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食樱笋二首

食樱笋二首

宋代 苏辙

一旱经春草木焦,朱樱结子独盈条。
盘中宛转明珠滑,舌上逡巡绛雪消。
仰嗫佳人露犹湿,偷衔啼鸟语尤娇。
南方荔子争先後,羞见炎风六月烧。

诗人苏辙的古诗

次韵子瞻送陈睦龙图出守潭州

宋代 苏辙

海上石桥馀折栋,大舶记君过铁瓮。
东行万里若乘空,老蜃辰鲸应入鞚。
波摇风卷卧不起,免教髀肉鞍磨痛。
归来过我话艰苦,惊汗津津尚流汞。
海涯风物旧图,错落天吴兼紫凤。
至今想象隔人世,往往风涛吹昼梦。
长沙欲往压飞楫,幸有千兵作迎送。
文章清逸世少比,科第峥嵘声自重。
远行屡屈众所叹,出祖谁攀车欲动。
明朝鼓角背王城,莫听单于吹晓弄。
子雍奉使三韩,辙时在南都,见其往返,故此诗言之。

次韵柳见答

宋代 苏辙

桂酒无人寄豫章,〈江西官酿,惟豫章最佳。
〉羁愁牢落遣谁当。
烹煎崖蜜真牵强,惭愧山蜂久蓄藏。
江上?会鲈橙正熟,山头吹帽菊初香。
漂流异日俱陈迹,笑说过従想未忘。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一遗老斋

宋代 苏辙

老人身世两相遗,绿竹青松自蔽亏。
已喜形骸今我有,枉将名字与人知。
往还但许邻家父,问讯才通说法师。
燕坐萧然便终日,客来不识我为谁。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

宋代 苏辙

遗直诵家声,持心本至诚。
何劳求皦察,所至自安平。
气象余前辈,才华属後生。
飞腾看诸子,相继亦公卿。

得告家居次韵贡父见寄

宋代 苏辙

君恩赐告许归来,雨后中庭有绿苔。
起问后高三丈久,卧闻车过九门开。
泥封连后传新语,腕脱知君有轶才。
〈十八、二十二两后除目猥多。
〉待得晴干追后乘,未应尘土热如灰。

洗竹

宋代 苏辙

寒甚南轩竹半黄,晚抽旱笋杂榛荒。
不嫌毒手千竿尽,稍放清风八月凉。
短簪只堪除粪壤,新萌会看伏牛羊。
扶持造化须人力,早听人言布麦糠。

江州五咏 其一 射蛟浦

宋代 苏辙

万骑巡游遍,千帆破浪轻。射蛟江水赤,教战越人惊。

山转楼船影,岸摧连弩声。祈招无为赋,酣寝尽平生。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槛泉亭

宋代 苏辙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
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
滓秽未能妨洁净,孤亭每到一依然。

和柳子玉纸帐

宋代 苏辙

夫子清贫不耐冬,书斋还费纸重重。
窗明晓日従教入,帐厚霜飚定不容。
京兆牛衣聊可藉,公孙布被旋须缝。
吴绫蜀锦非嫌汝,简淡为生要易供。

题张安道乐全堂

宋代 苏辙

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
譬如摩尼珠,宛自有余光。
藻饰不能加,尘垢岂有亡。
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
我公体自然,率性非勉强。
驰驱四十年,不入忧患场。
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
小儒岂知道,宿昔窥门墙。
申屠师无人,无足亦自忘。
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

次韵子瞻特来高安相别先寄迟适远却寄迈迨过

宋代 苏辙

老兄骑骡日百里,据鞍作诗若翻水。
忽吟春草思惠连,因之亦梦添丁子。
群儿竞长堪一笑,老马卧餐何日起。
闻兄尽室皆旧人,见面未曾惟遁耳。
迟年最长二十六,已能干父穷愁里。
豫儿扬眉稍刚劲,党子温纯无愠喜。
我兄憔悴我亦穷,门户久长真待尔。
但令戢戢见头角,甑倒囊空定何耻。
家藏万卷须尽读,此外一簪无所恃。
船中未用废诗书,闭窗莫看江山美。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 其一

宋代 苏辙

白马貂裘锦羃䍦,离觞潋滟手亲持。头风欲待歌词愈,肺病甘从酒力欺。

不分归心太匆草,更怜人事苦萦縻。相逢借问空长叹,便舍灵龟看朵颐。

次韵子瞻余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

宋代 苏辙

信美非吾土,三吴一水中。
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
朝市知安在,湖山信有功。
遨游逐凫鸭,饮食数鱼虫。
波浪喧朝夕,梅烝变绿红。
逢人问京洛,去国长儿童。
同舍情相接,邻邦信屡通。
相邀欲相过,道里讯溪翁。

次韵子瞻相送使胡

宋代 苏辙

朔雪胡沙试此身,青罗便面紫狐巾。
拥盘代北随飞雁,顿紫江东有卧麟。
欺酒壶冰将送腊,照溪梅萼定先春。
汉家五饵今方验,更愧当年叹息人。

次韵吴厚秀才见寄

宋代 苏辙

壮心摧折渐无余,早岁为文老不如。
登木求鱼知我拙,循窠觅兔笑君疏。
清尊独酌夜方半,白发潜生岁欲除。
久恐交亲还往绝,床头犹喜数行书。

秋旅

宋代 苏辙

雨晴秋稼如云屯,豆没鸡兔禾没人。
老农欢笑语行路,十禾俭薄无今晨。
无风无雨更一月,藜羹黍饭供四邻。
天公似许百姓足,人事未可一二论。
穷边逃卒到处满,烧场入室才逡巡。
县符星火杂鞭箠,解衣乞与犹怒嗔。
我愿人心似天意,爱惜老弱怜孤贫。
古来尧舜知有否,诗书到此皆空文。

次韵王定国见赠

宋代 苏辙

枯木无枝不记年,寒灰谁遣强吹然。
南迁不折知非妄,未老求闲愈觉贤。
屡出诗章新管龠,偶开画卷小山川。
簿书填委惭君甚,拨去归来粗了眠。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宋代 苏辙

九峰之杉,逍遥之柟。
易直且修,弗斫而堪。
新堂有严,四星在南。
朝堥之仪,万民所祗。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 ...

宋代 苏辙

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

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

宋代 苏辙

大秦遥可说,高虎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