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翥
旅寓丹房夜,高城乍绝钟。蜡花烧烛短,乳面泼茶浓。
山豁三更月,秋添四壁蛩。殷勤老贞士,清话得从容。
前出军五首 其二
锻铁作佩刀,磨石为箭镞。磨军把辕门,前竖十丈纛。
朝上芦沟桥,夕次泃河曲。超乘既誇勇,骋马复齐足。
男儿不封侯,百年同视肉。
次石门驿
投老复行役,江湖秋兴悲。舣舟黄落处,欹枕黑甜时。
燕闰归何晚,鸥晴浴故迟。不妨无事饮,聊遣有情痴。
太古楼为豫章傅道士题
羽客栖玄紫极宫,楼居三景自玲珑。游云宛在洪荒世,探道元居恍惚中。
窗白夜生南浦月,帘高时卷上江风。如何宴坐忘机者,千劫尘缘一息空。
望江
寒潮已退大江空,不见来鸥与去鸿。半岭綵霞缠落日,一川红树照西风。
鲁连蹈海英灵远,王粲登楼感慨同。径欲投竿会稽石,得鱼为饱浙河东。
怀天目山处士张一无二首 其二
僧舍蜂腰缀,君居第几间。池冰寒挂瀑,云雪白藏山。
未得抛尘网,相从出死关。东冈幻住塔,礼罢几时还。
闰九月游钱塘南屏诸山
山僧领客兴何长,慧日峰何俯大荒。旧俗尚传三令节,人生难遇两重阳。
丹枫换叶随秋老,黄菊留花过闰香。更与摩崖访陈迹,西风吹冷薜萝裳。
东风第一枝 忆梅
梅雪斋为紫霄宫杨逢宾题
雪树生香满佩巾,紫霄最佩集仙真。苔荒鹤迹浑无路,花暗笙声不见人。
瑶圃月寒通白晓,丹台云暖驻长春。莫教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问津。
题王蕺隐画山水
额黄销尽玉婵娟,翠袖凝愁倚暮烟。旧日汉宫三十六,更无秋露泣铜仙。
秋日独行便上偶至清修寺
溪南野寺幽,巾舄偶相求。古道多黄叶,残僧半白头。
远村高鸟暮,灌木乱蝉秋。此地茅堪剪,吾将卜隐丘。
送蒙古僧印空岩黄龙寺 其二
古刹西江外,师居最上方。山神出护法,天女下焚香。
久客霜髭满,归舟云树长。秋期到天目,容我借禅床。
唐多令 寄意箜篌曲
丹凤吟 幺凤
题赵文敏公画马
君不见汉家将军求善马,战骨纵横血流野。归来作歌荐宗庙,宁悲鬼哭宛城下。
何如圣代德所怀,入献磊落皆龙媒。右牵者谁鬈者偲,万里知自宛沙来。
眼光镜悬蹄腕促,老奚识性仍善牧。时巡之外游幸稀,饱秣原头春苜蓿。
吴兴学士艺绝伦,妙处直似曹将军。只今有马无此笔,谁与写之传世人。
为君甘老驽骀群。
洞仙歌 辛巳岁燕城初度
玉蝴蝶 春梦
谒金门 酒后偶忆
送崔让士良都事江淮行省
时平久不脩武备,一旦盗贼起跳踉。南窥荆邓北徐汝,红巾直来据武昌。
摧城破壁官吏走,九江太守能死守。赤眉铜马终殄除,此贼游魂
文昌楼望月时家已归浙上
今夜溪楼月,登临倍惘然。电光何处雨,风色欲秋天。
历历灯缘岸,依依笛起船。江湖归路渺,回首白鸥前。
送郑喧宣伯赴赤那思山大斡耳朵儒学教授四首 其三
野散千军帐,云横万里川。寒多雨是雪,日近海为天。
黑黍供甘酿,黄羊饱割鲜。广文但少客,宁虑坐无毡。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478篇诗文
木兰花慢 题红犀扇面
怀天目山处士张一无二首 其一
风流子 赏筝妓崔爱
天香室为四明定水复见心禅师赋
岁晏奇寒
沁园春 次韵李元之听董氏双弦
给事以马乳贶就索诗
溪居山水小景二首 其二
多丽 西湖泛舟,夕归施成大席上,以晚山青
次韵题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隐
中秋望亭驿对月代祀北还
清明日大风雨
啖笋
六州歌头 孤山寻梅
游天竺寺 其二
满江红 次韵耶律舜中樟亭观潮
江神子 吴门席上,罗生求赋
上都从驾幸东凉亭
上除日南山莲社期忏偕伯清昆季还饮南园
雪中梁师孟叔原饷浑酒小饮閒窗偶成一章
踏莎行·芳草平沙
忆广陵旧事
寄题睢阳张文照存斋
题冯士启士可藏书堂
朱翁子负薪卷
次倪元镇张伯雨锡山倡和之什
后出军五首 其一
正一冲和宫杨弘道以虞学士诗求和 其二
题述律万户澹乐轩
游万松庵
寄见心上人次韵 其一
寄云门僧若邪溪兼题其松风阁二首 其一
清明日到陈庄
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 其一 耕田
行香子 止酒五首
四明寓居即事
金缕词 送王季境还广陵
上清薛茂弘虞内翰以鹤斋号之为赋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其四
送张惟善使还上清宫
题林若拙画孤山图
玄圃为上清道士周静脩题
春日偕监中士友游南城
送道士张一无还安仁省亲
渔家傲 舟行自西溪至秦川,荷花一望,百里
壶洲为上清张道士题
秦淮晚眺
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其一
识趣斋为山阴魏仲远赋
马通薪
寄题钦惟心山房三首
绿玉连环歌为邢从周典簿作
张师夔为郭子静作终南山色因题
好事近 寒夜
伯青邀予至青芝坞汎湖暮归
人雁吟 其二
雨中次黄岩驿
云台真馆为上清周用章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