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一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同是清閒客,俱为放浪游。晴山依雪壮,野水带冰流。

风急松杉乱,年登荠麦收。生涯虽未老,吾欲觅菟裘。

诗人赵孟頫的古诗

次韵子山登楼有感 其二

元代 赵孟頫

怀古情何极,登危气尚雄。江山一时胜,宇宙百年中。

翠袖愁空谷,绨袍受朔风。超然高举意,决眦送孤鸿。

秋夜曲 其一

元代 赵孟頫

雨声滴夜清漏长,朱帘金幕浮新凉。闺中美人动裁剪,故罗衣袂生秋香。

东邻剥枣西邻穫,旅馆无人念飘泊。馀不潦尽涵清辉,芙蓉压堤怨不归。

墙根草绿阴蛾飞。

送岳德敬提举甘肃儒学

元代 赵孟頫

苦欲留君君不留,奋髯跨马走甘州。功名到手不可避,富贵逼人那得休。

春酒蒲萄歌窈窕,秋沙苜蓿饱骅骝。儒冠也有封侯相,万里归来尚黑头。

次袁学士上都诗韵

元代 赵孟頫

晓日夹云树,春风吹雪山。飞鹰玄兔碛,饮马白狼湾。

宝带吴钩迥,金矛汉节閒。将军万里外,不怕二毛斑。

送缪秀才教授真安

元代 赵孟頫

髯生别我将安适,言向真安作教官。但使清风生绛帐,何妨朝日照空槃。

东园草木因人胜,北固江山隔岸看。才近中年巳伤别,可堪南望送归鞍。

题孙安之松楸图

元代 赵孟頫

坟墓在万里,宦游今五年。人谁无父母,掩卷一潜然。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 其十八 凤山

元代 赵孟頫

山鸡爱羽毛,饮啄琪树间。照影寒潭静,翔集落花闲。

徐敏父龙虎山仙岩闻鸡鸣寄玄卿 其二

元代 赵孟頫

泛泛轻舟溯碧溪,苍厓万仞有鸣鸡。可惜吾侬不同往,便当着屐上丹梯。

玄洲十咏寄张贞居 其一 菌山

元代 赵孟頫

结苑依菌山,焚香候芝盖。真灵幸悯我,冠佩时来会。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其十五 三月

元代 赵孟頫

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婉娈闺中女,素手握金刀。

切叶以饲之,拥

江城子 赋水仙

元代 赵孟頫

冰肌绰约态天然。淡无言。带蹁跹。遮莫人间,凡卉避清妍。

承露玉杯餐沆瀣,真合唤,水中仙。

幽香冉冉暮江边。佩空捐。恨谁传。遥夜清霜,翠袖怯春寒。

罗袜凌波归去晚,风袅袅,月娟娟。

至元庚辰繇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 其二

元代 赵孟頫

多病相如巳倦游,思归张翰况逢秋。鲈鱼莼菜俱无恙,鸿雁稻粱非所求。

空有丹心依魏阙,又携十口过齐州。闲身却羡沙头鹭,飞去飞来百自由。

赵克敬耘庵

元代 赵孟頫

赵子居室名耘庵,不以雨旸为旱潦。寸田尺宅勤自治,稂莠芟夷嘉谷好。

平生万事无助长,岁晚所收皆至宝。我托官联几一载,怀抱於人每倾倒。

交情雅有古淡风,此意难为轻薄道。况我同姓古所敦,百世可知宜细考。

三十年来如一梦,白发相看今尽老。我方告归理墓田,莫怪赋诗殊草草。

古风十首 其七

元代 赵孟頫

山深多悲风,日莫愁我心。玄云降寒雨,松柏自哀吟。

人生百年后,奄然閟重阴。念此每不乐,天路何由寻。

仙人偓佺辈,消摇在青岑。奈何不尔思,委命重黄金。

奉和本斋先生首夏即事

元代 赵孟頫

天道虽不言,坐觉四时行。蔼蔼庭前阴,烨烨枝上荣。

閒居有真趣,曲肱寄馀情。仰视浮云翔,俯聆时鸟鸣。

道胜心自怡,松乔可齐龄。惜哉无旨酒,为公称兕觥。

东阳八咏楼

元代 赵孟頫

山城秋色净朝晖,极目登临未拟归。羽士曾闻辽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西流二水玻瓈合,南去千峰紫翠围。如此山川良不恶,休文何事不胜衣。

送吴思可总管汀州

元代 赵孟頫

七闽南去路崎岖,五马承恩出帝都。地气喜闻今有雪,民生宁似昔无襦。

山城酒美倾鹦鹉,雨馆春深听鹧鸪。他日相思应怅恨,离筵不忍赋骊驹。

追挽宋汉臣副使

元代 赵孟頫

生世怜余后此公,闻人说似涕无从。一时文献交游里,十载烟霞杖屦中。

有子能为先友记,临终方见古人风。秋漪亭上残阳色,犹照先生醉后容。

题龚圣予山水图 其二

元代 赵孟頫

当年我亦画云山,云白山青只尺间。今日看山还自笑,白头输与楚龚闲。

次韵杜浩卿咏所藏研

元代 赵孟頫

我生老研日相寻,手不能相谩苦心。墨妙巳无王令帖,诗穷空学杜陵吟。

质温未逊连城璧,气润先知几日霖。只有子西知钝体,便应刻此当铭箴。

赵孟頫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39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