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金明池·天阔云高

金明池·天阔云高

宋代 仲殊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横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余香,时时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仲殊金明池·天阔云高译文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横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天宇广阔,白云高浮,清溪在前,流水去远,傍晚的太阳在横冷的空气中蒙上一层轻晕。无人的台阶静悄悄地,杨花也逐渐稀少了。大红门关闭着,黄莺的叫声听去还很稚嫩。我后悔匆匆忙忙地就让清明节过去了,便赶紧去观赏余留下来的花朵,但也已经成了内心的憾恨。却又接连好几天天气都阴沉沉的,从白天到夜晚,人都感到懒洋洋的,十分倦困,等我再起来去看,大好春光都已完结了。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余香,时时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怨恨进入双眉,眉头总是紧蹙,只是白白地折磨自己。我忽然对这种情怀有所领悟,仔细想来,还十分亲切。人们深深地表示失望,无非是自己有所期求;懒懒地精神不振,必不好意思被人追问。你哪里知道只有幻梦里才有蓬莱仙境,等到把你留恋的一点余香都忘个干净,自然会时时传给你美好的音信。否则你即使能留得住黄莺和鲜花,只要东风不停,也依然会让你的眼前充满愁绪和烦闷。

仲殊金明池·天阔云高注释

金明池: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另作“夏云峰”,并题日:“伤春”。有人认为“伤春”之题可能并不太符合原作意,应是后人所加。
溪横:溪水横在眼前。
轻晕:指淡淡的光圈。
朱门:红颜色的门。
旋:很快的、不久。
宵:夜。连宵:从白天到晚上。慵困:懒散困倦。
韶华:美好的时光,这里指代无限春光。
闲斗损:空对煞。损:甚,十分的意思。意谓终日双眉紧锁。
乍:恰、正当。看承:特别看待。全近:非常亲近。全,副词,甚或很的意思。
深深态:深深失望的样子。自许:自我有期许。
厌厌:通“恹恹”。精神不振的样子。
争知道:即怎知道。蓬莱:喻仙境,指与恋人相会处。
也则:依然。

仲殊金明池·天阔云高赏析

  通常认为这首词为伤春之作。惜春伤春是历代词的传统题材,留下的佳篇汗牛充栋,僧挥的这首《金明池》即为其一,被选编进《宋词三百首》。全词基调哀婉,上片主描景,下片主抒情,行文多有绮语;而作者又为僧人,词作别有一种情趣。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横生轻晕”,上片首句一气连用了三个境界开阔的短句,一反伤春词细腻入文的模式,起笔突崛。三个远景,如果只从单个分开细看,纯粹只显豪阔苍远的境界,于伤春主题并不切合,但一经组合排列,哀氛就透过词句四处弥漫,奠定了全词“伤”的基调。起笔突崛而又不显唐突、违拗,且自有新意,正是这首词入文的妙处。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这是近景,与首句远近结合,成一画境。首句奠定了词意的气氛基调,但并不能判断句中所描绘的是什么时间季节,这第二句作者点明了是暮春时节。“闲阶静,杨花少,朱门掩”,是目之所及的视觉感受,莺声嫩则为听觉感受,这几个“冷色调”意象的有机叠砌,予人幽深、凄切的感觉。然而,作者并未让这些意象营造的感觉如滔滔江水一放到底,一览无遗,而是且放且收,“莺声犹嫩”,一个“犹”字,恰如其分地把前头的表达“收”了起来。但不是单为了收而收,是为了接下去能更好地放。虽然莺声“犹”嫩,但也不能再“嫩”很长日子了。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此句既是前面景的描绘后的情的流露,也是“莺声犹嫩”收了之后的续放。时光易流,一过了清明,各种各样的花儿,就都陆续委地凋谢了,丛中和枝头只疏疏落落地留了一点儿残英。到这时,莺声已老,不再嫩了;可见“犹”得短暂、无奈。“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这句是接前句的深延。几天前还有若有若无的遗留的花儿,可忽忽几日,稍没注意,一下子就只剩满目绿肥,些许瘦红也难觅了。
  上片主描景,景中时也露情,下片主抒情,全为伤春心事。“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写的是春愁怨情。怨入双眉,思量甚苦,皆因春去无情。“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写的是怨态,情动于衷而形于表。因春去而心怨,因心怨而神形缱绻。“深深态”两句是女子自怜自爱、自怨自艾的情态,大有美人惜春迟暮之感。“深深态”和“厌厌意”二词运用对比,将女子愁绪满怀的怨态和因春去精神萎靡的无力之状形象描写出来,读之令人感同身受,心怀大动。 [4]
  末句“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是全词最堪回味处。心怨源于春逝,这里却说即使莺声和花香留住了,仍还是愁绪难遣。原来春去仅是引子,最伤心处,并非春天美景消逝,而是时间老去人老去——春天可以再来,人却难以再少。无言之伤,尽在其中矣。
  此首伤春之词,却出自诗僧笔下,可见其性情坦荡,不拘礼法。上片阶静门掩,美人春睡。杨花渐少,莺声犹嫩,正是暮春景象。睡起方识春色已阑,幽恨遂油然而生。下片因惜眷而自怜,因伤春而厌厌。这首词把年轻女子的多情与娇羞写得十分动人,她有些慵懒,有些感伤,有些哀怨,也有些甜蜜。一个感情真挚、热烈而又羞涩矜持的女性形象跃然于纸上。 [1]  [5]
  有观点认为下阕以“怨入双眉闲斗损”句过片,承上阕末意,也补足了人对春光去尽的反映。一“闲”字、一“损”字,暗暗透露作者对这种伤春怨情的保留态度。以下渐渐转出真意:先用“乍品得”二句过渡,语极委婉。这两句真像耐心布道者的口吻。“深深态”二句,又忽作狮子吼,将悔憾怨恨种种情怀之实质一语道破:自我期许太多,就难免不深深作态;羞于向人吐露,才必定会恹恹不振。“怎知道”以下又如佛手指点迷津。从正反两面说去:想闻得好“音信”,关键在于“忘了余香”,不必有所留恋,这是从正面说;若总想“留得莺花”,执迷不悟,那只会招来“愁闷”,自堕苦海,这是从反面说。禅理而能入词,又说得如此有诗趣、理趣,实属不易。

