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五月初一日太守试阖府县诸生命予为主试初六日揭晓太守有诗次韵

五月初一日太守试阖府县诸生命予为主试初六日揭晓太守有诗次韵

明代 郑真

艺战中场甲榜开,南州多士慰招来。升平正遇君臣会,俊造须期将相材。

词学尽夸綦北海,经题频问吕东莱。明公藻鉴归公论,耿耿中天玉镜台。

诗人郑真的古诗

和孙大年留别韵

明代 郑真

东风花县几经春,夜度秦经月似银。陶谢诗名夸得俊,欧虞碑帖认来真。

客边敢复留冠盖,天上应须列搢绅。跨马又成淮海别,云霄步武莫逡巡。

题方壶溪山秋兴

明代 郑真

文笔峰头晚翠浓,风流墨客笑临邛。林泉拌得千钟醉,挥写平生锦绣胸。

次韵答姚宗文见寄

明代 郑真

浮庵居士号多文,织就天机五色云。谱族远从虞帝出,经传长仰素王尊。

图南儗奋孤鹏力,冀北须空万马群。尚想淮山风月底,也因诗派续江村。

用韵王理问琵琶亭夜宿

明代 郑真

水流呜咽夜传更,梦里如闻弦上声。却笑当年白司马,青衫泪湿也多情。

寿李太守

明代 郑真

煌煌南极耀晴空,寿祝中都太守公。政化旧歌周召伯,才猷咸仰汉文翁。

绣筵香泛金樽碧,华屋光摇画烛红。桃李东风春似海,衣冠催觐大明宫。

游棋盘石

明代 郑真

逍遥何处觅棋仙,甲子人棋不计年。御气夹城通汉阙,河流到海亘淮天。

鹤巢琪树秋应到,龙护珠宫夜不眠。宝鼎丹砂成九转,道人应许共谈玄。

送括苍王罕成母丧归

明代 郑真

丹符拜领过长沙,老觉萧萧两鬓华。圣主恩深频得禄,慈亲讣远急还家。

仙游怅望云天鹤,反哺愁听月树鸦。江广岁寒冰雪苦,缤纷清泪湿衰麻。

寿吴教授先生 其二

明代 郑真

百岁襟怀一片冰,文光笑指璧奎星。珍庖晓报侯鲭熟,宝瓮春浮蜡蚁馨。

科甲久闻探兔窟,扶摇直儗化鲲溟。同袍尽为先生醉,淮水淮山看画屏。

送吴都督

明代 郑真

名勋开国挺人豪,督府光华日月高。骑马嘶云严棨戟,壶浆夹道迓旌旄。

孔明曾布龙蛇阵,吕望今传虎豹韬。南海功成归奏凯,宫花灼灼映恩袍。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四

明代 郑真

世界流年一掷梭,月凉踏踏听空歌。濠梁往日曾相见,认得篮仙唤采和。

陟望轩

明代 郑真

一片浮云伴落晖,望乡千落意多违。天高淮甸冥鸿度,海阔蓬莱独鹤飞。

使幕敢辞毛义檄,亲庭谁舞老莱衣。百年已注长生箓,白发萧萧待汝归。

题广信李通判梅竹画四轴 其四

明代 郑真

姑射神人杂佩瑶,月明深夜许相招。鹤声唤起瑶台梦,百尺琅玕雪未消。

挽故参政彭城郡公二十韵

明代 郑真

气禀天台秀,丰神委羽仙。养颐全静素,止息味重玄。

书饱三千牍,身尊九十年。瀛洲夸故老,廊庙数名贤。

茅土恩封重,圭璋宠赐专。清时华族望,盛德绍儒先。

空阔波澄海,虚明月在天。藜灯分瑞采,鸿宝发真诠。

火热烧丹灶,云深种玉田。文声金掷地,诗律锦盈笺。

画鹢频飞楫,青骢稳着鞭。衣冠倾洛社,花石胜平泉。

初度流光速,长生宝箓延。老莱新舞彩,卫武秩宾筵。

杳杳青空舄,飘飘白日旃。委形随去鹤,真骨蜕轻蝉。

饰礼崇周翣,归藏卜楚篿。诸公嗟绝笔,太史购遗编。

彷佛仪容接,悲凉涕泗湲。大招吾岂敢,行见表双阡。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十九

明代 郑真

甲煎香残玉宇开,步虚词罢舞三台。山空水静秋如海,报道缑仙跨鹤来。

答姚宗文律诗四首 其四

明代 郑真

高节多君慕子陵,怜予祇似出家僧。床头相问频能去,灯下长怀可自胜。

嗜酒谁云赊即得,卖文独怪价难增。客乡愿得身强健,要觅山中术与芩。

送陈德俊归天台

明代 郑真

前朝冠冕认貂蝉,劲正堂深月满天。共睹甘棠存旧笏,从知汗竹有遗编。

衣冠幸际千年盛,礼乐须征百代传。珍重先公曾撰述,殷勤儗寄白云边。

寄蒋古岩知县

明代 郑真

外家金紫见英髦,谱牒相传尚未遥。蝶梦正酣沧海月,鸾章忽拜紫宸朝。

留城落日双鸿杳,汲冢西风万叶飘。车骑东来须一见,山窗剪烛话清宵。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 其七

明代 郑真

东屯西屯云昼阴,上关下关淮水深。淮水好从天上去,美人不见愁人心。

秋兴用宋推府韵 其五

明代 郑真

同乡旧日访山居,插架纵横万卷书。郡府贤良催剡荐,皇家爵禄庆宣除。

斯文每逐仪容接,公道何嫌职守拘。樗散由来天所放,厅阶日觉往来疏。

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 其二

明代 郑真

禁漏无声昼刻移,天家敕旨出廷墀。诸公且尽仙洲乐,未到分番上直时。

郑真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47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