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 其二十 鬼谷岩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 其二十 鬼谷岩

元代 赵孟頫

鬼谷岩前石,唐文字字奇。何当拂苍藓,细读老君碑。

诗人赵孟頫的古诗

古风十首 其四

元代 赵孟頫

自有天地来,蓬莱几清浅。人生空皓首,举世谁得见。

瑶台在何许,渺渺烟波远。方舟不可渡,使我空展转。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 其四 桐花源

元代 赵孟頫

伊谁植斯桐,萋萋满幽谷。鸣凤久不闻,何当一来宿。

次韵子山登楼有感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西北高楼好,登临望眼空。弁山横雨外,笠泽浸天东。

计乏千金药,羞看百鍊铜。只应将世事,都付酒杯中。

送吴礼部奉旨诣彭湖

元代 赵孟頫

为国建长策,此行非偶然。止戈方见武,入海不求仙。

朱绂为郎日,金符出使年。早归承圣渥,图像上凌烟。

宫中口号 其二

元代 赵孟頫

殿西小殿号嘉禧,玉座中央静不移。读罢经书香一炷,太平天子政无为。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十六 四月

元代 赵孟頫

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蛾眉复娟娟。

不忧桑叶少,遍野如绿烟。相呼携筐去,迢递立远阡。

梯空伐条枚,叶上露未乾。蚕饥当早归,秉心静以专。

饬躬脩妇事,僶勉当盛年。救忙多女伴,笑语方喧然。

庭前松

元代 赵孟頫

手种庭前松,于今二十年。清风时过之,我琴不须弦。

高标傲岁晚,秀色凝空烟。有怀贞白君,世岂知其玄。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四 四月

元代 赵孟頫

孟夏土加润,苗生无近远。漫漫冒浅陂,芃芃被长阪。

嘉谷虽已值,恶草亦滋蔓。君子与小人,并处必为患。

朝朝荷锄往,薅耨忘疲倦。旦随鸟雀起,归与牛羊晚。

有妇念将饥,过午可无饭。一饱不易得,念此独长叹。

赵村道中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朝出南郭门,遥指西山阴。马蹄与石斗,宛转愁我心。

溪谷莽回互,寒风振穹林。黄叶洒我衣,岩泉走哀音。

凄凄霜露降,穷思浩难任。人生亦何为,百年成古今。

华堂昔燕处,零落归丘岑。况复不得保,悲来泪沾襟。

奉隆福召命赴都过德清别业

元代 赵孟頫

骤喧气候变,幽园卉物凄。山云石上起,春鸟雨中啼。

牵衣怜稚子,举案愧山妻。苦被虚名累,未得遂高栖。

题舜举折枝桃

元代 赵孟頫

醉里春归寻不得,眼明忽见折枝花。向来飞盖西园夜,万烛高烧照烂霞。

赠张进中笔生

元代 赵孟頫

平生翰墨空馀习,喜见张生缚鼠毫。韩子未容誇兔颖,涪翁底用赋猩毛。

黑头便有中书意,黄纸宁辞署字劳。千古无人继羲献,世间笔冢为谁高。

周南翁悠然阁

元代 赵孟頫

青山与高人,一见如有约。悠然相莫逆,无语心自乐。

凌虚步丹梯,揽秀有高阁。应同九皋鹤,翱翔在寥廓。

题李公略所藏高彦敬夜山图

元代 赵孟頫

高侯胸中有秋月,能照山川尽豪发。戏拈小笔写微茫,只尺分明见吴越。

楼中美人列仙臞,爱之自言天下无。西窗暗雨政愁绝,灯前还展夜山图。

送张仲实还杭州

元代 赵孟頫

张子早英发,哦诗遗垢氛。瘦骨映秋水,青眼视晴云。

黄公酒垆侧,王令为书裙。相望苦不远,何用惜离分。

徐敏父龙虎山仙岩闻鸡鸣寄玄卿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天鸡三叫白云中,知有仙家住半空。尘土恍然惊梦觉,碧桃花落自春风。

谢鲜于伯几惠震馀琴云是许旌阳手植桐所斲

元代 赵孟頫

仙人巳归白云中,空馀手植青枝桐。根柯盘郁如蛟龙,一朝辟历驱雷公,烈火半爇随狂风。

箕子之裔多髯翁,才气迈俗惊愚蒙。抱持来归寻国工,斲为二琴含商宫。

我来自北欣相逢,持一赠我为我容。自吾得此不敢寐,终夜起坐弹孤鸿。

下弦清泠上黄钟,转弦更张涕满胸。黄虞巳远将无同,恨君不识牙与钟。

恨我不识瞽与矇,《周南》《大雅》当谁从。

获周丰鼎见博古图第三卷铭六字

元代 赵孟頫

丰鼎制特小,周人风故淳。摩挲玉质润,拂拭翠光匀。

铸法观来妙,铭文考更真。平生䔍好古,对此兴弥新。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 其七 紫轩

元代 赵孟頫

林君巳仙去,紫轩名尚存。丹光时或现,药鼎夜常温。

题龚圣予山水图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泽雉樊中神不王,白鸥波上梦相亲。黄尘没马归来晚,只有西山小慰人。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39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