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王崇贤

送王崇贤

明代 郑善夫

黑云天未厌,清江船不开。客情春草长,国事朔风来。

叹世长卿枕,疑人郭隗台。看君回綵服,拜舞兴悠哉。

诗人郑善夫的古诗

何岭见杜鹃花

明代 郑善夫

青龙白虎事非幻,石室丹厓路不赊。一枕却成尘土梦,碧山开尽杜鹃花。

游建州陶园和渊明拟古八首 其七

明代 郑善夫

我行复中野,怛怛自今兹。蹭蹬勿重陈,所伤命与时。

非无青霞质,素衣向已缁。侧闻雍门弹,慰此中忧疑。

忧疑卒未解,至音已无辞。古风落冥冥,大道不可思。

王乔非予愿,詹尹亦我欺。江花莽消息,游子暮何之。

相逢东园公,遗我考槃诗。

黄河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桃源县前雷雨急,洪河拍天黄雾深。淮南古意正愁目,更着悲歌乱客心。

寄黄明甫佥宪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颇忆故人黄小江,为官三载帛书荒。闽中幽事笑杀汝,麦饭藜羹薜荔裳。

居杭旬月迟王员外不克先赴闽州

明代 郑善夫

昔我违京师,秋月始生魄。秋我离越鄙,冻雪迷广莫。

良晤无久期,达节守驹隙。与子同

南征 其四

明代 郑善夫

官军不出粤山深,招抚年年空费心。天子拊髀思葛亮,南中孟获定成擒。

题黄隐君水居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水居意自得,海鸥来不妨。老怀惟杖履,秋事在林塘。

桂桨依渔父,菱歌出女郎。逃名非故尔,但恐失沧浪。

三陟

明代 郑善夫

怜君忧思剧,三上白云山。风树吹无尽,鸰原望不还。

堂阶抱古恨,松柏变秋颜。莫以歌终曲,人生涕泪繁。

病中吟六绝 其四

明代 郑善夫

有身终是尽,学死始长生。吾将鍊真性,去去凌紫清。

昔余北征太初至自湖州送余至姑胥吾惟可至自三衢送余至槜李不二载 ...

明代 郑善夫

忆从把抱三吴志,念尔攀吴远道来。此后音尘一哭耳,旧时风雨竟何哉。

江山秪挂南州剑,天地空生诸葛才。槜李姑胥是永别,暮云邻篴动秋哀。

题官竹

明代 郑善夫

黄河之水非淇澳,亦有籦笼挺平陆。彭城官舍清如簇,磥砢纷披成绿玉。

使君公馀开鼎餗,清声入坐可无肉。酒酣戏我题官竹。

座中才子谢水曹,对客跳跃先挥毫。诗成夺我宫锦袍,行辈大叫称诗豪。

我怜此竹绝短小,忽有感遇难成骚。点与语曰:汝之生也不似彗帚排青苍,安能截作笙箫来凤凰。

又不似由衙大如斗,恶用于汝为柱梁。惟应托根官舍傍,且有标节储雪霜。

中虚不肯容蝼蚁,作德君子多比方。噫!华滋烂死兮汝得孤存,劫火满山兮汝独不焚。

子猷云:何可一日无此君。吾欲移汝归昆崙。

汎舟游宜兴山水将入张公洞柬杭氏兄弟

明代 郑善夫

寻仙直探山水窟,脱屣何须书画船。远岫高云行落日,平芜大泽失炎天。

总闻蒋诩求羊径,未分嵇康服食缘。翠帻平生最浩荡,来游五岳顿能便。

大湖汎舟登弁顶

明代 郑善夫

湖上菰蒲秋映空,绛楼绀殿俯龙宫。钟声下接冯夷鼓,木叶深回罔象风。

吹笛拟从蓬海去,扬舲疑与渼陂同。渚苕沙鹜太无赖,我爱南山芳桂丛。

岊山留别诸子

明代 郑善夫

握手情何尽,为郎鬓已秋。那为岊上别,转作秣陵游。

贾傅狂唯甚,王阳道必优。时犹遇舜禹,志窃慕伊周。

风断黄金市,云愁白鹭洲。从容赴散地,一似卧林丘。

宝剑缘轻试,明珠岂暗投。经纶晚自计,只漫钓鱼舟。

傅木虚报与诸君问余疾苦不至口述嘲之

明代 郑善夫

善夫卧病将月馀,死复不死苏未苏。晨昏咆躁向天呼,药物丘积恨未除。

昨日傅生来报予,言拉诸子过吾庐。闻之顿觉眉头舒,唤取庖人饬宾厨。

奚儿举网更捉鱼,肴核已具音全虚。病夫延颈直到晡,柴门不见君子车。

裘羊径草今何如。呜呼自古友道胜妻孥,生死不二方丈夫。

疾病望尔来相扶。

逐客二首送刘伯儒侍御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黄衫白马簇金台,逐客飘飘去不回。莫向猿声堕清泪,铜环椎髻解怜才。

谒屏山书院

明代 郑善夫

隐隐屏山顶,悠然见考亭。众星开分野,一水入沧溟。

礼乐今为盛,门墙世必经。平生鸿鹄志,数问紫州城。

李忠定祠

明代 郑善夫

千秋祠庙对樵溪,丞相愁樵日向西。江汉已浮龙马去,风尘遗恨鹧鸪啼。

伤心北狩谁相问,极目中原他自迷。三疏留君见东澈,人情天运苦难齐。

伏叹五首 其四

明代 郑善夫

生亦何所喜,死亦何所悲。言脱生死关,短脩复谁尸。

梁日孚

明代 郑善夫

梁鸿终自洁,禄仕暂栖迟。混世名为佛,修身早得师。

儿童送我意,俯仰别君时。何日长安市,相过筇一枝。

郑善夫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5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