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望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望之作

明代 赵迪

陪游禁苑早春前,莺啭春风入绮筵。柳外翠华承日转,花前阁道与天连。

管弦声动千林晓,草木晴浮万井烟。自是宸游多睿藻,子云偏得侍甘泉。

诗人赵迪的古诗

题山水 其四

明代 赵迪

流水人家洞里幽,清猿古木思悠悠。别家几度藤萝月,閒却瑶琴石上秋。

题螺洲林公鲁小景

明代 赵迪

茅屋松扉水畔村,居人殊畔武陵原。草深行径迷归路,花落春潮自到门。

石上暝琴期宿客,林间微月动清猿。不知何处谢端宅,凄绝空江螺女魂。

送王孟扬之京

明代 赵迪

年来知己叹飘零,谁唱离歌复忍听。有恨空江芳草绿,多情落日故山青。

云间征骑频催发,花外流觞祗暂停。秪恐分携愁不极,临风长醉莫教醒。

感怀冬夜

明代 赵迪

穷冬天地闭,积雪暗河关。身世随孤雁,家林隔万山。

江声回积梦,灯影对愁颜。遥夜心千里,萧萧两鬓斑。

鳞次台集宴送马自牧归馆

明代 赵迪

盍簪陟崇台,凭高豁千里。凭樽属离人,年光若流水。

浩浩江海心,悠悠云山意。天空鸟影寒,日落秋声起。

对此渺予怀,悬情自兹始。

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怅然有作寄从弟纡

明代 赵迪

东吴黎庶独何依,景物凄清旧日非。芳草园林人不见,落花门巷燕还飞。

干戈时起风尘暮,烽堠春来戍火微。高卧东山犹未起,洞中花发忆荼薇。

别赠蔡茂

明代 赵迪

少年重豪侠,长向五陵游。醉倚夷门日,歌残易水秋。

猿声烟外树,雁影月边楼。未有苍龙剑,神光射斗牛。

题山水 其三

明代 赵迪

九嶷如黛暮云间,帝子何年去不还。唯有清猿听不尽,潇潇寒雨万重山。

王维桃花行

明代 赵迪

扁舟閒棹武陵曲,落红万点春波绿。乘兴沿流去不穷,夹岸桃花夺人目。

山回溪转入渐深,萦纡几度隔云林。遥看林下人家影,近听村前鸡犬声。

恍然初入如人境,洞里烟萝白日静。兰径春深玉有烟,绮窗昼永花如锦。

惊闻客至复相呼,争迎置酒问何如。初从避地潜来此,自后因家成久居。

苦遭嬴氏行苛法,竟携妻子尘寰别。山中犹着秦衣冠,世上谁知晋年月。

世人那自见山青,青山一径通仙灵。遥连阆苑仙源杳,不见长安战血腥。

归来拟若携家往,祗今灵景知何向。翠壁红泉祗独寻,芝草琅玕应难想。

万壑千峰翠黛浮,多情长忆别来愁。回首空山不可问,惟见桃花逐水流。

登鼓山

明代 赵迪

车从追游到上方,金宫钟上霭林塘。彩云宝地通霄迥,翠壑松涛入海长。

萝径引杯山鸟下,石厨供馔涧泉香。空堂清梵沈沈夕,共听三生色相忘。

西城夜月

明代 赵迪

西城有明月,照彼崇台上。万籁夜沈沈,清光独相向。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望之作

明代 赵迪

陪游禁苑早春前,莺啭春风入绮筵。柳外翠华承日转,花前阁道与天连。

管弦声动千林晓,草木晴浮万井烟。自是宸游多睿藻,子云偏得侍甘泉。

咏散木道人

明代 赵迪

世人尚松柏,郁郁众所奇。斯人有深意,散木宁自期。

顾兹枝叶茂,感彼雨露滋。淹留枳棘聚,弃置空山垂。

工师弗我顾,梁栋匪我思。寂寂青山下,日暮凉风吹。

所以古君子,谦守常自持。

讳日

明代 赵迪

良辰更凄凄,四顾惨不乐。罄欬似有闻,想像犹存若。

眷彼膝下趋,仪容宛如昨。分飞迅如遗,骨肉竟谁托。

茫茫寓太虚,沈沈隔冥漠。终身痛莫伸,五内崩犹割。

旨酒空自陈,九原何由作。履此霜露晨,宁不心如灼。

题山水人物

明代 赵迪

德星堂倚碧山隈,乔木萦纡曲涧回。萝径乱侵红叶满,松扉不掩白云来。

深秋庭发黄金桂,积雨阶生碧玉苔。千嶂停云修竹暝,孤琴候月绮窗开。

夜凉醉倚岩前瀑,香暗唫馀雪后梅。谷口幽期时怅望,辋川佳兴俱徘徊。

溪声梦入寒猿断,鸟影愁将夕磬催。佳句多情追沈谢,閒居有赋胜邹枚。

珠林落景明窗户,翠壁飞花入酒杯。泉石趣幽依枕席,芝兰香霭近樽罍。

鸟声閒对云间榻,林影青浮江上台。即此端居人境外,更须何处问蓬莱。

赋得陶母墓送别

明代 赵迪

剪发待佳宾,陶氏有贤母。孤冢依空山,芳名亘千古。

野花笑春风,山鸟啼寒雨。送君归故乡,因之为延伫。

挽沧洲先生陈景明

明代 赵迪

昨夜德星天上掩,山中闻上太丘亡。可怜幽室重泉闭,无复沧洲嘉兴长。

蕙帐云昏猿鹤怨,萝衣秋冷涧泉伤。元龙雅望知何在,康乐襟期迥不忘。

青草更闻诗思逸,碧山犹想屐痕香。未承鸠杖尊桓季,忽听商山没绮黄。

日永苔枝悬宝剑,夜深寒笛起山阳。每怀载酒寻花径,空忆携琴过草堂。

虚室弦声

明代 赵迪

空斋寂无人,丝桐奏流水。飞絮落寒潭,静逐浮云起。

送陈文叔分教融州

明代 赵迪

别来三载一相逢,百越云山意万重。回雁峰高霜月冷,梦魂犹忆帝城钟。

送林汉孟之温陵

明代 赵迪

年来知己各离群,况是春深又别君。柳色青青芳草绿,停杯凄绝一江云。

赵迪

赵迪

福建惠安人,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以诗名。有《鸣秋集》。► 3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