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盂兰盆词十首 其十

盂兰盆词十首 其十

清代 郑用锡

元都狮吼斗狰狞,

诗人郑用锡的古诗

新拟北郭园八景 其四 石桥垂钓

清代 郑用锡

且理钓鱼丝,石桥独坐时。一竿遗世虑,最爱夕阳迟。

排遣

清代 郑用锡

作文少者事,老大非其责。既老尚好文,笔砚何役役!

堪叹少年场,科名易弋获。未擅雕虫工,空持腐鼠嚇。

枉自执一编,时时劳笺擘。鸡肋空咀嚼,弃之良可惜。

且与古为徒,兼以安形魄。

感叹 其一

清代 郑用锡

人同天地生,职业随所止;职农与工商,执业分彼此。

欲耕当问奴,欲织当问婢;兼之有弗能,专之乃足恃。

繄余读父书,精勤日砺砥。所幸先人谋,衣食颇自喜。

讵知五旬馀,拂袖归田里。蓼莪既废吟,伯兄亦云死。

门户强支撑,家督从兹始。问舍与求田,况复生平耻。

惟存知足心,守约戒豪侈。有基苟勿坏,差自慰乃尔。

新拟北郭园八景 其五 小山丛竹

清代 郑用锡

有山兼有竹,宜夏亦宜秋。绝似筼筜谷,新封千户侯。

羸卒

清代 郑用锡

桑乾负戟又葱河,万里奔驰两鬓皤。懒听军书徵姓字,强将病骨曳干戈。

千山风鹤闻声惮,一辈沙虫奈老何!似此颓唐呼不起,淮阴无计将多多。

题陈育庭鞠我图

清代 郑用锡

堂上八千椿,阶前慈母竹;人生非空桑,所当念顾复。

母兮生儿苦,儿兮赖母育;一旦忽别离,终天抱痛哭。

今日见形容,写以南山竹。问君何所取?厥义通于鞠。

矧此秒容淡,是母爱所独;欲开晚节花,我母享其福。

我闻君斯言,为君长叹服。南陔白华篇,同作补亡读。

补悼亡作十首 其四

清代 郑用锡

添香夜夜理残篇,但祝儿夫早著鞭。人愿天从同一笑,黉宫长忆听钟年。

生辰值雨作

清代 郑用锡

占时过午节,翼日即弧辰;翼朋前致辞,佥曰福天申。

繄余方苦旱,心忧眉亦颦;敢期增大秩,愿享太平春。

为霖望穹昊,虔祷东海滨;幸邀甘泽降,霢霂昏又晨。

苍苍不欺我,感召真如神。事固有相值,天心非不仁。

读易示诸儿

清代 郑用锡

五经众说郛,惟易汇众理;道通月窟中,义蕴天根里。

嗟彼读易者,不过混沌耳。不知先后天,图自羲文始;

爻词彖象系,周公及孔子。彖以括其全,爻各随所视。

三百八四爻,取象皆虚拟。其间德位时,当须判臧否。

承乘兼比应,毫发难差徙。吉凶同悔吝,佔词辨由起。

二五位居中,论正或未是;惟中能兼正,馀虽正莫比。

互卦与错卦,旁通悟其旨。一阴复一阳,变化无涯涘。

何人执此编,一一穷原委;由浅而及深,幸勿踰前轨。

老来娇 其二

清代 郑用锡

何须顾盼属东君,叶叶流丹映夕曛。偏向空山饶晚节,秋娘未许妒同群。

同年富益斋别驾枉顾,赋赠

清代 郑用锡

北辙南航四十春,剪灯一夕话前因。箧中新检同年录,海上欣逢聚首辰。

治谱如君闻已久,高轩今日始相亲。天涯握手嗟何晚,回忆苔岑尚几人!

明妃出塞二首 其一

清代 郑用锡

万里胡沙月暗天,琵琶声断玉关前。解环羞寄征边将,为结君王再世缘。

诸侄入泮,作此勖之

清代 郑用锡

少年急求名,不妨苟为就。枉尺而直寻,勿安于媕陋。

譬彼牛蹄涔,去浊存清溜。一勺虽无多,涓涓夜复昼。

赴海纵大观,滥觞已非旧。斯言非尔欺,请以书座右。

盂兰盆词十首 其七

清代 郑用锡

寸魂尺魄亦登场,玉碎兰摧事可伤。五载孱躯非寿者,一家泥首礼空王。

今宵佩䚢应来受,再世衔环总渺茫。愿祝莲花生净土,莫教容易化衣裳。

题曼倩偷桃图二首 其一

清代 郑用锡

托根仙界实离离,王母堂前结子时。漫道仙家能辟谷,如何臣朔尚称饥?

读籋云诗寄赠

清代 郑用锡

卓荦英才愿未偿,饥驱无力赴名场。长途屡蹶蹉羸马,修脯无多渐饩羊。

挟策能伸三寸舌,忧时空结九回肠。匡庐啸咏终何补?恐有旁人笑汝狂!

读东坡「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诗感赋

清代 郑用锡

一日清閒两日仙,人生何日名利牵!愚公移山智者笑,夸父追日时易迁!

我今行年已七十,得过且过皆由天。坡公大笑应许我,此是一百四十年。

孔雀生卵不自伏,以雌鸡代之 其一

清代 郑用锡

螟蛉果裸负来奇,松柏曾相附兔丝。谁料朱公同饮啄,家禽从此是同支。

一纸炉 其二

清代 郑用锡

此去无须埽叶劳,列铛松下夕阳高。可怜世上人情薄,冰炭丛中闹一遭。

示松儿

清代 郑用锡

男儿贵自立,弧矢昔所悬。弧期在千古,不让今人前。

我年三十六,一第幸登天。蹉跎犹自悔,兀兀嗟穷年。

穷通虽有命,尔志当益坚。譬如登华岱,奋迹陟其巅。

且披邺侯架,更著祖生鞭。光阴如过隙,转瞬难久延。

桑榆收已晚,时逾境亦迁。门闾吾望子,勿复废钻研!

郑用锡

郑用锡

郑用锡(1788~1858)字在中,号祉亭,清代台湾淡水人,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14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