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容台旧僚友

寄容台旧僚友

明代 郑善夫

上德符元命,南宫列隽才。周王郊祀毕,汉日辟雍开。

法驾新承幸,芝坛定数陪。百年大礼乐,述作意悠哉。

诗人郑善夫的古诗

白袍

明代 郑善夫

白袍存皎洁,傍尔竹林人。安得绿玉杖,长随乌角巾。

庄生书是愤,阮瑀行能纯。易俗吾奚敢,将无养道真。

西湖过孙山人旧隐昔曾与太初用宾月下步六桥令僧人弄笛啸歌为和回 ...

明代 郑善夫

荒迷更踏西湖路,露舄云裳空六桥。涕泪翻悲竹林宴,笛声月色傍中宵。

醉歌乱诧鱼龙出,此地争传麟凤标。今日孤山最孤寂,梅花桂树顿萧条。

大水歌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玄阴冥冥噎不通,五月六月皆天风。雷霆啸海乌兔急,田野尽在波涛中。

南山豆苗沙压死,东畬禾头半生耳。志士宁辞沟壑填,农夫自此生事已。

君不见无诸城外鬻幼男,今岁诛求岂但三。

夏朝覃山即事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四月覃山茶树香,蹋歌采茶多女郎。孤亭小池长杜若,斜川细雨飞鸳鸯。

岛屿历历渺云水,烟波茫茫连大荒。眼中春花复欲尽,未得及春归故乡。

暮春湖上

明代 郑善夫

沧溟春欲暮,湖上芳草生。风烟吹不断,遥带凤凰城。

万事兵戈外,孤臣藜藿情。何当拊神物,谈笑扫欃枪。

九日同剑川诸子登马坑诸山望九峰道南祠记事

明代 郑善夫

南平县北重阳至,强起登高风雨朝。乌帽黄花修旧事,风流人物忆前朝。

东南形胜山川固,闽粤衣冠气象饶。千树早霜寒自积,一潭秋水澹相摇。

汉王俎豆还宫庙,刘守勋名已寂寥。群盗檄书随处满,万方兵甲几时销。

年荒白昼三军噪,日远黄堂五马骄。病后故人俱杳莫,幸然胜事不萧条。

人兼邺下何须避,谊重淮南定见招。青眼岂辞鹦鹉盏,白袍更上木兰桡。

四贤道近源流断,双剑龙潜岁月遥。桂树丛生江草长,不妨志士遁渔樵。

答祝鸣和

明代 郑善夫

一落沧洲懒性便,苦吟何有八哀篇。美芹但取邻人笑,小草犹惭官长怜。

白日啸歌聊自慰,赤霄勋业尚茫然。携琴载酒忘忧得,不爱床头三日钱。

赠黄肇三首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上林未揖让,广莫进疠瘴。大江不可踰,坡陁莽翻荡。

入门报所亲,何以慰惆怅。庭萱蕤有永,塞雁宛相望。

送何仲默游关中六首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弱齿逃篇翰,中逵谢华藻。深文用情性,鞶帨日已扫。

箫韶奏虞庭,凤凰出琼岛。至音动天地,和者一何寡。

永言承德辉,别尔乃草草。

题黄隐君水居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人境不肯住,水居犹沧洲。青山如对隐,白发本无愁。

春草诗魂合,秋风乐事求。鲈莼兴不浅,聊定此生谋。

五子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太山五株松,冬夏恒苍苍。凉风旦夕劲,声闻一何长。

声闻曷足贵,所贵蒙雪霜。东封翳隆爵,俛首以徬徨。

何言帡幪勋,乃见斤斧伤。苍颜日摧颓,卒岁增慨慷。

但令本根固,繁条会有强。依依女萝草,永言附遗芳。

天姥行

明代 郑善夫

天姥旁通天一门,下临绝壑桃花源。玉佩灵车杳然去,凤笙吹断越山魂。

送人之宣州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白也风流处,云山满意幽。兹为宛水隐,况得敬亭游。

桃李含清夜,梧桐下素秋。澄江净何日,转忆谢宣州。

别林克相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邺下传诗句,沧洲拂钓竿。正思龙卧稳,翻惜雁归难。

燕壁云回合,闽关天郁盘。飞腾最怜汝,慷慨一弹冠。

九日登高盖山忆旧游

明代 郑善夫

此日经过高盖下,忽忆去年高盖峰。秪见黄花似往日,那堪衰鬓向秋风。

烟霞不断重阳路,勋业犹疑三径松。旧国萧条岁复晏,布袍芒屩意何穷。

寄施粤之侍御

明代 郑善夫

南昌隐君子,寄迹绿云端。念尔神交久,惭余色会难。

此时歌伐木,伊昔阻风湍。何日下县榻,相看黄箨冠。

张起溟约过草堂为传卒所误

明代 郑善夫

君是峨眉秀,余惭南海琛。并期歌白雪,何止断黄金。

接手难如此,浮生感独深。闽关及漳水,鱼腹莫教沉。

西山杂诗三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春尽一到此,散愁幽意繁。西湖草已绿,南国桂应蕃。

宫殿浮今日,山河控北门。时艰羡飞锡,来往给孤园。

题虎溪三笑图

明代 郑善夫

东林卓锡地,宛在昆崙西。莲社谁堪入,庐峰不可梯。

一空无色相,三笑岂菩提。便合攒眉去,酕醄过虎溪。

向晓

明代 郑善夫

河影忽不见,东方方小明。晨鸡许市客,秋管海边营。

起舞者谁子,飘零独此生。矇昽听金钥,封事转驰情。

郑善夫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5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