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张仲实还杭州

送张仲实还杭州

元代 赵孟頫

张子早英发,哦诗遗垢氛。瘦骨映秋水,青眼视晴云。

黄公酒垆侧,王令为书裙。相望苦不远,何用惜离分。

诗人赵孟頫的古诗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四

元代 赵孟頫

湍驶波翻雪,风生地出雷。薄醪随意尽,寒气逼人来。

更欲明朝去,何妨迫暮回。自怜非李广,醉尉莫相猜。

酬滕野云

元代 赵孟頫

滕君本臞儒,肝鬲足清气。肝诗多秀句,往往含古意。

大誇江山美,一洗尘土翳。平生有诗癖,得句时自憙。

尔来荒芜甚,枯涩常内愧。锦绣忽堕前,令我喜不寐。

功名亦何有,富贵安足计。唯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

霅溪春水生,归志行可遂。閒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

但恐君未閒,书成无由寄。

蝶恋花·侬是江南游冶子

元代 赵孟頫

侬是江南游冶子,乌帽青鞋,行乐东风里。落尽杨花春满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兰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万顷湖光歌扇底,一声吹下相思泪。

次韵西云长老赠周仲和

元代 赵孟頫

江南春水碧於天,白鸟沧洲兴渺然。刺绣可能如倚市,力田终不似逢年。

几因莼菜怀张翰,欲把丹砂访稚川。才力如君强健在,不妨沽酒醉花前。

咏逸民十一首 其六

元代 赵孟頫

悠悠空山云,泱泱长江流。泱庙意不屑,山泽聊淹留。

故人在天位,高步追巢由。岂曰子无衣,辛苦被羊裘。

东京多节义,之子乃其尤。穷居虽独善,辅世岂不优。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十二 十二月

元代 赵孟頫

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惨淡岁云莫,风雪入破屋。

老农气力衰,伛偻腰背曲。索绹民事急,昼夜互相续。

饭牛欲牛肥,茭藁亦预蓄。蹇驴虽劣弱,挽车致百斛。

农事极劳苦,岁岂恒稔熟。能知稼穑艰,天下自蒙福。

题仲宾竹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幽人夜不眠,月吐窗炯炯。起寻管城公,奋髯写清影。

初至都下即事 其二

元代 赵孟頫

尽日车尘马足间,偶来临水照愁颜。故乡兄弟应相忆,同看溪南柳外山。

二月二日尊经阁望郊外山水二首 其二

元代 赵孟頫

日出群动作,鸡犬亦复喧。渺渺孤舟发,翩翩栖鸟迁。

先师有明训,政在善利间。结发事诗书,於今益可怜。

况兹去古远,淳风未易还。吾行亦聊尔,一览可忘言。

次韵刚父无逸游南山作

元代 赵孟頫

绝顶清秋凌翠烟,登临应费酒如川。平生能着几两屐,负郭何须二顷田。

初日出云光射地,双溪入湖波接天。升高望远我所爱,青壁有路何当缘。

赠季明道尊师

元代 赵孟頫

我游皆意行,仙馆欣有遇。麻衣皓如雪,蓬鬓飒以素。

悬知有道者,一见乃如故。行当还山中,清飙送云驭。

苍松无凡声,石局有生路。风雷坐可致,龙虎俨诃护。

空令尘中人,矫首企烟雾。

寄题陆振之与閒堂

元代 赵孟頫

一閒天所与,万事世从疏。名教有乐地,安心为广居。

林间听啼鸟,濠上看游鱼。意适无馀想,时还读我书。

次袁学士上都诗韵

元代 赵孟頫

晓日夹云树,春风吹雪山。飞鹰玄兔碛,饮马白狼湾。

宝带吴钩迥,金矛汉节閒。将军万里外,不怕二毛斑。

题所画梅竹幽兰水仙赠鹤皋 其四

元代 赵孟頫

翠袖盈盈不受扶,天风缥缈降麻姑。便应从此东吴去,几见蓬莱弱水枯。

题息斋竹

元代 赵孟頫

李侯写竹有清气,满纸墨光浮翠筠。萧郎已远丹渊死,欲写此君惟此人。

题四画 其二 渊明

元代 赵孟頫

渊明为令本非情,解印归来去就轻。稚子迎门松菊在,半壶浊酒慰平生。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 其七 紫轩

元代 赵孟頫

林君巳仙去,紫轩名尚存。丹光时或现,药鼎夜常温。

云林山中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松风太古声,欲写不可状。仰观空翠滴,俯听潮音壮。

岂惟尘虑涤,亦觉神情王。平生独往意,老矣天所放。

翳翳林竹间,山鸟时一唱。俗氛虽云远,勿起清净障。

赠脱帖木儿总管

元代 赵孟頫

将军铁马拥雕弓,壮岁分符镇越中。山水多情留贺监,儿童拍手爱山公。

紫髯似戟君犹健,白发如丝我巳翁。悦礼敦诗殊不忝,看君真有古人风。

和子俊感秋五首 其四

元代 赵孟頫

微霄暧高宇,轻飙弄微凉。天气政尔佳,抚己徒自伤。

今日非昨日,荏苒叹流光。几见春鸟鸣,巳复啼寒螀。

一时良亦短,万世则为长。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39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