诗人仲殊的古诗

诉衷情·宝月山作

宋代 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轻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定风波(六·多景楼)

宋代 仲殊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天际几重山。莺啼处,人倚画阑干。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花满过江船。

诉衷情·楚江南岸小青楼

宋代 仲殊

楚江南岸小青楼。楼前人舣舟。
别来后庭花晚,花上梦悠悠。
山不断,水空流,谩凝眸。
建康宫殿,燕子来时,多少闲愁。

诉衷情·长桥春水拍堤沙

宋代 仲殊

长桥春水拍堤沙。疏雨带堤霞。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宫树绿,晚烟斜。噪闲鸦。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

斗百花近拍

宋代 仲殊

九凤啸歌苑转。鹤舞长生排遍。采衣朱绂。醉挹绮园彭羡。香在云头,星宫寿纪重新,东斗瑞光昏见。嘉庆留西宴。酒乍醒时,便拥一封归传。雨露旧恩,长沙再膺天眷。还了宫符,前席受取丁宁,功业算来何晚。

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

宋代 仲殊

开到杏花寒食近。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酒有尽时情不尽。日长只恁厌厌闷。经岁别离闲与问。花上啼莺,解道深深恨。可惜断云无定准。不能为寄蓝桥信。

惜双双(墨梅)

宋代 仲殊

庾岭香前亲写得。子细看,粉匀无迹。月殿休寻觅。姑射人来,知是曾相识。不要青春闲用力。也会寄、江南信息。著意应难摘。留与梨花,比并真颜色。

念奴娇(夏日避暑)

宋代 仲殊

故园避暑,爱繁阴翳日,流繁供酌。竹影筛金泉漱玉,红映薇花帘箔。素质生风,香肌无汗,绣扇长闲却。双鸾栖处,绿筠时下风箨。
吹断舞影歌声,阳台人去,有当年池阁。佩结兰英凝念久,言语精神依约。燕别雕梁,鸿归紫塞,音信凭谁托。争知好景,为君长是萧索。

西江月·耐老花间的子

宋代 仲殊

耐老花间的子,长生海里明珠。南天星象降真符。五福同行同住。秀骨养成犀顶,被人唤作龙驹。传家事业有诗书。富贵功名看取。

减字木兰花(李公麟山阴图)

宋代 仲殊

山阴道士。鹤目龟趺多秀气。右领将军。萧散精神一片云。东山太传。落落龙骧兼虎步。潦倒支公。穷骨零丁少道风。

定风波(四·沈内翰宅百花堆)

宋代 仲殊

南徐好,溪上百花堆。宴罢歌声随水去,梦回春色入门来。芳草遍池台。文彩动,奎璧烂昭回。玉殿仪刑推旧德,金銮词赋少高才。丹诏起风雷。

定风波(三·渌水桥)

宋代 仲殊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行乐过清明。南北岸,花市管弦声。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夜两街灯。直上月亭亭。

步蟾宫·长庚星驭重来日

宋代 仲殊

长庚星驭重来日,结灵秀、东阳清骨。过中秋,两夜水犹圆,五福降、先宫第一。鹤书新自金门出。乍受得、王宫缨绂。更登仙。箓上与长年,倩东斗、真人按笔。

醉花阴·一双鹤绕蟠桃戏

宋代 仲殊

一双鹤绕蟠桃戏。说人间桃岁。昨夜降元精,蓬矢桑弧,又报桃家喜。绮罗庭院笙歌沸。拥玳簪珠履。五福一……。

诉衷情令 其五 寒食

宋代 仲殊

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瀛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

南歌子 忆旧

宋代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陆带沙。潮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楚宫春慢

宋代 仲殊

轻盈绛雪。乍团聚同心,千点珠结。画馆绣幄低飞,融融香彻。笑里精神放纵,断未许、年华偷歇。信任芳春都不管,淅淅南熏,别是一家风月。
扁舟去后,回望处、娃宫凄凉凝咽。身似断云零落,深心难说。不与雕栏寸地,忍观著、漂流离缺。尽日厌厌总无语,不及高唐梦里,相逢时节。

减字木兰花·谁将妙笔

宋代 仲殊

谁将妙笔。写就素缣三百匹。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江上图。一般奇绝。云淡天低秋夜月。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宋代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诉衷情(春词)

宋代 仲殊

长桥春水拍堤沙。疏雨带堤霞。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宫树绿,晚烟斜。噪闲鸦。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
仲殊

仲殊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4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