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七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七

明代 张子翼

草堂四壁绕图书,杖倚松风曳短裾。解组赋归生事足,老怀惟有葛天如。

诗人张子翼的古诗

枯椰先祖移居,植椰成林。经八十馀载,仅存其四。今秋忽枯二株, ...

明代 张子翼

酒树天涯种,经秋拥荜门。松筠推玉液,风雨妒孤根。

垂老肝肠折,先人手泽存。东园山月吐,犹忆挂梢痕。

江亭饯别四首送太史王忠铭北上 其三

明代 张子翼

建水青灯惜此筵,偶从种玉倚良缘。乡关物色看儿女,朝野声名附简篇。

春兴暂随歌管细,离怀多向暮云牵。山人旧亦云霄侣,遥逐旌期到日边。

送林琴士

明代 张子翼

江上携君理素琴,广陵犹似振遗音。江山未断乡关梦,琼海谁倾夜雨心。

对月有缘时中酒,看花无偶独沉吟。临风莫唱阳关曲,云树迢迢隔远林。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一

明代 张子翼

峰头云树微,竹里榔阴密。牛背走儿童,村庄谁第一。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六

明代 张子翼

清澜海上绿于云,阁上看云坐夕曛。炯炯辰星劳望气,彬彬诗礼萃人文。

龙窝雨途即事寄迎川肖阳五首 其四

明代 张子翼

径黑泥偏滑,人疲路更遥。冲寒谁唤酒,出险渐停桡。

雪兴无明月,诗怀减灞桥。相携喜儿辈,昏暮屡相招。

登王文铭高明楼四景 其二 夏景

明代 张子翼

海天时序入南讹,避暑宾朋取次过。江上闉阍耽昼永,空中楼阁受风多。

傍花玉笛回杨柳,倚槛卿云袭芰荷。梅雨初黄蒲泛白,援琴迟听有虞歌。

蚬冈舟中用姚侍御韵书怀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子翼

江山盘郁壮,世路感怀增。旅憩云为席,滩明月是灯。

东瞻天五尺,南跨岭千层。夜色看牛斗,分明剑气蒸。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六

明代 张子翼

枫叶藏蛋雨,春江作画图。谷回诸径浅,天远数峰孤。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子翼

老去诗篇次第裁,兴来鱼第莫相猜。谷盘徐有松花落,径远惟宜隐者来。

叩角有时歌白石,看花随意踏苍苔。莫将转盼论陈迹,百岁相看能几回。

登柏山白水湖山舍四首 其一

明代 张子翼

望气开新麓,诛茅结草窝。水从方丈落,山似若耶多。

白发呦呦侣,青尊浩浩歌。洞门无俗事,长日挂鱼蓑。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十

明代 张子翼

地阔炊烟集,年登米价轻。不知宽一分,犹似枉平生。

窦家道中

明代 张子翼

石城石磴何崔嵬,宦辙凌崔费卷帏。峻礕临江开径小,弧村带垒聚民稀。

苍茫渔船含秋雨,窈渺禽声入翠微。谁叱王阳经九折,错分忠与孝相违。

送张古豪归瓯宁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子翼

南建旬宣最有声,尊开江阁志澄清。民情不啻碑羊叔,宦况何如传贾生。

自古随珠曾按剑,于今郑谷且逃名。感君世事堪惆怅,肯为清流便濯缨。

华堂天晓歌为年丈居泉诞子作 其五

明代 张子翼

百年事业此悬弧,倚席弹冠更献图。欲比荀家齐淑爽,先于屏上指之无。

程易轩八景回文

明代 张子翼

窗绮绿荷凉午夏,几遥青午护前楹。双双鹭宿晴林翠,叠叠峰回晚树青。

腔转笛声儿隔陇,水随花泛客交觥。江摇白藻分鱼跃,野遍黄云晓种粳。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八

明代 张子翼

天籁凉生竹,山鸠鸣向人。偶逢社日鼓,识破陇头春。

登王文铭高明楼四景 其四 冬景

明代 张子翼

海上琼楼碧透纱,当炉扫叶细烹茶。秦陶不数荆王被,党妓无论太尉家。

最喜冲寒无俗客,更欣索笑有梅花。山人自是山阴侣,访戴乘流兴未涯。

宜章与大尹陈前峰邑博冯西郭游艮岩

明代 张子翼

怪石通山骨,幽岩泻玉泉。扪萝深撷翠,烧烛细寻涓。

法雨垂如线,崖花笑欲然。云根浑不动,钟乳渺难骞。

古木千章集,金城百雉连。远冈迎剑戟,活水下郊埏。

六月疑无暑,诸峰别有天。客杯时泛白,僧定欲钩玄。

漏远孤钟应,声幽一鸟传。号林无定鹿,落树有惊蝉。

湘泽遥联楚,关河尽拱燕。我来访神秘,谢屐任轻便。

兴倚三春足,閒偷半日缘。日迟风荏苒,道夹柳连绵。

宓父携春菜,湖苏入绮筵。闾阎还揖让,桃李尽芳妍。

雅况须拚酒,公馀日弄弦。谷神如有待,兴溢谩濡笺。

代友人送别

明代 张子翼

送子别江浒,江迥云浮浮。岂无别离酒,思子不能酬。

岸北归蕉笛,三弄山之幽。有怀正萧瑟,何日慰淹留。

张子翼

张子翼

张子翼(一五二七——?),字汝临,号事轩。琼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亚魁。授武昌县教谕,升广西陆川知县。在任五年,祀名宦。归田后闭门课子,与海瑞、王弘诲诗简往来,传为韵事。有《事轩摘稿》。《海南丛书》第五册有传。张子翼诗,以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书局印行之《海南丛书》第五册《张事轩摘稿》为底本,校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所录张子翼诗。► 13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