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拓旧传李氏本,荆川父子留私篆。国初鉴赏得朱查,武梁祠像名初显。
衎斋秘藏凡几载,旋入扬州玲珑馆。佩兮割爱遗汪君,转赠秋盦意殊款。
秋盦嘉祥获遗石,重立武祠抉幽隐。前后石室文益多,载籍未收剔苔藓。
殷勤持此寄覃溪,好古天教福双眼。尽资两汉记金石,辨證详明助新纂。
猿叟赋诗石洲继,道光季年事非远。济宁李氏久失之,宝物何缘出京辇。
十四图才存十一,馀烬居然脱兵燹。流传先后粗可稽,题跋如林幸无损。
李君自序具颠末,时士续咏见盛晚。老夫敛笔复何云,聊快任城璧终返。
警石先生三十七,不应乡试为校官。道光丙申绘图日,海昌训导已十年。
平生毫发无外慕,气盖一世如等閒。冷斋之冷却万热,更以万卷培其源。
中年自视藐千古,独辨真伪诚要言。文章小技在充足,洮洮易尽何足论。
曾侯自谓喜雄峻,徒长躁气非本根。披图至我识微意,嵚崎欲压仇山村。
江湖交流山压城,祠堂照影收江声。千疮万痍痛徐定,惟见楼观栖峥嵘。
已乱终疑阙人力,三十馀年民尚瘠。山县荒荒仅一祠,壁记含悲空入石。
劫后神州运渐开,救时须是异人来。沉吟高阁天风晚,落尽江梅长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