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石泉寺修先墓感怀二首 其一

宿石泉寺修先墓感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岳

石泉旧名寺,废坠亦堪哀。岩桂春开落,溪云日去来。

基荒选佛阁,草没雨花台。世界归空寂,乾坤几劫灰。

诗人郑岳的古诗

泰陵望引哀歌 其三

明代 郑岳

孝道追虞舜,宽仁过汉文。屡蠲天下赋,深却四夷勋。

郊庙精禋格,宫闱问寝勤。大臣时赐对,左右不曾闻。

过圣寿寺午憩

明代 郑岳

冲沁溪头泊钓舟,并骑羸钓访山游。松檐长宿三春雨,麦陇初登四月秋。

地僻安禅僧欲定,时平击壤我能讴。悠悠万事浑无尽,瓜熟青门有故侯。

方松厓出殡感伤

明代 郑岳

六桂传芳韵,二难振羽仪。平生多节槩,吾道有光辉。

十里佳城在,三生旧话非。客途曾梦我,迢递劝君归。

谒岳武穆王祠

明代 郑岳

十二金牌一日催,三军恸哭捲旗回。马前果中书生计,河上深孤父老来。

开辟乾坤无此变,古今成败有馀哀。皇明尽复中原土,地下忠魂亦快哉。

中秋夜宿蒜岭驿

明代 郑岳

路隔家山只一程,驿亭孤坐不胜情。可怜今夜中秋月,犹作人间两地明。

首春邀邻曲二三友游梅陇兼卜新兆旷然有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岳

小丘聊试卜,高下屡移筹。造物藏深巧,人生图永休。

决渠分麦陇,趁雨种松楸。鸡黍堪供客,无妨信宿留。

宿石泉寺修先墓感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岳

石泉旧名寺,废坠亦堪哀。岩桂春开落,溪云日去来。

基荒选佛阁,草没雨花台。世界归空寂,乾坤几劫灰。

陈石峰出殡感伤

明代 郑岳

輀车垂素幕,欲发故迟迟。雨湿铭旌冷,风寒鼓角悲。

青丘成永别,白首失相知。物论从前定,无惭郭泰碑。

赋长生篇寿表兄林孟声

明代 郑岳

仙溪之水清且长,仙溪山中药草香。何仙寻源昔到此,九鲤变化凌空翔。

山人昔在谷城住,素书不与黄石遇。挈家迤逦来此溪,日分甘泉饮一注。

胃肠经岁忘渴饥,肌肤玉雪颜如铸。更汲溪流煮石髓,丹成便尔飞升去。

庭阶蓂荚纪生年,大枣如瓜荐寿筵。翩跹鹤驭从空下,霞裾绛节来群仙。

从今愿祝百千岁,眼看沧海复成田。山斋老子时在会,酒酣为赋长生篇。

阻雨凤翔官舍咏竹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岳

霖潦浮阶涨,筼筜满院阴。风高秋瑟瑟,城迥昼沈沈。

一径穿苔破,孤亭积翠深。霜台移种晚,聊阅岁寒心。

陇州阻雨

明代 郑岳

幽窗扃雨一灯明,独宿空堂此夜情。陇道寒深双鬓短,关山路险寸心惊。

天连绝塞风烟色,秋入荒城鼓角声。却忆马周投逆旅,一樽寂寞对谁倾。

晚秋社会溪阁二首 其二

明代 郑岳

胜游成屡约,俗事苦相妨。叠石横沙渚,清溪进野航。

稻香仍候雨,木落始知霜。节物时时变,难禁鬓发苍。

曲江雁塔

明代 郑岳

曲江断流水,雁塔突层空。一代豪华地,千秋怅望中。

荒阶晴积藓,阴洞昼生风。俯仰无穷事,青冥一断鸿。

塞下曲四首 其二

明代 郑岳

边人惯骑射,奄忽若星驰。朔风吹马来,四面冲我师。

我师莫轻动,持满以待之。徉北勿轻追,恐为敌所欺。

送何子元少宰改任南都

明代 郑岳

夏秋多霪雨,沈阴翳晨光。沈潦断衢涂,欲济苦无梁。

送子出城闉,策马登前冈。回飙激流云,颢气变清商。

凭高一舒睇,天宇何茫茫。感兹物候异,郁郁情内伤。

古称楚多才,弱冠已擅场。博学富文藻,节操诚慨慷。

兹行岂徒然,抗言系纲常。南望钟山遥,白云怀帝乡。

风露日夕清,兰桂发幽芳。与子结绸缪,望望不得将。

平生契分深,白首相激昂。浮荣难久恃,万世一何长。

愿言保终节,青简谅毋忘。

蒲坂构祠书事

明代 郑岳

故里心长系,新祠喜落成。好山当面立,流水入怀清。

文献开先裔,公侯复始情。衰年头重白,力尽此经营。

西郭经故友陈如宾墓二首 其一

明代 郑岳

德言犹在耳,洒泣忽经春。川岳收光气,冰霜老素臣。

手营坟域近,祀托族枝亲。物论从前定,乾坤只一真。

弋溪访汪石潭宗卿途中有作

明代 郑岳

迂程百里访夫君,层碧楼高隐白云。山径肩舆行窈窕,风花衣袖度氤氲。

师丹典礼谁同议,苏轼文章世共闻。黄阁论思需旧学,即看玉帛贲江濆。

诞日谒先考妣墓

明代 郑岳

九我恩难报,悽然感诞辰。松楸今日泪,天地此生身。

壮志消蓬矢,休祥负绂麟。一杯酹黄土,肸蚃不无神。

送陈生南还

明代 郑岳

榆柳散轻烟,春风又别筵。帝乡逢故侣,客思入新年。

镜里冰霜色,囊中锦绣篇。小西湖上月,相望几回圆。

郑岳

郑岳

福建莆田人,字汝华。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宁王朱宸濠夺大量民田,民立寨自保,宸濠欲加兵,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讦,夺官为民。世宗即位,起抚江西。旋召为大理卿,陈刑狱失平八事,迁兵部左侍郎。后乞休归。有《莆阳文献》、《山斋集》。► 19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