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辙
家风台柏老,遗直故依然。节见南迁后,神凝未瞑前。
临民旧有法,训子适成篇。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
上元
得告家居次韵贡父见寄
次韵柳见答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无言亭
次韵子瞻招王蘧朝请晚饮
故濮阳太守赠光禄大夫王君正路挽词二首 其一
落落承平佐,英英嗣世风。芝兰托庭户,鸾鹄峙椅桐。
结客贤豪际,倾财缓急中。悲伤闻故老,沦谢未衰翁。
司马温公挽词四首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岚州
试院唱酬十一首 次韵吕君兴善寺静轩
新霜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
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
汲阳阻风
吕司空挽词三首 其一
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馀。
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
仲夏始雷
阳气溟濛九地来,经春涉夏始闻雷。麦禾此去或可望,桃李向来谁使开。
号令迍邅人共怪,阴阳颠倒物应猜。一声震荡虽惊耳,遍地妖氛未易回。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湖桥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蚕麦
次韵王巩游北禅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986篇诗文
洪休上人少年读书以多病出家居泐潭为马祖修
送韩宗弼
和子瞻玉盘盂二首 其一
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
元绛参政挽词
次韵王适梅花
次韵毛君清居探菊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吕元钧三绝
寄题赵?几承事戏彩堂
上巳後
种花二首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和子瞻涡口遇风
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 其一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中直宿
九日三首
东西京二绝 其二
赠王复处士
午寝
上枢密韩太尉书
雪中访王定国感旧
次韵子瞻病中游虎跑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除夜会饮南湖怀王巩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其十
答见和
次韵子瞻感旧见寄
次韵王巩廷评招饮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其三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
复赋河冰四绝
游庐山山阳七咏 漱玉亭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平溪堂
次韵李朝散游洞山二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书轩
闭居五咏其五移竹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移花
次韵李公择九日见约以疾不赴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泛清河
过张天骥山人郊居
五郡
次韵子瞻吴中田妇叹
老柏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
双柳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
竹枝歌
次韵宿州教授刘泾见赠
送将官欧育之徐州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 其一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
次韵王巩欲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
送张睡奉南京签判二首
送李宪司理还新喻
元老和示小诗自谓非战之罪复作一绝并坐具还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九渡桑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