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纪旧游

纪旧游

元代 赵孟頫

二月江南莺乱飞,百花满树柳依依。
落红无数迷歌扇,嫩绿多情妒舞衣。
金鸭焚香川上暝,画船挝鼓月中归。
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

诗人赵孟頫的古诗

送吴礼部奉旨诣彭湖

元代 赵孟頫

为国建长策,此行非偶然。止戈方见武,入海不求仙。

朱绂为郎日,金符出使年。早归承圣渥,图像上凌烟。

次韵帅初

元代 赵孟頫

吴越相望三十年,相逢意气共翩翩。长歌白石徒为尔,远访丹砂亦偶然。

海气昏昏云拂地,江风飒飒雨连天。他时别后相思处,欲问山阴雪后船。

九月八日雨中闷坐和荅仇仁父张季野

元代 赵孟頫

容居破屋苦秋雨,黑潦侵阶灶欲沉。青蕊明朝不堪摘,谁能载酒慰幽心。

岁莫和刚父杂诗四首 其三

元代 赵孟頫

惊飙吹白日,流光忽蹉跎。登山采众芳,荆蓁一何多。

迷途幸未远,回车且委蛇。黄鹄志四海,雀鴳将如何。

题所画梅竹幽兰水仙赠鹤皋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千树瑶芳压水湄,西湖风月鬓成丝。江南春色今何似,赖有高人把一枝。

赠脱帖木儿总管

元代 赵孟頫

将军铁马拥雕弓,壮岁分符镇越中。山水多情留贺监,儿童拍手爱山公。

紫髯似戟君犹健,白发如丝我巳翁。悦礼敦诗殊不忝,看君真有古人风。

题商德符学士桃源春晓图

元代 赵孟頫

宿云初散青山湿,落红缤纷溪水急。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绿萝。

绿萝摇烟挂绝壁,飞流淙下三千尺。瑶草离离满涧阿,长松落落凌空碧。

鸡鸣犬吠自成村,居人至老不相识。瀛洲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

何处有山如此图,移家欲向山中住。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二十四 十二月

元代 赵孟頫

忽忽岁将尽,人事可稍休。人风吹桑林,日夕声飕飗。

墙南地不冻,垦掘为坑沟。斫桑埋其中,明年芽早抽。

是月浴蚕种,自古相传流。蚕出易脱壳,丝纩亦倍收。

及时不努力,知有来岁否。手冻不足惜,冀免号人忧。

次韵西云长老赠周仲和

元代 赵孟頫

江南春水碧於天,白鸟沧洲兴渺然。刺绣可能如倚市,力田终不似逢年。

几因莼菜怀张翰,欲把丹砂访稚川。才力如君强健在,不妨沽酒醉花前。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 其九 玉像龛

元代 赵孟頫

我有紫虚像,白玉雕琢成。贡之华阳天,万年期降灵。

题息斋竹

元代 赵孟頫

李侯写竹有清气,满纸墨光浮翠筠。萧郎已远丹渊死,欲写此君惟此人。

卢彦威用韵见赠亦复次韵

元代 赵孟頫

东篱紫菊露方浓,西舍黄粱夜自舂。
蕙帐夜空玄鹤怨,松门无锁白云封。
图书老去心犹在,朝市重来意转慵。
岂有高情齐隐逸,政缘多病已龙钟。

水龙吟 题箫史图

元代 赵孟頫

倚天百尺高台,雕檐画栋台云表。夜静无尘,秋魂万里,月明如扫。

谁凭栏干,玉箫声起,乘鸾人到。信情缘有自,何须更说,姮娥空老。

我将醉眼摩挲,是谁人丹青图巧。为惜秦姬,堪怜箫史,写成烦恼。

万古风流,传芳至此,交人倾倒。问双星有会,一年一度,那知清晓。

奉和本斋先生首夏即事

元代 赵孟頫

天道虽不言,坐觉四时行。蔼蔼庭前阴,烨烨枝上荣。

閒居有真趣,曲肱寄馀情。仰视浮云翔,俯聆时鸟鸣。

道胜心自怡,松乔可齐龄。惜哉无旨酒,为公称兕觥。

春日送廉访监司赴都

元代 赵孟頫

春回北斗转招摇,使节迎春上九霄。官道柔杨有生意,私田细麦长新苗。

东风河水冰初泮,迟日沙堤雪易销。入觐彤廷元会毕,衮衣留相圣明朝。

挽道士危功远

元代 赵孟頫

处世纷纷一梦同,觉来虚室已成空。药垆丹灶尘埃里,羽节琼轮杳霭中。

素壁尚明秋馆月,青松犹引夜窗风。仙家自有逍遥趣,不用悲哀哭断蓬。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 其二十一 风洞

元代 赵孟頫

石壁何空洞,中有风泠然。安知列御寇,不向此中仙。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 其一 菌山

元代 赵孟頫

结苑依菌山,焚香候芝盖。真灵幸悯我,冠佩时来会。

本斋先生挽诗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昔我先君子,交游半老儒。词林宗匠在,制阃辅臣须。

晚节风尘际,闲居岁月徂。谬称诗赋善,深痛典刑无。

次韵舜举春日感兴

元代 赵孟頫

沙头春日已喧妍,细柳新喧色共鲜。世事底须求分外,人生何物胜尊前。

飞花冉冉催华发,宿草青青失古阡。回首旧欢如梦过,不知今日是何年!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39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