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翥
潮落潮生沙岸头,布帆来往几经秋。山川如故人何在,天地无情水自流。
败垒荒墟非昔画,野烟寒照总新愁。只应千古清淮月,曾照东坡此唤舟。
寿许集贤可用
圭塘谕德真寿星,斑衣戏舞满中庭。同年笑我雌为甲,上寿看君老复丁。
壶有仙公新授药,厨留长史旧传经。他时若许相依住,愿割西山一半青。
暴风
闭户复闭户,黄尘千丈生。不雨草无色,冲风人倒行。
游子念乡土,腐儒忧甲兵。狂吹不肯息,终夜为心惊。
乙巳初度
今日吾生日,开尊向竹斋。家人更上寿,凡事且宽怀。
学道精神淡,匡时志愿垂。百年原土上,自有一坏埋。
莫矣
莫矣年光速,凄其世虑多。半生县磬室,万事缺壶歌。
秃木风难响,寒云日易蹉。向来出处意,不决欲如何。
悲寒风
夜漫漫,风凛凛,严霜下,寒更甚。狐鸣鬼啸有今夕,仓卒剑戟生高枕。
神光堕地摧白虹,呜咽英雄泪空饮。
直延春阁
蓬莱海上第三山,仙掌云间十二槃。鸡树烟深殊窈窕,凤楼天近自高寒。
铜壶传箭声相应,紫诏封泥墨未乾。愿祝君王千万寿,坐施雄断济艰难。
庚辰元日立春
采燕方迎岁,苍龙忽建辰。车书时有道,宇宙物皆春。
红喜灯花重,青看菜甲新。屠苏不辞后,已是白头人。
铁笛为孟天炜赋
爱此轻圆铁铸成,何须楚竹选孤生。年多化作青蛇色,夜静吹如彩凤声。
绣出碧花凝错落,冷含金气发铿清。最宜携向君山去,一听仙翁奏月明。
花心动 剑浦有感
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
送崔让士良都事江淮行省
时平久不脩武备,一旦盗贼起跳踉。南窥荆邓北徐汝,红巾直来据武昌。
摧城破壁官吏走,九江太守能死守。赤眉铜马终殄除,此贼游魂
上京秋日三首 其二
水绕云回万里川,鸟飞不下草连天。歌残敕勒风生帐,猎罢阏氏雪没鞯。
红颊女儿花作队,紫髯都护酒如泉。时巡岁岁还京乐,别换新声被管弦。
题桐庐凤山寺僧道大鹭雪轩
禅客忘机地,舂锄尔亦灵。飞来万点雪,巢破一林青。
晚濑明拳足,秋萝退阁翎。山神护说法,吹断草风腥。
题林德清竹雪斋
高斋修竹林,积雪竹间深。岁暮不改色,幽人同此心。
种梅分地隙,笼鹤就墙阴。想见椒江上,扁舟许客寻。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其四
近报昆冈亦被兵,知君抚剑气峥嵘。夫差强弩风生海,姑蔑战旗云绕城。
天诏屡传宽宥下,王师行见扫除平。草堂无恙玉山好,我欲南辕寻旧盟。
前出军五首 其四
大军北庭来,部伍各有屯。放马原隰枯,磨刀河水浑。
行行且射猎,雉兔不复存。野次群驼卧,弓箭挂车辕。
幽幽笛声起,日暮伤人魂。
挽张伯雨宗契 其二
鹿巾曾入紫宸朝,归向名山驻绿轺。龟脱生筒无俗累,鹤存瘦骨有仙标。
三元饥饭杯犹在,五色香烟火已消。应复神游易仙馆,人间楚些若为招。
数日北风兴怀过海诸友
数日好风色,行人应到家。秋花香独耐,寒雁字多斜。
薄饮无长酒,轻行有小车。吾心何尔汝,聊复度年华。
辛巳二月朔登悯忠阁
百级危梯溯碧空,凭阑浩浩纳长风。金银宫阙诸天上,锦绣山川一气中。
事往前朝僧自老,魂来沧海鬼犹雄。只怜春色城南苑,寂寞馀花落旧红。
扫花游 落红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478篇诗文
上清山中
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 其四 观鱼
浣溪沙 临川别席
秋试后胡益士恭归番阳与游吴山圣水寺
读瀛海喜其绝句清远因口号数诗示九成皆寔意也 其八
赠别句曲外史张伯雨
上都从驾幸东凉亭
金山桥上闻苑池荷香
后出军五首 其四
戊子正月连雪苦寒答段助教天祐吉甫二首 其二
次韵题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隐 其二
题舒噜存道元帅平师宗三州卷后
壶洲为上清张道士题
周汉长公府临安故城二图
幻寓庵用虞芝亭学士韵
忆秦娥·江南北
话旧送胡士恭之京师
送黄中玉之庆元市舶
予京居廿稔始置屋灵椿坊衰老畏寒始制青鼠袍且久乏马始作一车出入 ...
吴俊仲杰横河精舍图亦道权作
踏莎行·芳草平沙
眉妩 七夕感事
谒金门 寒食临川平塘道中
寄观志能照磨
摸鱼儿 临川春游,连日病酒,赋此止之
岁除日
七忆 其三 忆会稽
七月望日徐勉自武林来得两讣音 其二
怀翟文中
太常引·素娥风韵自天真
天竺北峰行香汎舟湖山堂
鹧鸪天 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
兰陵王 临川寓舍闻筝
摸鱼儿 钱万户宜之邀予赋瑶台景
清平乐 酒后二首
送彭大年真人祀东海东岳东镇
清平乐 盛子昭花下欠伸美人图
病痁 其一
九日谒告归阻风御河
左丞傅梦臣归老汾曲赋以寿之
秋日偕成竹居秦景桓游蜀冈万花园
九月八日陪危太朴偕梁九思游城南三学寺万寿寺 其二
南园宴集雨归有作
玉山墨工魏元德名一时赠之以诗
挽张伯雨宗契 其一
石头城用萨天锡韵
给事以马乳贶就索诗
蚤发鲁桥
陪东泉学士泛湖
寄龙翔欣公长老
福唐张氏永思堂
百字令 眉间雁
偕鄢元止善东门视田
题赵文敏公木石有先师题于上
题远碧楼
南浦 舣舟南浦,因赋题
十一月六日大明殿贺清祀礼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