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得谢殊狂客,无言愧净名。心观潭月白,梵听海潮声。
晓色开华顶,秋晖照赤城。公诗播人口,冰玉未为清。
登真岩
殿阁凌空锁翠岚,雪晴春色在松杉。芝骈羽驾归何处,留得双乌宿旧岩。
送韩丞相琦出镇陜右
羌狄方怀德,朝家正右文。边城轻举动,天子为忧勤。
公位三朝轻,威名万里闻。聊烦镇西夏,尽得护诸军。
赐第仍开燕,传觞命极醺。陜民如望旱,一雨压尘氛。
送前人还都
蜀道将输茂绩成,远人安靖岁丰盈。发施号令岷山峻,除去贪婪锦水清。
一旦赐环来日下,九秋乘驿度云程。朝廷礼盛荣归好,亲见吾皇讲太平。
岳麓寺
古木与云齐,门前百丈梯。我来烦想涤,疑是过灵溪。
题张果老洞
洞老寿松椿,高名古绝群。乱山泉㶁㶁,举世事纷纷。
使者持丹诏,先生卧白云。方今莫招隐,君德正华勋。
劝成都府学诸生
学初心勿动华纷,须念文翁昔日勤。事业直教名不朽,声猷堪畏世无闻。
平居乡党终传道,得位朝廷必致君。为语诸生期远到,天衢亨处有青云。
闻杨畋病愈
湖南杨叔武,消息有人传。连岁征蛮徼,经秋卧瘴烟。
为时天未丧,勿药病还痊。云水溶溶去,凭诗寄此篇。
次韵徐师回殿丞捧诏亭听琴
讼缿无哗去访真,并游僚友若天伦。庭存列宿仙坛古,堂启先生诏墨新。
膝上挥弦清度曲,席间倾耳静留神。泠泠不断绵绵意,追想南风解愠人。
次韵吴龙图别后言怀
言念朋游二纪间,离樽前对鬓丝斑。告新剑外皆遗爱,道旧台中共解颜。
我固无辞来蜀国,公闻有命镇秦关。西东接畛三千里,莫厌诗筒数往还。
留前人度夏方回南都
宫师弥寿降尊时,顿觉光华满郡扉。况属炎晖初可畏,未逢秋爽莫言归。
山堂酒嫩浮红蚁,石缝茶新碾翠旂。有美望湖风四面,尚留挥汗雨沾衣。
次程师孟正议题神照大师养志堂
报恩堂庑缮完新,养志熙熙镇似春。佛子事馀为孝子,黄金园有白头亲。
致仕后立春偶成
四纪荣涂愧滥巾,圣恩从请幸全身。高斋静有无穷乐,又报元丰第四春。
少师自南都见访为诗以谢
中怀和气祗如春,对酒赓歌莫厌频。半载昔同参国论,十年今长类天伦。
不辞命驾踰千里,应念同心有二人。珍重宗盟恩意厚,岁寒终始见松筠。
题灵峰寺
雁荡林泉天下奇,谢公不到未逢时。碧霄万壑千岩好,今日来游尽得之。
次韵前人题六和寺壁
上方楼殿已幽深,更向诸峰胜处寻。金摆池鱼惊俗眼,琴调山溜写清音。
红芝九本初无种,翠柏千株自有心。众羡宫师康且寿,始知功德积来阴。
登云黄山
云黄绝顶冠峰峦,七佛当时行道坛。天敛积阴千里霁,故令登赏得盘桓。
观宝林院塔偶成
宝山新塔冠山形,心匠经营不日成。突兀插天三百尺,庄严容佛一千名。
下临泉窦灵鳗蛰,上拂云端过雁惊。入境行人十馀里,指浮图认越王城。
次韵前人和许少卿见怀三首 其一
望秦双耸郡楼前,佳气葱葱杂翠烟。太守风流诗力健,湖山无处不成篇。
次韵僧重喜闻琴歌
我昔所宝真雷琴,弦丝轸玉徽黄金。昼横膝上夕抱寝,平生与我为知音。
一朝如扇逢秋舍,而今只有无弦者。无情曲调无情闻,浩浩之中都奏雅。
我默弹兮师寂听,清风之前明月下。子期有耳何处听,自笑家风太潇洒。
闻致政赵少师概入境寄献
我公优暇若神仙,八十高龄众所贤。政府昔同俄一纪,留封今别又三年。
及时和气来吴国,度曲薰风入舜弦。昨日清台应密奏,老人星照浙西天。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缙云玉虚宫
题濯缨亭
渔父五首 其三
和范都官述怀
武林言怀寄程给事
退居十咏 其三 放鱼
次韵楚守孙直言职方见寄
次韵周源屯田祷雨二首 其一
惠
登越州新昌石佛阁
次韵陈经侍御史禁中牡丹
闻雷可喜
答毛章秀才
会燕溪亭示同席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二
又题祠馆
清思堂偶成
和前人有怀二首 其二
寄前人二首 其二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四
答前人喜杭越二守赓唱
次前人越州鹿鸣宴
和淮上喜雪呈贯之
次韵台州姚舜谐见赠二首 其一
寄酬前人
次韵何若谷中隐堂观棋
送任浩朝散赴鄱阳景德镇
男㞦随侍还乡欲回温赠行
正信表询长老
和三兄见寄
题三辅院
题张唐英秘校桂香亭
乌龙山
次韵程给事郡斋即事
题马伏波庙二首 其一
答阆州通判吴师孟职方
次韵何若谷寄提刑蔡挺
寄谢云安知军王端屯田
外弟李定少卿挽诗三首 其二
急帆
杭州八咏 其三 清暑堂
会新都孙直言于成都
次韵周国博不赴重九饮会见寄二首 其一
题张俞壁
送范宪百禄赴阙
和何节判观水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八
有怀前人
初到睦州寄毗陵范御史
次韵楼蓬闻角
次韵前人题曹娥庙二首 其一
送海印长老赴峨眉都僧正二首 其二
题鱼关
陪前人游西湖兼简坐客
应梦游
张公咏
题九仙寺
次韵孔宪蓬莱阁
次韵前人怀阙下偶成三首 其三
次韵吴充学士斋居冬夜书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