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六月十五夜与稚辛拔可至华园取凉

六月十五夜与稚辛拔可至华园取凉

清代 郑孝胥

回首楼台灯渐远,飘然人似月行空。不须更看鱼龙戏,领取长桥彻夜风。

诗人郑孝胥的古诗

夜起 其四

清代 郑孝胥

举国欲何依,无主自致乱。老夫略识涂,诪张莫为幻。

六月十八日未明望海

清代 郑孝胥

天荒荒而非云,月团团而无色。海兀兀而不波,楼迢迢而将白。

九原

清代 郑孝胥

王室中兴岂妄言,待时未可议南辕。韬翁忍死犹东望,难慰斯人在九原。

吴兴周庆云为其生母董夫人造塔于杭州西湖理安寺自书金刚经且乞丁 ...

清代 郑孝胥

逝波所卷倏万劫,成坏变化随诸缘。莹莹一念偶不灭,坐使金石为精坚。

有人心伤母鞠我,报以罔极穿重泉。瞿昙遗文劝出世,血泪化墨书盈篇。

绘图建塔俨弹指,神鬼冥助非人权。湖山照耀佛守护,见者悲涕垂穷年。

故知斯义了无坏,陵谷改尽谁能捐。世间莫非父母体,何苦造孽空滔天。

短狐

清代 郑孝胥

射影含沙见短狐,高明悬的亦非夫。纷纷魑魅争光者,颇解虚堂息影无。

读国分青厓诗题其后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我居神户日,去今四十年。避暑得出游,颇思就温泉。

所恨不解语,造次无其人。尔时逢一姝,自名小歌津。

抚掌笑使君,迂哉何待言。意动必可解,出语非自然。

默然惊其慧,负负惭婵娟。回首诚隔世,或犹在人间。

以诗记其名,兼以语雨山。

沈重烟思亲望月图

清代 郑孝胥

逝者谁能留,月色独不改。堂前一遇之,何异亲斯在。

此情恐亦亡,风木不相待。知君经天泪,夜夜沈碧海。

花下又作

清代 郑孝胥

暗林渐分雾犹瀰,千花万蕊皆低迷。楼东花气与云接,朱酣白醉迎朝曦。

何人与花斗早起,精爽清明似难比。却愁断送几斜阳,付与醉生兼梦死。

答张君玉裁

清代 郑孝胥

石遗最知诗,未免阿所好。学诗吾亦老,浅陋岂足道。

平生梦韦柳,一字不能到。次之为韩欧,搁笔难其奥。

随人作近体,何异蜂蝶闹。从今欲不作,蓄志待衰耄。

近得虞君诗,于杜果深造。沈雄出意表,纤巧端可扫。

张君师石遗,吐属颇兀傲。为君道所历,弩末愁鲁缟。

寄答张贞午

清代 郑孝胥

扺掌为大言,临事苦临尽。临尽智亦穷,于事或稍近。

一生数蹈此,久为深人哂。自知不量力,正坐疏且浅。

此行虽应募,耐事实所短。朝官多老手,善败终不窘。

得失置勿言,急脉受以缓。寻君遂初赋,恶声孰能反?

三旬闭不出,花发风稍暖。未须借春老,心事殊恨晚。

久闲思自试,甫出意遽懒。家书一言归,夜梦已先返。

送行盍预作,俊语不可忍。

有马杂诗 其五

清代 郑孝胥

溪声使人静,鸟语引熟寐。风从前山下,尽带松竹气。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众芳竞媚世,菊乃傲者徒。菊秋风雨中,闭门足自娱。

诗人有寒骨,气类惟饿夫。周粟诚不义,餐英追三闾。

千秋屈与陶,知己良有馀。对菊怀二子,悲吟意何如?

梅泉属赋意大利石像

清代 郑孝胥

为雪为云石欲起,皎然群欲从逼视。神情凛凛绝精严,颠倒摇魂自披靡。

负剑辟咡婴跃怀,蹴毬注晴羿发矢。寒衾虚幌月窥窗,愁君独居意难止。

长尾雨山招游天满宫金阁寺遂至岚山

清代 郑孝胥

雨山君子人,垂老愈岂弟。垂期四十年,白首见不易。

我如介之推,从亡齿徒隶。惟君戒勿馁,亟起追天意。

平生不计功,聊欲正其义。斯民诡自圣,与我久遐弃。

伤哉礼先亡,存者蛇与彘。意行且纵语,林水忽深邃。

岚山何陡绝,仰睇若难至。山楼坐临溪,微雨转荫翳。

借君杯中物,一酹填胸气。栖迟指碧流,吾亦从此逝。

海岸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渐苦龙沙岁月深,祇将梦想寄山林。海波汩没无人处,安得成连为鼓琴。

樱花花下作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嫣然欲笑媚东墙,绰约终疑胜海棠。颜色不辞脂粉污,风神偏带绮罗香。

园林尽日开图画,丝管含情趁艳阳。怪底近来浑自醉,一尊难发少年狂。

汉江秋望图 其二

清代 郑孝胥

江哀汉怒此争流,断送愁人又暮秋。今日中原应失望,莫将泪眼更登楼。

又为思缄题所藏二帖 其一

清代 郑孝胥

官帖久纷纭,何处寻用笔。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

海藏楼杂诗 其十七

清代 郑孝胥

楼中好雨声,入梦犹有味。晓来一推窗,晴丽足佳气。

花竹如新沐,弄日献百态。身閒聊自悦,徙倚即世外。

抗声咏《诗》、《骚》,随风入天籁。横空啸鸾凤,过客或惊怪。

谁知孙登狂,不与稽阮辈。

使日杂诗 其十三

清代 郑孝胥

松径通天暗入林,两峰离立意何深。白云虚度岩腰过,似有微行出岫心。

郑孝胥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594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