
流空万萤火。照我双鬓丝。
相待沧海月,坐到三更时。
须臾众色尽,造化一事奇。
手中公瑾扇,皎然相发挥。
风翻头上巾,舞过池影西。
惟有鸡冠两树花,一笑如受缠头归。

杜园九日红梅主人以为瑞彭潜心索赋

宋代 张埴

鞠后西风醉饮醇,醖香酿影夺初春。
几年江县依缘旧,一笑孙枝造化新。
钿翠半偏如意悮,钥鱼晓放守宫人。
是谁不识花为瑞,分寸跻攀及太真。

奇山繁步二十八字迎之

宋代 张埴

闻有翛然一角巾,湖山雨亦动吟声。
如何十里繁江路,犹待诗筒一笑迎。

寄马竹冈

宋代 张埴

竹冈先生一世贤,如何断世百十弦。
苦哉几枕黄鹤梦,天风吹到吴江边。
先生手提绿玉鞭,跨驴与世说去年。
梦中记得去年别,缚鸡提酒送上船。
明年奇章观前泊,捩手烹鸡持酒酌。
饱歌醉舞插梅花,几夜月中记说着。
谁知相逢刘太史,拭目云烟新落纸。
便从太史使之年,恁时祗谓黄河底。
书王欢喜斯文寿,嘱下楚云楼上酒。
菊花九日是明朝,遥望长眉三稽首。

菊后

宋代 张埴

重来风已落,寒叶集荒阶。
竖子斯人老,先生笑道乖。
便寻梅寄陇,无救橘逾淮。
明日过法去,窊尊倒入怀。

赠云留道人

宋代 张埴

咸池沐发扶桑晞,只手横捉邓林枝。
楚人六月请时雨,呼唤雷公似婴儿。

和梅溪岁晚所寄

宋代 张埴

客里无鱼未易禁,春风颇忆洞庭针。
可能更问诙谐肉,发已如今不及心。

解苍然亭

宋代 张埴

苍然亭下櫂歌声,十里重湖第一程。
岂要老来游汗漫,试扶孙去看升平。
晴空云退青山朗,晚渚风生白鸟轻。
历□旧游班目睫,日呼颖辈识经行。

吴城山用东坡韵

宋代 张埴

半篙水映四垂山,不见年时白雨船。
自恨阑干搔短发,斜飞一鸟远粘天。

书萍实旅舍

宋代 张埴

身谋落落屠羊说,心事冥冥司马炎。
告诉春风无一语,江南陌上雨廉纤。

朝阳前对红蓼

宋代 张埴

不更江上伴渔翁,独特移根一亩宫。
人见空空当北面,谁知节节受西风。
云衣不使通身绿,露惨能令满意红。
却笑曾看齐物论,夜来灯火事匆匆。

歜节南司洲驿

宋代 张埴

年年漂泊得康强,美景良辰每不忘。
千丈木兰从梦见,一瓢菖歜在淮香。
人生慷慨黄金短,天下升平白发长。
回首石桥正惆怅,小儿江口日凉凉。

东湖汤饼后进翁展墓饮嵩山踏雨泳归在行相继属和兰亭集献之噤无半 ...

宋代 张埴

诸老襟期三十年,看花杖屦又栖禅。春风不断斯文意,嘘拂衣冠著一边。

冬夜李仲玉寓所

宋代 张埴

门关晡半掩,鸟雀远相呼。
星宿生圭窦,春风在石炉。
不胜亲友念,有恨岁年徂。
坐久四邻静,寒灯势颇孤。

小园桃熟

宋代 张埴

老子庐东信手栽,今经乱后实累累。天风暗拽云裳褪,晓日浓潮酒脸回。

向上可怜无佞处,从旁只恐有偷来。清晨笑摘枝头熟,且献千年王母杯。

答吴子登

宋代 张埴

闲随川上弄晴漪,归饮无晴政谓宜。
云去但惊山朵朵,月明空想佩离离。
高楼长笛无人听,一日三秋有我诗。
此意悠悠浮剑外,绿阴深处只莺知。

寄黄秀峰

宋代 张埴

春风两眼合看花,今年却不在黄家。
世间岂无鱼羹饭,不似黄家能顿顿。
未应南楼复南楼,江湖添个新白头。
午夜横眠看星斗,玉柄摇摇似招手。
崖公失顾第四星,使我不逢渠大明。
忽思叔度久不见,林梢飞来果一片。
露虫啾唧四壁鸣,小虫喉中亦作声。
太息去年十二月,秀峰先生临去说。
明年八月九月凉,更来樊川享秋光。
菊花不住梅花去,去借一间茅屋住。
霜清月冷人行街,起来教我读简斋。
红字寿安坊里路,且倩西风一传语,
木枕拳五更鼓。

奉韵酬谢

宋代 张埴

得失无常所未论,相辉辈行几人存。
小山政自惭为弟,老瓦何期饮到孙。
橘盎且还诸老乐,梅花尤是丈人尊。
向谁谓我翻公案,持向风流觅一樽。
张埴

张埴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 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8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