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五子二首 其二

五子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太山五株松,冬夏恒苍苍。凉风旦夕劲,声闻一何长。

声闻曷足贵,所贵蒙雪霜。东封翳隆爵,俛首以徬徨。

何言帡幪勋,乃见斤斧伤。苍颜日摧颓,卒岁增慨慷。

但令本根固,繁条会有强。依依女萝草,永言附遗芳。

诗人郑善夫的古诗

望武夷时与黄元质同赋

明代 郑善夫

客路未千里,名山已万重。歌传武夷曲,兴落幔亭峰。

密竹幽幽鸟,深溪隐隐舂。黄生诗句好,吾得事游踪。

武夷曲次晦翁棹歌十首 其九

明代 郑善夫

石鼓云楼天汉开,飞泉几道白龙洄。探元笑入桃源路,黄叶千岩风雨来。

逐客二首送刘伯儒侍御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尉陀城外汎云槎,西望峨眉隔水华。若道日南天万里,归心一夜过三巴。

青野堂成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不厌芳华耽寂寞,江湖廊庙本同机。明时正好兴周道,要识莘磻是汝师。

白袍

明代 郑善夫

白袍存皎洁,傍尔竹林人。安得绿玉杖,长随乌角巾。

庄生书是愤,阮瑀行能纯。易俗吾奚敢,将无养道真。

病居读顾与新诗

明代 郑善夫

伏枕殊方客,秋风岁载阴。鍊形功不就,抵病意何深。

稍出词章网,翻为著作淫。头风顿觉愈,吾只爱陈琳。

部直

明代 郑善夫

春怀耿不寐,怅望宛京天。鹤到中宵唳,星分万井悬。

燕云时少耗,郊禘日虚传。常想南昌尉,先存谏诤笺。

独树篇

明代 郑善夫

豫章之山盘盘乎巀嶪而倚天,石璧万仞荒㫚嘘云烟。

上有独树风雷缠。轮囷偃亚黛色古百围,窍穴号吸謞宎飘风传。

孤根入地几百尺,云是蘧仙手植距今三千年。内注沆瀣华,外荡日月光。

枝翻浪涌,子堕金香。自是灵株䬃飞动,天鸡海鹄空多梦。

白日影倒彭蠡阴,黄昏声压香炉重。千峰远意含太和,万木岂敢争嵯峨。

霹雳空中下矢石,洞庭无地浩然风波。兹木结踞其如何。

大厦长年急梁栋,心猜目眩今犹多。君不闻上古有大椿,万六千岁为秋春。

精英幻化那可测,至今世有青牛君。兹木无乃是,不然何以有此垂天之苍云。

山樊古柏相葱菁,早晚移根天帝庭。修条思在雪霜外,肯与众木分光荣。

柤梨楸桑亦蓊郁,掊击拆泄岂辞辱。商丘之樗,曲辕之栎。

非不巨且齿,拳曲轴解徒为尔。吁嗟乎豫章独树何神哉,安得长梯倚天畔,上采附枝下柱明堂摧。

台州观海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迷阳不自觉,春远此登楼。落日鲲鹏运,一桴天地浮。

白波心不变,青鸟信何由。八骏浮云里,平居端百忧。

送平厓侍御使山东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尔往乘骢山海东,赤霞心捧大明宫。腰间绣斧横金枘,白日青天意气雄。

答顾华玉参政

明代 郑善夫

吾怜顾长康,吏隐近沧浪。学道通元窍,蛟龙翊尔翔。

云回朱鸟国,花照紫薇堂。授我冥筌意,相期天汉长。

西湖同李水部孟玉詹进士泮

明代 郑善夫

春城万水散晴湖,南北高峰相对孤。雨后舟航分气象,年来心迹落虚无。

只妨鱼鸟催人事,不厌菩提混世途。小折梅花携二子,竟无秀句吊林逋。

赠道夫四首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颓风吹岊水,饮子白玉杯。意长酒力微,日暮倚徘徊。

十年绨袍恋,岁杪起离哀。咎愆孰与陈,游衍孰与偕。

故国不可居,鲁生行凿坯。金台何崒嵂,首山亦崔嵬。

茂子竹柏心,馀阴及枯荄。

九日忆近夫

明代 郑善夫

忽忆齐州殷给事,经年不见使人来。往时皂帽真能落,此日黄花何意开。

南国眼深鸿雁字,暮云天远凤凰台。泰山梁甫输心地,报汝璚瑶清梦回。

吴中杂诗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秋浦下鸿雁,秋风鸣芰荷。客怀一万里,江月夜如何。

送人游吴兴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善夫

鸠兹城边望不稀,翠木朱藤罨画溪。津吏扬舲唱歌去,溪花十里使人迷。

寄潘逸老

明代 郑善夫

东湖潘逸老,守晦十馀年。久病文园枕,长贫杜曲田。

形骸非故我,天地有真诠。愿汝支离德,閒居读内篇。

大田读伯固起溟见和之作怅然怀答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善夫

读尔怀沙赋,潸然系我思。当年分即死,此日已云迟。

社稷还唐介,江山哭子期。才贤世有几,况及圣明时。

同心结三章送林德敷赴齐东 其三

明代 郑善夫

岁暮心匪夷,哀弦久断绝。与子不殊调,胡忍相诀别。

临淄锦绮场,子去守饥渴。愿保金石志,慰我肠百结。

闻孙山人在西湖水寺

明代 郑善夫

吴门往日听谈玄,塞雁江谈动隔年。闻尔独居水西寺,与谁同泛六桥船。

谈翻荇带锦不乱,鸟下蘼芜青可怜。拟把郫筒共梅蕊,兼程定得小春天。

郑善夫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5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