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北雁步云词

北雁步云词

明代 郑善夫

昔我梦翼飞,去与王子亲。双双鸾凤箫,吹破缑山云。

翻身大火坑,洗髓明河津。芔然驭白鹿,下宴瑶池春。

枉驾雁宕阴,玄冥闭天阍。醉扫千文石,万劫留至文。

只今灵峰洞,元气犹氤氲。悲歌草木偃,坐啸天地闻。

归来铲光彩,大隐金马门。君看东方生,至人伏垢氛。

讵罗不了道,一壑空云云。

诗人郑善夫的古诗

金山纪胜

明代 郑善夫

扬子宅前水,东溟势欲吞。乾坤真浩荡,岛屿尽儿孙。

石舞风波作,龙归日月昏。平生爱飞动,长剑倚昆崙。

送人游新安

明代 郑善夫

送君南向婺星源,三十二峰云色连。苍龙白鹤时来往,羽盖银幢下九天。

鞠歌赠思道

明代 郑善夫

垂桑弓,挂蓬矢,旦夕如长凫,谁将哺尔乌。来啄粟飞入网罗,将尔含哺向滹沱。

河水㶁㶁,黄沙淫淫。琴弦自有心,翻奏山水音。流响入明堂,锡尔龙凤章。

但得龙凤章,不愿尚书郎。持归报尔父母,父母之恩安可毕。

歌黄钟,鼓朱瑟,高堂沉沉射红日。

九日同剑川诸子登马坑诸山望九峰道南祠记事

明代 郑善夫

南平县北重阳至,强起登高风雨朝。乌帽黄花修旧事,风流人物忆前朝。

东南形胜山川固,闽粤衣冠气象饶。千树早霜寒自积,一潭秋水澹相摇。

汉王俎豆还宫庙,刘守勋名已寂寥。群盗檄书随处满,万方兵甲几时销。

年荒白昼三军噪,日远黄堂五马骄。病后故人俱杳莫,幸然胜事不萧条。

人兼邺下何须避,谊重淮南定见招。青眼岂辞鹦鹉盏,白袍更上木兰桡。

四贤道近源流断,双剑龙潜岁月遥。桂树丛生江草长,不妨志士遁渔樵。

南望湖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南望诸湖波映空,扬舲东逐芰荷风。垂杨乱覆茅檐绿,好看鱼梁山照中。

画者

明代 郑善夫

近爱钱塘孙画师,江山花木乱生姿。正愁京洛风尘急,却耐庞眉歌紫芝。

柬顾华玉

明代 郑善夫

在昔过逢日,天台山雪生。何期易水上,同忆赤霞城。

杯动青春色,堂含沧海声。终焉谢朱绂,㩗手石梁行。

读汉书四绝 其四

明代 郑善夫

建武闭关示无外,后来夸者却开边。虎头何物飞食肉,西山康居三十年。

赠王双林游宦海门

明代 郑善夫

振铎维扬去,堂斋俎豆幽。岂为苍水使,与度海门秋。

三鳣随风至,群龙抱日游。山阳篴可听,展转忆良俦。

李忠定祠

明代 郑善夫

千秋祠庙对樵溪,丞相愁樵日向西。江汉已浮龙马去,风尘遗恨鹧鸪啼。

伤心北狩谁相问,极目中原他自迷。三疏留君见东澈,人情天运苦难齐。

题金司寇芙蓉溪草堂

明代 郑善夫

绵州城东涪江北,芙蓉溪水逼高寒。人今未向草堂卧,花更何年驷马看。

云锦娟娟临岁暮,白鸥款款并风湍。汉庭近事须君子,黄发高歌承露盘。

送李曲江

明代 郑善夫

李子新为令,南迁百粤州。梅花过庾岭,吹满曲江头。

鹏运天池暮,槎停星汉秋。丹砂好寄与,早晚上罗浮。

逐客二首送刘伯儒侍御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黄衫白马簇金台,逐客飘飘去不回。莫向猿声堕清泪,铜环椎髻解怜才。

孚斋

明代 郑善夫

成心绣鞶帨,偾骄不可拘。脊脊广运中,吾道其何如。

罝罘乱薮泽,太素成蘧除。畸人乘莽眇,焦火蹈若无。

汎然涉九渊,木舟一何虚。得一合众万,瞻阕生明疏。

至情通喘耎,而况孚豚鱼。斋居霁烦想,兹理守弗渝。

说巽苟不亏,化邦扩所馀。眷言永登假,去与天为徒。

闻汀漳罢兵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整整汀漳戍,群凶复听招。频闻洗兵马,不见返渔樵。

猰㺄终难狎,貔貅漫独骄。皇情近忧豁,氛䘲若为销。

梁之石操上杨国老

明代 郑善夫

梁之山兮,岳岳其砥。石之岳岳,兴云及雨。肤合之施,其谁弗被。

立天之中,君子不匮。天常西亏,地亦东溃。我不尔奠,曷其有位。

大皇时行,大浸时滋。怀贞用敦,君予以几。

重游大石次刘德羲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病夫泉石性,山雨健来过。花濡回蛱蝶,松偃足藤萝。

隔岁青春别,同群白发多。宦游殊慰此,高志未全讹。

子夜变歌三章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汉王昔垂钓,白龙从天来。至今龙起处,犹傍汉王台。

送人游吴兴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鸠兹城边望不稀,翠木朱藤罨画溪。津吏扬舲唱歌去,溪花十里使人迷。

后秋兴三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江湖霄汉不相闻,独拊龙泉看斗文。燕雀岂知鸿鹄志,凤麟终遁羽毛群。

闭门春事生黄叶,去国秋山长白云。传语元丰旧迁客,好将王道辅明君。

郑善夫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5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