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镃
山堂初展称婆娑,曲径移栽杂树多。应是我翁归舍后,便登繁要亦来过。
以道学谕凤口有感诗写物记事备极词情不容继
寓舍听雨忆园中梅花
听莺亭
夜闻渔歌
时贤有爵高名重而不自由者再念閒居这可乐为
王荆文公有客至当饮酒篇姜邦杰广其意赋诗见
天声馆
送京仲远次对制帅四川 其三
贱子夫谁问,鸣驺屡水湄。自因闲肯顾,不是佞求知。
山槛清持茗,花蹊笑说诗。雨风今送别,悽断湿旌旗。
暂住新市行次谢村二首 其二
推窗面面得凉多,陂泺风翻渴水荷。人语忽惊群鹜起,隔芦知是小船过。
龙井山主送腊梅
风落松钗满涧桥,野蜂移蜜上枯条。道人参得山中语,不是涂黄一样娇。
榜书轩曰景白以炉香事乐天像因题律诗六韵其上
贤如文正及文忠,迂叟东文尽学公。自愿人才虽太远,仰希閒乐或相同。
墅邱寺观游须遍,台榭舟桥乐未穷。酩酊酒
以洞庭橘寄杨秘监
连日雪未能多曾无逸见惠二首遵欧苏律禁体物语及用故事走笔次韵 ...
鹊冻听无语,鸥饥望不飞。纵饶居士爱,亦自到园稀。
入幕灯生晕,飘池水长肥。何能巧模写,吟思欠幽微。
醉后偶书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四十二 心足寮
闻道华胥国,依稀似醉乡。近来参得透,睡稳不因床。
宿上湖
纳凉至夜深
园中口占二首 其一
荇带荷钱渐满池,吹香隔岸尽荼蘼。潜鱼忽掷金梭起,补足今朝未了诗。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
张以道归自甬东先饷土物两诗为谢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三首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马贲以画花竹名政宣间其孙远得贲用笔意人物山水皆极其能余尝令图 ...
次韵王耘之秋兴二首 其二
鸥渚亭次韵茂洪西湖三诗 其三
之官离桂隐
分韵赋散水花得盐字 其一
寄春膏笺与何同叔监簿因成古体
南湖赋冬青花四首 其一
名新酿曰白鸥波以一尊送佑圣观刘高士
南湖书事五首 其三
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
桥廊上作 其一
陆严州赴召喜成三诗 其一
携得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
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隐近事奉寄二首
有怀新筠州扬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
雪晴希稷次韵再赋为答
次韵叔祖阁学秋兴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六 竹桥
曲廊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
南湖夕泛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十五 真如轩
次韵茂洪觅蜡梅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一
玉照堂梅花飘落如雪
重过凤山高氏
閒课
堂中安奉高宗寿皇今上御书碑
送马舍人赴建康军幕
谒丛霄馆
舟过良渚
王荆文公有客至当饮酒篇姜邦杰广其意赋诗见示有云有客固当饮无客 ...
忆南湖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二
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
以道次韵因再和二首 其二
读仙书
甲辰仲冬八日元衡携两诗过访及归次韵酬送后篇兼寄张武子 其二
咏千叶缃梅 其四
行次季村
夏日南湖汎舟因过琼华园六首 其五
五用前韵咏丹桂花
次叔祖阁学暑中过清寒堂韵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侵晨飞霰薄暮雪未成
好事近 拥绣堂看天花
挽叔祖户部侍郎诗四首 其三
衰疾几半月梅事已空杏花亦烂熳矣忽往一观成古诗三十韵
过红城子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七 云外亭
夜饮呈叶司户 其一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
三月十四夜观月思南湖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四 听莺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