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有马杂诗 其四

有马杂诗 其四

清代 郑孝胥

溪馆无人至,松杉閟翠微。乌山底处似,沈范二公祠。

诗人郑孝胥的古诗

十五夜看月落

清代 郑孝胥

残宵孤坐将何待,暗裹流光亦可惊。夜色苍苍收欲尽,却看坠月入天明。

杨和甫集二李篆谱书后

清代 郑孝胥

斯冰去人远,遗迹搜鳞凤。炎炎六百言,《尔雅》辞可诵。

千文集逸少,传习世已众。孰与持兹编,考古极有用。

岂徒窥篆法,小学繫尤重。先生厉名节,死义事绝痛。

何时手自书,整暇兼飞动。避俗意殊奇,合污宁足讽。

又为思缄题所藏二帖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官帖久纷纭,何处寻用笔。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

九月二十一日出山海关赴秦王岛

清代 郑孝胥

黄入榆杨霜又催,关河摇落正堪哀。乱鸦忽逐秋风起,似有诗魂结阵来。

津沽杂感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莫信人间有后期,狂花风里自难持。袖中书字何曾灭,恰到三年意尽时。

三月初五日携家人往龙华观桃花至则已谢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老去春归最惘然,龙华花事误今年。春光祇在残红里,搔首何须更问天。

再答梅泉问疾

清代 郑孝胥

河东先生作《天说》,血气壅底为痈疡。天地元气亦类此,乌至得丧兼存亡。

始知人身一天地,万物变灭如沧桑。虫生物坏极微渺,此功彼祸恒相当。

聚则一物散万物,彼虫非幻吾非常。造化不测岂在远,祇此七尺真昂藏。

形骸理为神明用,久视却病宁无方。户枢流水有善喻,失摄致疾由疏防。

君诗为我解内愧,理境奥博谁与详?入春奇暖顷又雪,草木虫豸嗟逢殃。

亦如杀虫已吾患,自诡元气犹精强。欲广《天对》继子厚,未克作圣姑能狂。

题杨叔峤书迹二首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戊戌七月间,独宜用裕禄。吾谋卒不遂,野寺馀一哭。

孔子生日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尧舜与人同,孔子岂独异。孔吾异孔子,高远若难至。

绝世作妙语,出之一何易。古今万明哲,未必跻此地。

假年欲学《易》,孰能解其意?造化虽无穷,日用理非邃。

人莫不饮食,反省鲜知味。以此求圣人,或者得所志。

死生何足道,后圣必相契。惜哉无孟轲,谁与告来世?

哀小乙 其六

清代 郑孝胥

文字久不磨,形骸倏已改。形为恋人间,一瞬即千载。

强令短者长,短长究安在?我今恨渠短,自谓犹有待。

朝来昨既失,夕至昼奚逮。始知逝川叹,圣者难自解。

长逝等无归,岂必归为鬼。形声术可留,神识还真宰。

文字固非道,聊复托生死。

卓君庸求赋柳梅诗

清代 郑孝胥

绿叶青枝人共识,诗老何曾识梅格。细看非柳亦非梅,点染春光弄颜色。

渊明君复一世豪,攀条折枝空相高。老夫与汝平章了,笑煞庭前夹竹桃。

有马杂诗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松萝风飒然,双泉自奔泻。踞石而科头,白衣山人也。

夜起庵杂诗 其五

清代 郑孝胥

淳于讽子舆,嫂溺援以手。避嫌忍坐视,毋乃君子咎。

以道援天下,其义在不苟。徒手将何施,行权岂可狃。

枉尺而直寻,逆取而顺守。本原既不端,讵免天下诟。

使日杂诗 其十九

清代 郑孝胥

百岁才馀廿五年,任他修短且随缘。英雄花月应同尽,莫向人间叹逝川。

将去边防杂述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老我何心看歌舞,病来亦复废杯觞。为君诵取船山语,已避名场避酒场。

陈母刘夫人七十寿诗

清代 郑孝胥

博通经史善讲肄,抗颜为师德尤备。登堂正似老书生,教子还成清白吏。

济济名门众共称,家风勤学逮孙曾。吉祥文字何妨浅,念佛栽花即寿徵。

孙母蝶异

清代 郑孝胥

昔人梦蝶喻其适,双蝶何来伴易箦。灵真脱茧欲飞扬,想见离尘生羽翼。

一念休持八十年,好生积善贯华颠。极天兵火无边劫,不爱逍遥是散仙。

赠高啸桐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吾侪各垂老,畺桂性愈辣。固知不可口,安得变甘滑。

无言人已憎,何苦更强聒。此行君勿悔,惜玉宁避刖。

苟求心所安,得失等毫末。暂游尘土中,益觉江海豁。

天寒病初起,养气幸勿忽。

赠宪有之

清代 郑孝胥

忠贤久赍志,哲肆各超特。吁嗟此何时,为国当尽力。

少康初在虞,羽山犹未殛。见君窃叹异,风骨果遗直。

老夫颇相士,深浅稍能测。热中必怼上,室怒市于色。

一笑契吾言,士固先器识。

使日杂诗 其九

清代 郑孝胥

琼岛仙姝不自妍,莫将脂粉拟天然。春潮初涨云初起,正在朝阳吐燄前。

郑孝胥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594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