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翥
溪南野寺幽,巾舄偶相求。古道多黄叶,残僧半白头。
远村高鸟暮,灌木乱蝉秋。此地茅堪剪,吾将卜隐丘。
江城子 枕顶
合欢花样满池娇。用心描。数针挑。面面芙蕖,闲叶映兰苕。
刺到鸳鸯双比翼,应想像,为魂销。
巧盘金缕缀倡条。隐红绡。翠妖饶。白玉函边,几度坠鸾翘。
汗粉啼红容易涴,须爱惜,可怜宵。
门有车马客行 其二
为客一鼓云何,慷慨起舞悲歌。巨鱼出听凉波,鸣鸟徘徊庭柯。
寄答莫维贤景行
故人音问久相疏,忽寄新相良起予。半卷长笺欹枕读,尽拈佳句绕窗书。
此生馆阁嗟留滞,何日兵戈见扫除。归觅南屏山下隐,酒杯茶灶共閒居。
清明日到陈庄
出郭东门古道斜,独骑款段稳于车。春才三月已两月,村旧百家无十家。
山径低飞鬼蛱蝶,野塘竞噪官虾蟆。东风不奈晚愈恶,吹散满身杨白花。
婆罗门引 七月望,西湖舟中观水灯,一鼓归
辱井栏
好事能收断石存,摩挲堪忆古云根。楼空野燹钟何在,宫没寒芜井已眢。
古篆半留栏上字,妖姬犹有墓中魂。试扪凹处殷红湿,不是胭脂是血痕。
铁笛为孟天炜赋
爱此轻圆铁铸成,何须楚竹选孤生。年多化作青蛇色,夜静吹如彩凤声。
绣出碧花凝错落,冷含金气发铿清。最宜携向君山去,一听仙翁奏月明。
石门书院瀑布
飞泉喷薄下灵湫,疑有龙居最上头。长日风雷穿石起,半空河汉抉云流。
青牛隐去神宫在,玄鹤归来洞府幽。弭节名山谐宿愿,筑居终羡昔贤游。
至通州
驿卒争鸣鼓,舟人喜下桅。依然今日到,却似去年回。
岸黑秋涛缩,川红夕照开。君恩忘险阻,不觉畏途来。
陈伯将作北山梓公岳居图余题其上
高僧业何许,云梦泽南洲。楼阁诸天上,江湖万里流。
禅心无住著,世事若浮休。寂寞京尘里,披图时卧游。
岁晏奇寒
痴坐
偶成二绝句简鲁威学士
云物凄凉小雪初,半庭残菊蝶来疏。连朝笔砚多忙事,借得东泉学士书。
春从天上来 同王继学宪使赋
七月望对月
新秋月色初圆夜,远客楼中独坐时。却数只惊身老大,相看聊与影栖迟。
神仙宫阙开三岛,牛女星河淡两旗。不是吴刚频伐树,西风应长出轮枝。
虚斋赠四明王道士
高斋闻在荔枝林,曲几方床宴坐深。大道无形元寓器,至人于物不容心。
三山云气通寥泬,一室天光入照临。我欲壶中收药去,石田瑶草共相寻。
玉蝴蝶 春梦
喜雪答鹤斋薛逸人
晓雪初飞应岁华,因风吹起整还斜。石田不种皆成玉,瑶界非时自雨花。
道士拥炉衣类鹤,麻姑送酒髻如鸦。悬知此际神游处,只在蓬莱海上家。
七月望日徐勉自武林来得两讣音 其一
海舟隔岁望回音,及得回音恨更深。从此远书无用寄,九原芜没转伤心。
游天竺寺 其一
石梁溅水湿苍苔,阴洞傍穿涧底回。殿阁金银从地涌,山林图画自天开。
龙随僧到分云住,猿任人呼下树来。游兴未阑斜日尽,马头呼酒尚徘徊。
游金山柬即休了公
八十了公如古佛,禅心已久会真如。饭供南海浮来钵,经钞西天译后书。
持咒降龙秋雨歇,焚香迎客晚潮初。此生终拟依莲社,犹苦尘缘未破除。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478篇诗文
菩萨蛮 赠雁
苏武慢 岁晚再雪,仍用前韵
庚辰元日立春
上京睹陈渭叟寄友书声及鄙人赋以答之 其二
赠相士陈巨山
送方玉壶羽士之京师
吴江王氏水云深处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其二
答韩伯清练溪见寄
齐天乐 临川夜饮滏阳李辅之寓所
重寄水西新公道场渭公三塔宽公 其一
清明日杏园独坐
初三日夜玩月至中秋日得诗 其一
行香子 止酒五首
壶洲为上清张道士题
张师夔为郭子静作终南山色因题
蜕庵岁晏百忧薰心排遣以诗乃作五首 其四
浣溪沙 临川别席
行香子·扰扰阎浮
存道元帅师宗感时及陡溯山俟刀寨入贡次韵二诗送归关戍 其二
霍丘孙游武林湖山之胜诏之
金山桥上闻苑池荷香
上清山中
水调歌头 御河舟中
踏莎行·芳草平沙
辛未苦雨
腊日饮赵氏亭
予京居廿稔始置屋灵椿坊衰老畏寒始制青鼠袍且久乏马始作一车出入 ...
兰陵王 临川寓舍闻筝
玉笙为陆国瑞赋
玉漏迟 春日有怀
石州慢 题玉笙手卷
有客有客在门崔嵬高盖华轩起欲与之语言已叱仆夫回辕 其一
孤鸾 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
破阵子 七夕戏咏
九日书似北山上人
伍牧
寄成居竹黄舜臣 其一
监中暮归
寒漏明次韵王子常
大军下济南
歙汪希仲罕代自雄新二州还都话其风土为赋
成居竹有书报甥傅君亮至扬州言其家与外表舅吴仲益及妇家二叔学生 ...
闰九月游钱塘南屏诸山
送宋本礼部状元调选还京
次倪元镇张伯雨锡山倡和之什
送彭大年真人祀东海东岳东镇
后出军五首 其四
游天竺寺 其二
寄题睢阳张文照存斋
送述古彭大年真人
二月望日湖上值风
谒金门 酒后偶忆
题桐庐凤山寺僧道大鹭雪轩
上元宿通州杨原诚寓宅
春日怀柯敬仲博士
东风第一枝 忆梅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 其十一 岳心亭
鉴堂上人招余游慧山行舟不成往因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