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子翼
地阔炊烟集,年登米价轻。不知宽一分,犹似枉平生。
登柏山白水湖山舍四首 其三
清游移白昼,翘首见龙窝。骤雨云雷合,晴江鱼鸟多。
长杯还自遣,短铗不须歌。凭眺金台近,江门未挂蓑。
热水亭
列岫层悬戟,温泉决溜渠。山川潴异气,天地此洪炉。
溥博心源阔,炎凉世味殊。冱寒堪煖浴,万里慰征途。
林介石送磁莲盆喜赋二首 其一
衡门尽日抱清虚,日午犹翻种树书。从此盆荷开夏日,侬怀惟有葛天如。
明远楼宴文学李半沙博士王雪溪用楼字韵
坐宴独当午,舒怀共上楼。万山收伏暑,一叶报初秋。
海宇晴烟阔,乾坤翠黛浮。村舂藜径小,江畛麦云稠。
井灶千家晓,闉阇百雉收。东岩藏宿雨,北固隔龙湫。
瀑布飞千尺,芙蓉插九州。剑峰摩碣石,沧海揖之罘。
花下琴耽鹿,林间吹傍牛。帘栊风色定,燕雀羽毛修。
楚客能歌铗,秦生本姓侯。看云移白昼,舒啸付沧洲。
句向凭栏得,杯为知己酬。赏心多款曲,信美竟淹留。
谈笑庾公月,江湖范老忧。踟蹰共回首,伤思仲宣俦。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六
枫叶藏蛋雨,春江作画图。谷回诸径浅,天远数峰孤。
送陈仰坡景仁昆季八首 其一
君家赐姓自姚虞,上舍学生上谏书。世系绵绵昌海岱,英声济济动乡闾。
三水即事
城郭晓烟人避户,沙湾浅水客停舟。秋毫难道浑无犯,烽火惊心说未休。
陆川六景 其二 分水清环
云气秋深薄鹭汀,春风岸鹭拂沙明。山从穿石分源迥,水入空江到海清。
九曲菁茭诸派合,三台楼阁远峰迎。粤南到此真形胜,如带关河拱帝京。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四
连封多沃土,跨海尽渔家。挂月榔椰影,映山桐刺花。
候仰坡不至偶成
抱病山斋坐夕曛,前林归鸟暂催群。霜天薄暮堆红叶,霞气冲寒散绮文。
花径暝收藏谷雨,笛声吹断隔溪云。六壬笑问占星者,何事归骖屡误君。
寓建江月夜闻笛有怀甘文峰
隔邻风度入帘声,午夜堪怜月色清。杨柳翩翩回海岱,梅花历历动江城。
青衿咫尺何千里,碧浪三秋是五更。欲尽曲中无限意,须缘歌扇再班荆。
迎柏山
柴门日日倚云开,风落霜榕点径苔。山带寒烟含雨过,畦连秋水挟鸥来。
谈玄正讶杨雄阁,觅句须怜子建才。花下久悬高士榻,遥听车马到蒿莱。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四
充闾喜气按歌长,江上歌声皆绕梁。渺渺轻舟追范蠡,徐徐云雨赋高唐。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一
汉家获鼎已名年,宝篆羌传出海边。柱下金环君信不,有文掌上尚依然。
蚬冈舟中用姚侍御韵书怀二首 其二
江山盘郁壮,世路感怀增。旅憩云为席,滩明月是灯。
东瞻天五尺,南跨岭千层。夜色看牛斗,分明剑气蒸。
寒雨二首 其一
寒雨苦不止,同云满太虚。漓漓花易绽,脉脉岁将除。
烹茗徐添火,扃门懒着书。有怀多昼寐,凄寂欲何如。
送陈仰坡景仁昆季八首 其六
横经彻夜多程石,草阁从人数问奇。满座春风来玉案,一天时雨下莲池。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一
峰头云树微,竹里榔阴密。牛背走儿童,村庄谁第一。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二
燕语青春深,花飞白日静。村舂细雨来,别业开三径。
文学莫志完见邀裁谢
雨蒸时序入新秋,美尽东南箭并投。清世谁怜陶处士,宦情曾是晋风流。
绿蓑正稳玄真子,绛帐先推古建州。珍重庙廊须远略,勋阶兼为故人酬。
张子翼
张子翼(一五二七——?),字汝临,号事轩。琼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亚魁。授武昌县教谕,升广西陆川知县。在任五年,祀名宦。归田后闭门课子,与海瑞、王弘诲诗简往来,传为韵事。有《事轩摘稿》。《海南丛书》第五册有传。张子翼诗,以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书局印行之《海南丛书》第五册《张事轩摘稿》为底本,校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所录张子翼诗。► 138篇诗文
建江阻涨
江亭饯别四首送太史王忠铭北上 其三
登竹峰员墩书馆
李南薰见访
谒柏山途述
初秋经莫东山旧宅
寄齐兰野三首 其一
登王文铭高明楼四景 其一 春景
孔释抱送图送王忠铭
迎春即事
陆川六景 其五 西凤朝阳
自良山中
题滨隐孔雀牡丹图
登柏山白水湖山舍四首 其二
送陈仰坡景仁昆季八首 其四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五
再寄迎川
寒雨二首 其二
登王文铭高明楼四景 其四 冬景
夜席书美人便面 其一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二
鱼不食四首送柏山 其一
寄唐一轩
三水即事 其二
九日旅怀
鱼不食四首送柏山 其三
程易轩八景回文
寄钱洞浔
携琴访友图
龙窝雨途即事寄迎川肖阳五首 其二
龙窝雨途即事寄迎川肖阳五首 其一
林介石送磁莲盆喜赋二首 其二
与云静野钟冲宇同携用扇韵
遗表叔冯石塘县尉二首 其一
九鹚莲图
黄汝钦宅上
与医士蒋南山夜话
和喻可寄黄有才不遇韵
梧州喜报家君至陆川
七夕会仰坡不果书怀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十
建江阻雨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三
依太司成忠铭韵哭伯丈孝铭暨孺子莫氏
夏日沈石圃云静野邢文台陈仰坡夜宴石圃分韵二首 其二
盆梅忽抽长故寻许始华喜而赋之
柏山刘工部送已上人韵次之
陆川六景 其三 后阳叠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