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周砥
孝常移居南楼
高楼俯石濑,野亭连竹园。中有林栖子,逍遥味道言。
因山以崇德,观水欲知源。非但相从屡,愿一写喧烦。
因昶公归简王二秀才次韵孝常
千岩春静一僧归,相送空僧夕景微。茶具等閒抛石阁,钓竿行已卧苔矶。
草生南浦牵诗梦,沤下轻波识道机。若见王乔因借问,双凫何日向南飞。
次韵介之梦山中
枇杷树下怀葛石泉道士
晒药枇杷林,秋阳满山泽。不知林间风,吹花堕巾帻。
道心政散浪,野性非颇僻。不有孤桐琴,何以寄远客。
桃溪泛舟寻方厓士玄
放舟千山里,岚气满晴川。歌辞理《白雪》,水禽栖绿烟。
苍苍野阴变,萧萧风景妍。寻僧转回塘,望云极遥天。
万事宁有素,一行忻偶然。
夜坐怀孝常
孝常西斋守岁读王临川除夜寄舍弟诗爱其词致清远因用其韵各赋一首
残雪半窗春意动,馀香一榻夜忘眠。灯前对酒须今夕,客里题诗尚旧年。
风竹萧萧还自语,寒梅的的竟谁怜。知君剩有沧浪趣,待得秋风上钓船。
惟寅徵君踏雨过林馆为留终日因诵近赋绝句三
西池夜坐听风竹
泠泠不能休,瑟瑟还复辍。宫商发金奏,波涛满林樾。
闻性无合离,声尘自生灭。适观喧中静,坐对窗间月。
题吾子行遗墨后
立世守兹道,毅然生死间。奄去同其尽,荣辱岂相关。
若人固可悲,吊溺吾所艰。萧瑟见遗墨,风雨惨容颜。
秦唐去我远,二李无时还。世传斯有在,邈哉不可攀。
寄张习之四首 其一
数日阴雨复寒凝,沙边草阁非倦登。梅花萧条竹枝瘦,大似不禁风雪凌。
可诗斋分韵得瑟字
大雅何寥寥,千载几绝笔。后来作者圣,间代亦辈出。
小枝何足言,纷纷比如栉。逮我治世音,昭然烂星日。
我登君子堂,主人盛文物。中筵列彝鼎,四壁罗书帙。
置酒高宴会,众宾时促膝。高谈三百篇,下笔无壅窒。
陶写性情馀,深入义理窟。空山风雨鸣,落叶秋瑟瑟。
主醉客亦醉,卧予芝兰室。明日拂衣去,长歌返蓬荜。
芍药寄周山人酬孝常
雨窗寥落诵君诗,芍药西园寄一枝。那复旧游春未晚,长洲苑里欲开时。
次韵发齐门
题宫人行乐图
凤笙篇赠紫霞道人
凤笙十三簧,音响应天时。自从轩辕调律后,谁将弦管置之虞舜祠。
神人以和,凤凰来仪,后来作者不复知。颇闻仙人王子晋,好作凤鸣花下吹。
凤鸣几千载,仙人吹笙至今在。昆仑池头看碧桃,玉振金声过东海。
过东海,游蓬瀛,金霄冥冥郁紫清。空中嘹喨回天声,三十六帝下云軿。
中有綵女数百辈,玉颜如花珠佩明。手弄云璈□,瑶瑟来相迎。
相迎向何许,凤笙鸣,朝玉京。
题徐良夫耕渔轩
夙存迈往志,结茅依山泽。不辞沮溺劳,更慕濠梁逸。
既耕亦以钓,四体欣暂息。新稼登场丘,嘉鱼荐晨夕。
蒸尝无足患,喜复留我客。野田荒烟翳,平湖澄景寂。
开檐睇孤云,窅然无遗迹。缅惟高世士,何尝异今昔。
识达理自周,情恬虑非易。念子属纷纠,抗俗愿有适。
束带趋城府,愧余尚促戚。百年诚草草,会当谢兹役。
元日试墨二首 其一
金鸭香犹吐,风帘影自飘。轻冰生砚沼,馀雪缀寒条。
茅屋行堪赋,山云坐可招。且无轩冕意,随分乐渔樵。
送李生北上
李生东吴人,住在东吴市。手持贾谊书,去谒汉天子。
天子白玉阙,虎豹守九关。黄金烂初日,照耀蓬莱山。
愿为丹穴凤,飞入五云间。莫学襄阳孟夫子,诵诗玉堂空放还。
劝尔一杯酒,与尔作离别。西风吹折杨柳枝,八月燕山夜飞雪。
君当挂席大河去,我还拂袖东山岑。闭门自扫石上月,绿萝树底弹鸣琴。
雨中一首
周砥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60篇诗文
放歌行赠宋君
登西冈望龙池诸峰赠马二山人
寄杨文可
雨后偶题
留别孝常
绝句四首奉答惟寅高士见赠 其二
赠昶公
新郭
经杜樊川水榭故基
晚经青祁渰怀马孝常
读书舍赋君子之所乐
尚朴斋
芸阁宴集得壑字
忆孝常
褐墼嚼聪??裕??吣荷?尾圆裕恐魅苏朋刍
写怀寄吴下一二知己
题沧洲诗卷后
山西涧过龙岩途中瞻眺
西涧宴集得体字
送李用和之常熟知州
秋思次韵孝常七首 其三
怀玉山子
送淮南苏同佥赴镇
读故友徐幼文诗集有怀
闻马孝常在灵岩欲与周士行徒步往候信恐未真
长句一篇留别草堂主人并柬匡庐外史
秋思次韵孝常七首
游龙岩三洞之间
送张吴县之官嘉定分题赋得洞庭山
送福上人游江西
纵笔一首
风雨一首用高季迪韵
夏日同强二秀才过鉴公山房因游仁寿精舍
对雨怀竹素园
虎丘有作
赋得晚晴送禅师
寄张习之四首 其二
寄周子羽
至正壬辰九月十二日过玉山草堂留别山中诸公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百花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