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使日杂诗 其五

使日杂诗 其五

清代 郑孝胥

独往孤行道偶通,知音千载最难逢。世人尽在酣眠里,忘却人间夜起翁。

诗人郑孝胥的古诗

江阴赵焕文茂才殉节纪书后

清代 郑孝胥

天下行同伦,中国本无患。贼臣倡犯上,举世乃好乱。

排满实邪说,不义岂尊汉。斯民既趋利,倒戈复何惮。

能发不能收,瓦解变愈幻。人人怀异志,所务在争纂。

神州遂陆沈,深谷化高岸。名教益扫地,丈夫殊可贱。

伟哉赵茂才,一死定众眩。夷狄犹有君,诸夏竟俱叛。

行天揭日月,顺逆所必辨。薄俗诬大同,相率入焦烂。

纲常彼何罪,小康足为善。老夫虽遗民,未死火在炭。

救民诚吾责,卫道待义战。

海藏楼杂诗 其九

清代 郑孝胥

密云久不雨,日色淡似幽。坐闻风蝉声,飒然已成秋。

蕉葛惬初凉,纨扇可小休。委心得无为,直与造物游。

形骸犹可用,所乐在此不?捐书苦未能,多事真吾忧。

答沈子培比部见访夜谈之作三首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世衰士亦放,未可荣以禄。高言虞见罪,聊复试饮啄。

君看我此来,作计乃尔毒。兔爰逢百优,明夷入左腹。

毁车更杀马,降志非取辱。起追孙登啸,坐视唐衢哭。

韩非怀孤愤,终为秦政戮。东野变为龙,退之讵能逐?

陈一甫观察六十双寿

清代 郑孝胥

自奉至约意若吝,忽斥千金付灾赈。贤者固应不可测,莫讶衣冠类寒畯。

廉吏家风国史存,平生阿堵岂轻言。齐眉黻佩能相警,犹有图书遗子孙。

题慈乌村图

清代 郑孝胥

金村幽人《隐居赋》,树老峰环资掌故。能文祇用说田园,辟世谁知守丘墓?

年年返哺还养雏,共爱君家屋上乌。切莫离巢思远举,出村恐有黑云都。

二月廿四日归海藏楼花已半残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残花能待我,于意良甚厚。吾犹及此花,于义或无负。

人生不相及,馀恨常八九。至哀来无端,颠倒终何有。

年年人渐亡,自顾亦已叟。惟当屏文字,纵论且举酒。

官学杂诗 其四

清代 郑孝胥

公卿喜接士,清望雅所归。清莠虽杂陈,此意未可非。

谓彼为士者,岂无以自居。谨身保令名,庶足酬己知。

如何务苟得,暮夜靡不为。坐令倒屣人,鼠璞遭世讥。

少年固可尔,垂老胡奈痴。阴求或不餍,恚怒仍怨咨。

纷吾二三子,名盛毁亦随。朋友有难言,我怀清郁伊。

和立之极乐寺坐雨韵

清代 郑孝胥

六十年来迹孰寻,惊闻把臂又双林。含情莫问同光事,祇有西山雨意深。

侗伯立之立庵同出观荷

清代 郑孝胥

伏中伏处动累日,乘兴追凉忽同出。荷塘联袂一延伫,红衣离披杂莲实。

夕阳略波弄金彩,西眺南开极蒙密。水乡渺渺入无际,安得扁舟逐明瑟。

旋过湖墅荫高柳,脱帽恣谈苦难毕。餦餭乳酪甚嘉惠,渴吻得之加纵轶。

论诗奋欲扫尘语,去就案头先涤笔。

四月二十日渡海 其四

清代 郑孝胥

箕斗不能神,独爱横天彗。借汝为扫除,一豁平生意。

程白葭属题精忠柏断片图

清代 郑孝胥

世方憎忠义,君胡表此柏?移之至岳坟,终古配毅魄。

吁嗟墓中士,涅背字历历。苌叔苦违天,天倾血成碧。

海藏楼杂诗 其二十三

清代 郑孝胥

石遗失其偶,孤吟成老鳏。故山愁独归,岂如寄朝官。

下笔不自休,神伤赋萧閒。江郎才未尽,晚景犹悽酸。

别来肆于诗,皮陆可跻攀。鳏夫与冷宦,气味极相关。

流传悼亡作,微之何足言。

丁叔雅示猿叟书册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猿叟吾酷爱,谓可追杨风。谓其使笔处,如开两石弓。

篆书到阳冰,分书迈蔡钟。真行已小低,米董一扫空。

主张在北碑,摆脱馀颜公。常熟誇意态,雅步颇雍容。

视何究莫逮,飞走技不同。

偶忆刘梦得诗

清代 郑孝胥

秋毫为重泰山轻,自觉年时宠辱平。却笑刘郎再来日,千帆万木动关情。

樱花花下作·其一

清代 郑孝胥

非白非朱色转加,微寒轻暖殢云霞。
春风省识倾城态,只在楼西几树花。

余尧衢章江送别

清代 郑孝胥

孝亲久临朝,朝士习苟免。有国孰与守,乱作盖已晚。

余公官江右,民教狱未谳。残民以媚外,上下色无赧。

余公持不可,正论独侃侃。弃官归养母,倾国徒一饯。

当时光绪末,名节立已罕。陵夷五六年,瓦解果不远。

海滨出此卷,追话犹愤懑。成名事亦小,无补愧言遁。

中兴苟有望,旧习当尽刬。守官可矜式,相对摩老眼。

徐积馀随庵勘书图

清代 郑孝胥

北江论藏书,数等意甚备。推原正缺失,考订家为最。

何人可当此,惟数钱与戴。其次辩板片,错认不少贷。

是谓校雠家,抱经覃溪类。又次曰收藏,异本广收致。

下供博士览,上或补金匮。天一阁嶙峋,瓶花斋珍袐。

昆山传是楼,海内共惊视。又如嗜宋刻,所获多精致。

旨意纵未窥,年日务省记。邬镇鲍处士,吴门黄主事。

斯为赏鉴家,可喜亦其次。乃若钱景开,陶氏五柳辈。

湖州施汉英,巧掠仍贩卖。旧家有中落,贱取计必遂。

富室苟好书,索价每十倍。其风斯下矣,掠贩诚逐利。

徐侯刻丛书,艺林极宝贵。庶几比荛翁,后贤恃《津逮》。

稚存语虽谑,颇亦饶风味。聊题《随庵图》,世变堪嗟慨。

哀小乙 其六

清代 郑孝胥

文字久不磨,形骸倏已改。形为恋人间,一瞬即千载。

强令短者长,短长究安在?我今恨渠短,自谓犹有待。

朝来昨既失,夕至昼奚逮。始知逝川叹,圣者难自解。

长逝等无归,岂必归为鬼。形声术可留,神识还真宰。

文字固非道,聊复托生死。

二十一夜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檐角长庚出未高,半规霜月见秋毫。胸中已是无波井,却为鸡声起怒涛。

李景林讨冯玉祥战于杨村大破之

清代 郑孝胥

世固无忠臣,孝子亦难得。孝行天所佑,神鬼助破敌。

天津四战地,无险焉可扼?置阵当通衢,雷部隋指击。

贼来碎于此,骈死若山积。元戎整以暇,将士自尽力。

逆竖贯满盈,天道所必殛。号为名教战,论者犹叹惜。

一朝收京师,何人能草檄?

郑孝胥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594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