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王氏节妇

王氏节妇

元代 赵孟頫

夫妇人伦之大者,夫死宁容有二天。矧是簪缨闲姆训,故应诗礼得家传。

何须断耳徒惊俗,只是持身巳自贤。年少寡居今白发,为君重赋柏舟萹。

诗人赵孟頫的古诗

李氏种德斋诗

元代 赵孟頫

一年之计种谷,十年之计种木。百年种德知何事,插架鳞鳞书满屋。

世人责报嗟何速,我自无心徼后福。日中为市百贾闹,竞逐锥刀蛾赴烛。

鬻书之利虽云薄,要令举世沾膏馥。为贤为智皆由此,耕也未必能干禄。

他年种德看成功,远在子孙应可卜。

赠脱帖木儿总管

元代 赵孟頫

将军铁马拥雕弓,壮岁分符镇越中。山水多情留贺监,儿童拍手爱山公。

紫髯似戟君犹健,白发如丝我巳翁。悦礼敦诗殊不忝,看君真有古人风。

题太白酒船图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载酒向何处,稽山镜水边。若为无贺老,兴尽便回船。

和黄景杜雪中即事 其四

元代 赵孟頫

客里相从意最亲,高歌快饮见天真。明年去学潘怀县,满县栽花做好春。

大都遇平江龙兴寺僧闲上,座话唐綦毋潜宿龙

元代 赵孟頫

闻说龙兴寺,多年未款扉。
风林发松籁,雨砌长苔衣。
殿古灯光定,房深磬韵微。
秋风动归兴,一锡向空飞。

孤燕曲

元代 赵孟頫

燕燕复燕燕,孤飞不忍见。故雄巳作长别离,孀雌守节令人羡。

昔日双双拂烟草,十年独宿梁间藻。叹息人间贞妇少,人独何心不如鸟。

寄题真定明远亭

元代 赵孟頫

未到新亭上,先题明远诗。云间归雁小,山外夕阳迟。

古风十首 其九

元代 赵孟頫

烈风号枯条,落叶满周道。原野何萧索,川流亦浩浩。

离居日以远,怀思令人老。功名会有时,生世苦不早。

顾瞻靡所骋,忧心惄如捣。

题李伯时元祐内厩五马图黄太史书其齿毛

元代 赵孟頫

五马何翩翩,萧洒秋风前。君王不好武,刍粟饱丰年。

朝入阊阖门,莫秣十二闲。雄姿耀朝日,灭没走飞烟。

顾盻增意气,群龙戏芝田。骏骨不得朽,托兹书画传。

誇哉昭陵石,岁久当颓然。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十七 五月

元代 赵孟頫

五月夏以半,谷莺先弄晨。老蚕成雪茧,吐丝乱纷纭。

伐苇作薄曲,束缚齐榛榛。黄者黄如金,白者白如银。

烂然满筐筥,爱此颜色新。欣欣举家喜,稍慰经时勤。

有客过相问,笑声闻四邻。论功何所归,再拜谢蚕神。

题四画 其一 桃源

元代 赵孟頫

桃源一去绝埃尘,无复渔郎再问津。想得耕田并凿井,依然淳朴太平民。

本斋先生挽诗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昔我先君子,交游半老儒。词林宗匠在,制阃辅臣须。

晚节风尘际,闲居岁月徂。谬称诗赋善,深痛典刑无。

挽道士危功远

元代 赵孟頫

处世纷纷一梦同,觉来虚室已成空。药垆丹灶尘埃里,羽节琼轮杳霭中。

素壁尚明秋馆月,青松犹引夜窗风。仙家自有逍遥趣,不用悲哀哭断蓬。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三

元代 赵孟頫

兵革时犹动,山林日就荒。子真思隐遁,詹尹问行藏。

有意随三饭,无人馈五浆。远山湖外白,立马见微茫。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 其七 紫轩

元代 赵孟頫

林君巳仙去,紫轩名尚存。丹光时或现,药鼎夜常温。

赠周景远田师孟

元代 赵孟頫

与子同客帝王州,一日不见如三秋。风高气肃雁声急,天青日暖蛛丝游。

篱下黄花为谁好,水边红树令人愁。世间万事可拨遣,日日痛饮醉即休。

赋张秋泉真人所藏研山

元代 赵孟頫

泰山亦一拳石多,势雄齐鲁青巍峨。此石却是小岱岳,峰峦无数生陂陀。

千岩万壑来几上,中有绝涧横天河。粤从混沌元气判,自然凝结非镌磨。

人间奇物不易得,一见大叫争摩挲。米公平生好奇者,大书深刻无差讹。

傍有小研天所造,仰受笔墨如圆荷。我欲为君书道德,但愿此石不用鹅。

巧偷豪夺古来有,问君此意当如何。

德昌总管雪后见过而余适往德清别业归来承惠诗走笔奉和

元代 赵孟頫

年过五十已无闻,老子犹容醉吐茵。短棹冲寒投别墅,朱轓行雪布阳春。

诗成自可追群玉,笔冻真成秃万㕙。且喜丰年多美酒,传杯慎勿厌□巡。

初至都下即事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海上春深柳色浓,蓬莱宫阙五云中。半生落魄江湖上,今日钧天一梦同。

天冠山题咏

元代 赵孟頫

醯鸡舞瓮中,井蛙居坎底。莫作一线看,开眼九万里。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39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