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遗训素谆谆,先生冢尚新。门风竞兰玉,乡誉动簪绅。
户牖宵排烛,琴书昼拂尘。子孙为学盛,宜有起家人。
送五弟得替赴阙
三载神泉绩大成,交章使者荐能名。朝廷方且求人切,未可图閒学老兄。
次前人越州鹿鸣宴
郡国秋闱吁俊辰,行修经治以名闻。芳筵缥缈开三岛,大乐諠名彻五云。
高桂折香期月窟,祥星垂彩应天文。集英唱第麻衣脱,得志无忘贤使君。
次韵前人长至有怀二首 其一
诗美皇皇使者风,礼修戎馆致雍容。去年佳节辽东会,此日新阳湖上逢。
谢赐飞白御书晏群玉殿
朝野欢和际,君臣恺乐时。圣谟天地久,睿藻日星垂。
内閤群编启,灵函众宝披。光华颁帝翰,密勿宠官师。
雨露神毫洒,风云上意绥。翱翔转鸾凤,夭矫奋龙螭。
侍宴聆清问,衔杯拱睟仪。御香蒙领袖,和气入肝脾。
言念宸恩重,曾非贱士遗。天颜瞻咫尺,臣职愧箴规。
补阙难言衮,倾心窃比葵。养贤兼养正,所愿易求颐。
新到睦州五首 观风阁
一凭栏望意无穷,民屋连云叠嶂中。微术可令民不疚,有惭兹阁号观风。
酬杨鸿渐察判见寄
进不惊人退不藏,朅来士术惠殊乡。疏馀益信琴多乐,拙甚方虞锦重伤。
顾我未能精俗事,感公偏遗好诗章。怀间得胜千金直,莫谓无人识夜光。
次韵吴中复龙图题长桥铺
山东去蜀右,不惮客程遥。酒酌杯中醁,琴携爨下焦。
故人题大笔,佳句刻长桥。快读离怀解,如冰暖日消。
送姚源道郎中赴阙
我念同僚遽解携,赠言如古漫成诗。二年别乘临岐日,八月登槎上汉时。
莫阻十分斟酿蚁,不须三叹听歌骊。还朝宠数应非次,神圣方今大有为。
送黄贲赴渭州机宜
我愧非才敢赠言,告新今幸接英躔。炎威满路千山去,和气流民百口传。
就捧丝纶天子命,到参帷幄主人贤。前筹要使边陲静,报德铭功愿两全。
十八男㞦太仆寺丞生日
宠数亲承咫尺颜,清修虔命似居山。欲知不老个中事,应向如今悟八还。
成都转运翠锦亭
群木依亭翠锦开,主人吟燕日徘徊。青帏照坐初疑染,绀障铺檐不是裁。
蚁酌对倾金斝满,鸭头前引五溪来。劝公勿用迟留赏,早暮须贤即召回。
杭州八咏 其八 介亭
介亭群石似飞来,深插云林两两排。占得群峰最高地,翠姿何处有尘霾。
杭州八咏 其二 中和堂
老来重守凤凰城,千里人心岂易平。乐职古贤形颂叹,中和诗不为虚名。
送周古尉武康
少时来访武夷峰,学业优殊志气雄。今我老归公始仕,神仙宫在水晶宫。
次韵吴龙图别后言怀
言念朋游二纪间,离樽前对鬓丝斑。告新剑外皆遗爱,道旧台中共解颜。
我固无辞来蜀国,公闻有命镇秦关。西东接畛三千里,莫厌诗筒数往还。
杭州八咏 其四 虚白堂
松萝潇洒似居山,宾退公馀半是閒。谁谓乐天虚白意,只传诗句落人间。
别后寄表弟李定
之官虽异数,行棹欲同仙。忽觉清风远,因惊俗累牵。
子留书得后,我愧约乖前。境上依依过,江南水拍天。
寒食郊园即事
城郭青烟散,郊园彩日长。斗鸡红锦翅,游骑紫丝缰。
有蝶俱含粉,无人不惜芳。尽拚花下饮,归去醉成乡。
答江钺都官见招
风波岐路益驰奔,疏静嗟谁得似君。乐矣夜觞西岭月,傲然秋钓北溪云。
诗章有趣为千首,利禄无心顾一分。鸡黍辱招来慰意,俗拘何计入兰薰。
寄前人二首 其二
古祠曾记祷灵神,旱雨滂沱救越人。大禹恩深无以报,我惟朝夕退藏身。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武林言怀寄程给事
游青城山
送蜀倅杨瑜东归
和勉三兄
谒广慈大师诗颂 其一
赠别周元忠秀才
次韵苏采游学射山
次程师孟正议题神照大师养志堂
次韵孙直言正旦马上有感
渔父五首 其四
禹穴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
得守虔州过乡邦赠别衢州太守高赋同年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三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九
赠琴台僧正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邃亭
题运判霍交瞻岷阁
己未岁除言怀示诸弟侄子孙二首 其二
少师自南都见访为诗以谢
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一
寄程汝玉秀才
赠禅僧二首 其二
游戒珠寺悼右军故宅
寄谢云安知军王端屯田
客舟夜雨
登真岩
隐真洞
闻岭外寇梗
题杭州双竹寺
游元积之龙图江湖堂
赠濮阳高蒙处士
渔父五首 其二
和二苏题白鹤观二首 其二
题叶坂梁氏南斋
重游龙井
赠五岳观王道士二首 其二
退居十咏 其三 放鱼
过严陵呈前人
纪雨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妙乐庵
成都西楼
升中古柏
次韵前人治西园池馆因怀昔日太守蒋堂侍郎二首 其一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三
和沈太博会春晚归
登龟峰群峰亭
次赵少师叙感叹老
留题剑门东园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望秦楼
次韵前人见赠
次韵程给事见怀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一
题五丈原二寄木
送张闻职方归江原
览先祖太傅留题国清寺继和
次韵见和
登越州新昌石佛阁
寄处州太守徐大夫
信笔示诸弟侄子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