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郑真
天外寒峰紫翠重,亭亭华表拂空蒙。衣冠蒙漠神游远,俎豆缤纷孝享通。
宰木含情凄夜雨,蓼莪有泪洒秋风。百年遗德辉泉壤,行看鸾章宠赠丰。
竹图二轴 其二 横窗
重重晴影覆窗纱,彷佛潇湘水上家。帝子不来秋已暮,飘摇鸣佩渺天涯。
题方壶青山白石图 其一
方壶跨鹤上青天,供奉先生亦已仙。想象风流何处觅,云山云水故依然。
寄史君实 其二
翠竹窗纱易一编,焚香孤坐晤幽玄。从知太极原无极,始信先天祇后天。
龙虎风云当盛代,貂蝉阀阅素多贤。笑看乔梓青如盖,洒洒凉阴雨露边。
题鉴湖晓霁
鉴湖晴涨白鸥波,贺老风流问若何。蛮贾趁墟酬市语,洞山踏月听空歌。
夹堤菱芡经时熟,入郭鱼虾近日多。我亦有心探禹穴,须君同赋考盘阿。
麦秋
天阔黄云望眼遥,凄凄陇亩飒风飙。炎州四月皆萧爽,乐岁千家未寂寥。
庖爨炊香烟渺渺,硙床传响雪飘飘。不须为作清商调,自有尧民击壤谣。
题吴道延西征卷 其一
万里烟沙惨淡中,西风遥跨锦花骢。囊中自有如椽笔,归上将军第一功。
用沈茂玄大使录示令亲所寄诗韵就寄 其一
风流人物奈君何,淮海从容客兴多。夜月光开云母帐,春筵曲唤雪儿歌。
日穿林壑啼黄鸟,雨洗庭阶湿翠罗。正欲扣门同一笑,归来星斗看天河。
寄史行可 其一
八行传家盛有人,科名青紫不如君。契囊错落倾珠斗,使节光华拂锦云。
贾谊有名传洛下,王通随意教河汾。不才亦有田园兴,儗共携樽醉夕曛。
折桂赠金郡公
万里西风桂子秋,梯空谁向广寒游。曾将姓字通仙籍,敢望恩荣赐状头。
金粟妆成凉月满,麝脐香透晚云浮。一枝折赠蓬莱客,好约嫦娥共劝酬。
洪
故园曾忆种芭蕉,长日熏风一扇摇。爱向淮南分别种,夜深凉雨听潇潇。
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其二
禁漏无声昼刻移,天家敕旨出廷墀。诸公且尽仙洲乐,未到分番上直时。
赠临淮生六人赴京 其二 李英
龙蟠虎踞仰王都,浩浩风王属壮图。莫使荆人空抱玉,肯令越客暗投珠。
听莺晓日开丹幛,跃马春烟散紫衢。老我祇甘淮海上,烦君多谢鲁诸儒。
次韵答俞明逸先生 其一
仙翁家住海瀛边,六十容颜似壮年。夜月梦回苍玉佩,秋风吟拥紫茸毡。
牙签插架芸香合,鹤骑当轩树影圆。笑我客居淮水阔,白云千里思凄然。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十三
淮水生鱼不论钱,弈坛醉倒唤棋仙。百年尽可为生业,仰戴皇家日月天。
用前人韵过鄱阳
入云渺渺碧山重,流水茫茫万折东。白月倒悬星斗湿,此身如在广寒中。
题春萱堂
双亲鹤发画堂中,生意森森合化工。夜月天高垂翠黛,午风日暖艳金红。
舞衣笑奉仪容接,仙箓欣夸福寿同。百岁一门歌具庆,恩封早赐大明宫。
题网鱼图
夜来山雨水增波,岩壑遥闻欸乃歌。笑指两船撑欲近,问渠何处得鱼多。
赠沈大使茂玄萧副使叔达共三首 其一
蓬莱高阁望沧溟,隐约仙家唤即应。鹤骑帖云迷远近,蜃楼成市幻空冥。
扶桑日射珠玑窟,沙岛天开紫翠屏。想见此时胸次阔,别来梦绕夜灯青。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 其六
天高河汉烛奎文,灯火山窗夜独亲。谩道翰林华盖逼,手裁春帖是何人。
题广信李通判梅竹画四轴 其四
姑射神人杂佩瑶,月明深夜许相招。鹤声唤起瑶台梦,百尺琅玕雪未消。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474篇诗文
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所藏画 其六 爱莲图
题萱花图赠胡伯霖 其一
题松存斋
挽陈惟学 其一
题敬义斋卷 其三
送庄浪卫千总所王镇抚朝觐领诰而还
寒夜二绝句简徒县丞 其一
送连执中
读东方翔传 其一
玉山县学教谕苏如愚先生谦恭乐善待予如师在任四年以母丧去职作诗 ...
题枯木鸲鹆图
用韵王理问琵琶亭夜宿
题梅花图
寄徐景颜三首 其三
寄玉山董县丞
春山晓思图
寄金太守仲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二十 ...
题庾岭图 其一
和百户韵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 其四
闻方同知入朝还府 其一
赠临淮生六人赴京 其三 孙起
五月初一日太守试阖府县诸生命予为主试初六日揭晓太守有诗次韵
寄方参政文敏 其二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 其四
题文江卷 其一
答姚宗文律诗四首 其一
用前题别赋一首
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写怀三首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 其二
秋兴用宋推府韵 其一
赋野航
送胡廷干归松江
题瀛洲夜宴图
题梅竹
题苏武握节图 其二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十二
题沈先生林塘读书图
题便面赠叶子中先生归慈溪 其一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九
遣怀示儿复升 其十
用李廷琼寓中都口号韵三首 其三
挽故参政彭城郡公二十韵
送史奏差济川归永嘉 其二
题卓民吉画扇面贻叶太守
题梅花 其六
题二乔观书图 其二
题曲江饯别图
和李廷铉皇城长律一首
题瓶梅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八
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 其一
用彭太守喜雨韵 其一
再咏看芙蓉答沈文举
赠沈大使茂玄萧副使叔达共三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