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镃
欢意千年孰与齐,恰如稚子候门时。八旬半载争多少,匹似渊明已较迟。
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二
清晓溟濛雨气浓,出关晴色便葱茏。层云特为诗人喜,添起山头四五峰。
立春日园梅未花书呈尤检正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其三
甲子峰高正属连,白云腾涌似炉烟。群仙若讶归来晚,只蹑云根上碧天。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八
撑傍羹鱼宋媪家,绿荷裹饭荐匏瓜。玄真受用非随俗,尚欠风前雨笠斜。
五用前韵咏丹桂花
池上木芙蓉欲开述兴二首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其十
别开庭院近莲塘,油榭栏干小扇窗。更取梅花瓶内插,放教清梦月横江。
清晕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 其三
山头藤断空垂子,亭下泉荒不满池。老衲坐来知敬客,南音犹记鬼仙诗。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九
高峰南北两浮图,桂隐相看四载馀。休怪出关犹从我,有诗处处是侬居。
再游
潘茂洪借屋地主催起仆以山园暂假寓泊书两诗
尤丈京丈和篇涅对四用前韵为谢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
诚斋三用韵因更和呈以坚顾临之约
不比先贤傲竹林,鸣驺许竹径蓬深。瑰词走送惊联璧,钝思追酬漫注金。
岩底幽人矜社瓮,闺中幼妇感秋砧。何如醉袖淋漓墨,一笑人间百虑沉。
甲辰仲冬八日元衡携两诗过访及归次韵酬送后篇兼寄张武子 其二
合处畴能證不疑,吾宗神秀岁寒姿。无书寄便今犹懒,说似应须倩老师。
甲辰仲冬八日元衡携两诗过访及归次韵酬送后
园中口占二首
雪晴希稷次韵再赋为答
冻蘖归禽易辨巢,烛龙分耀入堂坳。长须喜戒锄荒圃,小队閒思猎近郊。
坐许刚筠全直节,行看弱柳发新苞。僧炉遥想煨松柮,犬逐应门认客敲。
石污尊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南湖书事五首 其三
杂兴三十九首 其三
过凤山高氏以榴实荐酒
谒丛霄馆
陆严州赴召喜成三诗 其一
立春日访梅裴氏园
水调歌头 项平甫大卿索赋武昌凯歌
送喻叔奇工部知括苍二首
谒丛霄馆 其二
相士陈邦彦觅诗
岁旦立春
南湖二亭落成各书长句一首
送酒诚斋将以五字
次韵京口叔祖见寄四首 其一
正月初四日听新乐成绝句 其二
得巨笋三尺围送王叔兴
记雪三首
杂兴三十九首 其十五
送马舍人赴建康军幕
游新市赵侍郎园
重过凤山高氏
表兄刘东玉提干挽诗二首 其一
记雪三首 其一
玉照堂梅花飘落如雪
鸥渚亭次韵茂洪西湖三诗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 其二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 其二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其二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其一
暂归桂隐杂书四首 其一
渭川猎
题圆觉寺跳珠轩
南湖赋冬青花四首
九月梅花
题瑞香花扇
次韵京口叔祖见寄四首 其二
送吴季行监丞知简州
前后植木犀楼上有月台尽见诸山
园步杂兴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其二
题禹庙二首 其一
忆南湖
次韵茂洪觅蜡梅
杨伯时李子永潘茂洪同游安福寺诗
游韩氏园有客先归
分韵赋薝卜得松字
自安福过真珠园梅坡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其一
程尧仲以杨秘监所赠诗见示因走笔次韵约观园中桂花
喜杨诚斋赴召
次韵叔祖阁学秋兴
贺新郎 次辛稼轩韵寄呈
送京仲次对制帅四川
圣井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