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赵完璧
芳姿袅袅出晴波,烟破虚明照影娥。紫艳生香风自远,红酣吐晕日偏多。
盈盈帝子来湘浦,脉脉天孙隔绛河。莫谓无情情亦在,休教解语动清歌。
次韵除夕
灯前辞腊尽,漏底易年华。拨火围青夜,倾醪泛紫霞。
清香流柏叶,懿颂起椒花。学道侵衰暮,经年愧聚沙。
春日即事四首 其二
一声两声山鸟啼,三日五日春雨凄。柴门暗锁柳花碧,閒馆无人醉似泥。
夏日回文
红榴石畔海光晴,寂寂閒光晓玩清。风静柳亭凝霭细,日曛荷沼映霞明。
桐青坐暇休炎暑,草碧眠慵废读耕。空院小吟长昼静,同谁兴饮听啼莺。
闻喜五咏 其二 临轩策试
太平天子肃临轩,广辑英贤慎采言。金殿日明春昼永,翠帘烟捲御香翻。
凤鸾际运鸣时盛,豚犬倾愚答圣恩。野叟愧无今日训,早期董贾此回论。
冬日过崔侍郎墓
残麟萧索半梅开,潮咽悲风万古哀。金盌玉鱼犹地下,行人谁谒侍郎来。
安宁寨晓发
微雨晓初霁,扬帆亦快哉。轻风疏柳下,晴景断崖开。
帘影青山过,潮声雪浪回。凭虚来浩渺,顿觉出烦埃。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其四
焦枯润溥商家霖,凝冱欣宜盾之日。岐阳旷矣三千秋,青荒赤子今宁一。
七月苦热
才喜新秋不自胜,岂期烦暑转相仍。微风小动炉中出,虚阁高凌甑里蒸。
汗浃徒劳白羽扇,肺乾空想玉壶冰。翛然欲奋凌风翼,汗漫清虚去未能。
月林见枉遥践琴约西还赋送
故人欢有陨,永夜问何其。釂饮酬良觌,调丝慰夙期。
霜寒红蜡短,水冷玉龙迟。竹里清风起,连床无寐时。
早春用韵
东风策策拂馀寒,静掩柴馀戴鹖冠。晷影渐舒閒里度,梅红初上醉中看。
烧兰暖合芳庭霭,煮茗清分活水湍。衰谢却宜春色早,韶华真与意相安。
都城西望湖亭
云外下长坂,湖南过小亭。寒泉冷石窦,细草暗沙汀。
骇鹭开青霭,游鱼破翠萍。钓矶来暂息,波影俗怀醒。
掖邑张南溪老友以赵见亭侍御诗扇见遗用韵寄答二首 其二
衰翁无复志磻溪,山海逍遥一杖携。寻话野僧春日寺,听蝉高柳夕阳堤。
閒情不遣花空落,清赏曾教鸟自啼。遥向旧知挥醉笔,休教翰苑鄙尘泥。
草露
漙漙草上露,珠玑明日华。岂不照青眼,须臾良可嗟。
西庄晚归
岭头旋旆已斜阳,十里山斜缓不忙。酒向晚风消未得,诗从野色兴偏长。
川横白鸟烟光暮,潮拥沧波海气凉。鸿雁冥冥谁得慕,朝来暮去水云乡。
盐城初夏官舍独坐
幽轩晴昼上琼钩,长夏清光寂寞俦。竹影恣狂风袅袅,杨花随意日悠悠。
短墙蝴蝶移春去,独树黄鹂只暂留。惟有海云推不散,欺人白日到床头。
未温玉斋三尹擢典鲁藩
一杖清秋且未归,锦帆先未楚云飞。高风旷世惊青眼,落日遥岑隔翠微。
江国有情人去后,客怀无计雁来稀。王门久负云和曲,此日淮南正可依。
盐城初夏,雨中诵“不知春去几多时,纱窗几点黄梅雨”之句,用赋 ...
儿役王程我拘检,官衙雨渍重门掩。淼围湖水绿千重,不见蓬山青一点。
癸酉新秋二首 其二
幽赏莫相猜,蝉声故复催。烦襟凉似洗,尘虑暗须裁。
月转高天朗,花随淡日开。清风樽酒在,千古几人回。
隆庆丁夘八月九日感怀二首 其一
八月九日天气清,同文四海试群英。蟾宫愧我昔年志,蚕食看人此际声。
江左朱衣非是梦,海边丹凤拟先鸣。白头已误青袍拙,奕世科名觊后生。
用韵春閒二首 其二
秦关东下罢征骖,久客燕山此日南。万里秋尘孤鸟倦,五湖春水寸心涵。
清樽夜夜情何极,碧树年年人岂堪。飞翰谢无风雨驶,钵催客次每教三。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323篇诗文
代高时斋节推贺平渡李两山太守八帙有三二十韵
盐城新秋即事
乙丑正月二日慎脩北赴礼闱十一日大雪怀思
次韵雪声
送丘月林制阕还京
静宁晓发
盐城归迁旧居登楼偶成
咏牧
闻喜五咏 其一 飞报捷音
读朱淑贞吊林和靖二绝因用韵偶成 其二
正月九日梦与春泉先兄凭栏看花赋诗觉来记首二句续补一绝
寄吊丘月林丧冢器肖林进士
送刘春台太守朝京
送陈肖玉长教擢教楚藩
寄丘月林给事
赠江龙所别驾署胶
次韵滴水庵
竹韵
次韵懒出门酬水南
和穆少春前赐诗扇二首 其一
用韵寄答莱城张南溪老长府旧友
庚申秋苦雨
戊寅新正四日雪中用唐韵一首
次韵雪色
秋日兴教寺
秋日雨霁病况萧然庭下閒适
次韵酬杨椒山四首 其四
入夜大雨不绝
落日二首 其二
都城冬夜醉眠
冬夜闻逢迎鼓角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其二
用韵寄答东莱张南溪别长府旧友
小雪初晴夜坐有怀倪若谷中舍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其五
塞垣晓行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其六
淮村八景 其五 书带馀香
春日即事四首 其四
五夜不寐
次韵秋兴二首 其一
阅阎铎斮胫河之作用韵感赋
闻喜五咏 其四 宴赐琼林
南山晓行
淇县道中望西山有感
刘春台太守州治有大观天日近雄胜海山连之联因十咏其韵简上 其三
闻试沧海遗珠感赋
次韵登艾山
道遇寒食忆宋之问马上逢寒食句五咏其韵 其二
鬓上偶见一白
清宵篇送孙小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