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郑潜
松厅俨台署,肃肃秋霜寒。送君万里道,雕鹗上云端。
纪纲贵扶植,名节由艰难。相思海月明,惜无双羽翰。
建南九曲棹歌
一曲仙溪汇众流,石梁凿断始通舟。风生倚竹秋声早,露滴金盘紫气浮。
送刘元善之淮东运司
刘郎本自神仙骨,漫向人间学簿书。未必缠腰骑有鹤,可能弹铗食无鱼。
风前玉树人争睹,露下金盘酒不虚。盐筴岂淹经济略,一钱珍重旧声誉。
上京行幸词 其三
宫草葱茸拂槛青,苑中麀鹿自和鸣。云边仙子锵环佩,日暮君王幸穆清。
人面竹杖引寄贡尚书
白石岩前谢家谷,斲得杖名人面竹。映书恍恍嘘青藜,入手温温如绿玉。
山中扶我蹑云峤,三十六源沂水曲。此君标格特瑰异,识面何须见眉目。
苍然劲气傲蟠石,错节盘根心所欲。临流顾影动蛟龙,敲户闻声走童仆。
相随数月殊未厌,愁入市廛悲局促。南湖使君栖凤台,景仰高风隔川陆。
愿言持此青琅玕,万里云霄永相逐。
题扇寄安允恭郎中
醉别松风台,新诗有馀韵。长幕惭先登,分垣霭佳政。
荷雨枕簟凉,榕阴简书静。揽辔将南行,为君采歌咏。
建南九曲棹歌 其十
棹歌声远幔亭空,千载沧州兴味同。今日紫阳山下客,他年人唤采芝翁。
寄题林伯升竹雪斋
故人爱竹盟岁寒,朔风吹岁天台山。皎皎羽衣奏广乐,森森玉笋清朝班。
开帘月上素光凝,入室风生鸣佩环。何时击节披鹤氅,为君醉舞琼林间。
水监双清亭与时敏联句
每厌风尘思海峤,不知城海有瀛洲。青山西去岚光近,紫阁前临王气浮。
小艇半横莲渚外,好风多在树枝头。何当载酒频相过,笑倚阑干对白鸥。
题柯允中所藏张师夔云山桧石
天风吹山云满地,绝壑层峦结苍翠。倚空双桧苍龙蟠,迸石流泉群玉碎。
栎山张公笔力遒,文彩复见柯丹丘。登楼看画岁将暮,藤萝绕树风飕飕。
建州别驾称人杰,风骨棱棱如桧石。长材岂肯混荆榛,为君题诗三叹息。
江上遣兴五首 其五
穷檐有婺妇,容貌独修洁。不受贾客金,甘心对明月。
士苟不得意,朝秦莫适越。贞女存纲常,丈夫愧名节。
连江舟行十首 其二
篷窗观物化,幽兴亦无涯。翠筱抽黄箨,青林蔓白花。
蜗涎光暗石,虫蜕聚浮槎。小憩
建南九曲棹歌 其二
二曲人家是后塘,回峦叠嶂互苍茫。小桥南望秦溪路,先到宜君五马坊。
题淘金驿
至宝埋沙泥,良工日淘洗。大道在目前,求之亦如此。
连江舟行十首 其十
千尺苍崖裂,银河一派流。初疑庐阜晓,还忆石门秋。
练带何由泻,珠帘不可钩。海风江月咏,应继谪仙游。
题赵伯雅所藏张师夔柯石图
苍烟黯黯蛟龙窟,古铁棱棱狻猊骨。空林无人山鬼愁,赵君何从得此物。
枯梢怒号天雨霜,苔花满地雪衣凉。题诗坐忆江海客,醉墨一洒秋淋浪。
上京行幸词 其二
明德城南万骑过,御天门下百官多。箫韶九奏风云会,嵩岳三呼景象和。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其五 纪梦书事
日射棕毛眩彩霞,龙冈联辔踏晴沙。笑趋宸德书香近,伫立慈仁树影斜。
茶罢挥毫乌府润,讲馀进帙侍臣誇。分明畴昔滦京事,梦觉丹山噪晚鸦。
建南九曲棹歌 其七
七曲清陂障断流,农家篱落半沙洲。数声长乐疏钟晚,栖凤桥边景最幽。
二大巽峰宿山家
千仞冈头十二曲,夏日来二大巽峰。俯见沧洲树如荠,遥惊叠嶂云犹龙。
半天风雨非人世,万壑松杉生海风。小楼夜坐耿不寐,赖有斗酒浇奇胸。
北山寺
閒寻北山寺,细读韩公碑。细阴涨寒甃,云锁流杯池。
岩泉冽而清,盥漱生凉飔。葛巾不漉酒,燕喜空遗基。
寥寥兰亭会,千载兴遐思。
郑潜
元明间徽州歙县人,字彦昭。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130篇诗文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其二 题陈贯道天梯胜槩图诗卷
为居中御史题
上京行幸词 其一
山居杂兴五首 其四
江上遣兴五首 其四
贫女镜
江上遣兴五首 其一
与宋景璋刘彦宾登崧台寻乐亭诗
玄石行为贡尚书赋
题方壶为牛自牧画罗浮日观图
入京 其二
题扇寄李光载御史赴中台
上京行幸词 其五
中秋瑞龙寺玩月
山居杂兴五首 其二
春山瀑布
寄汪季佩
忆昔 其三
周伯温题郑仁可所藏张师夔斗泉图
次韵周叔维竹枝歌 其一
山居杂兴五首 其五
建南九曲棹歌 其五
连江舟行十首 其一
济南名泉歌
题孙彦周廉使双溪卜隐图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 其四
穷年守岁五首 其三
通州宿慈恩寺简古源上人
忠孝行为江西行省右丞呼图克布哈作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 其一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其三 题元大亨宪副西轩
笑问镜中客
题扇寄燕叔义郎中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其六 契元鲁应奉溪居卧病寄此怀之
题蔡仲简七世祖画卷
七夕答王诜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其一
建南九曲棹歌 其六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其七 寄酬全以文参政
忆昔 其五
寄邓子方
东壁亭纪咏
述怀三首寄傅忠卿照磨 其一
次韵周叔维竹枝歌 其二
存瓢诗
寓精严寺次程伯来与秦景容郎中同游诗韵
次韵贡尚书江南洲访陈吴二隐君
次韵酬葛元哲经历
穷年守岁五首 其一
王晦叔次韵答虎仲威见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